《中国共产党诞生》教案

2018-02-27 04:46:32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8年11期
关键词:当堂先学课件

(黑龙江省东宁市第三中学 黑龙江东宁 157200)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创于杨思,成于永威,享誉全国。我校引入后,开发了省教育厅规划课题《“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在各学科教育教学中的创新应用》。本人依据该模式,结合所承担的课题研究,设计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这一课的教案,从九大环节入手,展现了本人在历史学科教学中“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的创新体验。

一、导入新课

播放课件,引入本课:今天我们学习第14课《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二、出示学习目标

1.了解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条件;

2.知道中共“一大”“二大”召开的内容;

3.分析理解中国共产党诞生的伟大意义。

三、出示自学指导

1.李大钊是怎样宣传马克思主义的?

2.知识分子是如何把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

3.谁在何时何地建立了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织?

4.简述中共一大召开的时间、地点、人物、内容和意义。

5.简述中共二大召开的时间、地点和内容。

6、说出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的时间、结果和教训。

学生自学解决问题,教师巡视检查指导.

四、检测学习效果: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更正并补充。

五、教师拓展讲授新课:(利用课件讲述)

1.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1)1917年的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对我国的影响

(2)李大钊在宣传马克思主义

(3)马克思主义开始与中国工人运动结合起来

(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早期党组织的建立

1920年 陈独秀 上海。

想一想:学生分组讨论完成

说出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条件是什么?

阶级基础:工人阶级队伍壮大

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组织基础: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形成

(2)中共一大的召开

1921年7月,上海嘉兴南湖毛泽东、董必武、李达等13人

主要内容:略。

奋斗目标:略。

中心工作: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

中央领导机构:中央政治局

标志:中国共产党诞生

看图讲述:中共一大代表 “一大”上海会址 浙江嘉兴南湖画舫

小组讨论:陈独秀为什么被选为中央局书记?

学生回答:(1)他是新文化运动的发起人,(2)五四爱国运动的领导者,(3)建立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发起者之一。

(3)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意义

学生齐答,此略。

合作讨论一: 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了。到底“新”在哪里?

①新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

②新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

③新的奋斗目标——实现共产主义

合作讨论二:想一想,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近代历史选择的必然结果?

阶级 运动 教训或经验(说明什么?)

地主 洋务运动 维护清朝封建统治,不能摆脱中国落后挨打的局面。

农民 太平天国 义和团 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资产阶级 戊戌变法

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辛亥革命 资产阶级中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

五四运动 新民主主义革命 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4.中共二大召开

时间 :1922年7月

地点:上海

主要内容:略

意义: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教师提问:中共一大提出党的中心工作是什么?

学生回答: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

教师:好,那中国共产党采取哪些措施领导工人运动?(引导回顾知识,导入下一内容)

(三)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涨(谈话法)

措施:设立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集中领导全国的工人运动

观看图片:略

成就:全国掀起了第一次工人运动的高潮,共举行大小罢工100多次。

顶峰: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罢工虽然失败了,但是却见证了工人阶级力量的强大,大大提升了工人阶级和共产党人在全国人民心中的威信。

教师提问: 共产党人也从失败中吸取了哪些教训?

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才能战神强大的敌人。这就为与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做好了准备。

六、课堂小结:(教师板书小结)

本课我们学习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涨。三者之间因果相连,马克思主义传播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基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又推动了全国工人运动的发展。

七、堂测: 略,见课件。

八、堂清:检测学习效果(小试卷)。

九、情感升华

教师讲述:党的十九大刚刚胜利闭幕,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沿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上前进,实现了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同学们必须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自己的贡献!

猜你喜欢
当堂先学课件
初中化学当堂训练现状分析与对策
发挥先学先行作用 凝聚青年担当作为
奋斗(2021年20期)2021-12-07 10:01:14
基于先学后教 培养自学力
不怕死的留下
小学高年级数学当堂练习设计有效性例谈
数学大世界(2018年1期)2018-04-12 05:39:12
“先学后教”教学模式在复习课中的应用
“当堂检测”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从“广用”到“省用”——谈音乐教学中课件使用的“度”
浅谈“先学后教”教学模式的优点
西藏科技(2015年6期)2015-09-26 12:12:10
提高高中数学多媒体课件质量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