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维目标谈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018-10-11 06:43:20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8年11期
关键词:四大发明历史情感

(牡丹江市第二高级中学 黑龙江牡丹江 157000)

历史教学,从根本上说是服务于人生的一种基础学科。历史不会自动走进学生的心里,因此需要借助于历史教学。教而学之、学而问之、问而思之、思而悟之。新课程“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目标,从有效教学的角度来审视,即是采用怎样的“过程与方法”进行教学,才能帮助学生学习有效的历史“知识与能力”,养成有效服务于学生生活与人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本文从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来浅谈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提高。

一、历史知识

传统历史教学的第一项任务是传授历史知识,第二项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能力。而新课标把知识与能力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科学的阐释了知识与能力的关系: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各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解决基本历史问题的能力。突出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那么,在具体的历史课堂教学上,应怎样实践“知识与能力”的关系,从而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呢?根据历史学的概念,我认为应从具体的历史知识的分类来看。

首先,历史概念或历史现象。如鸦片战争、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北美独立战争、王安石变法等等。它可以使学生对历史发展的基本面貌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形成一种主观性的认识,学生对这种知识不是有条理和系统,只是知道这种概念,而历史教科书中的历史知识,主要是这类知识。那么,这类知识我们应该怎样处理呢?在具体教学中就必须使用最传统的方法——识记。如《百家争鸣》这节课,应识记:战国时期主要思想流派及主要代表;孟子、荀子、韩非子等主要思想主张。

其次,从历史概念或历史现象中发现、挖掘的规律性的历史知识。如资产阶级在历史上的作用、儒家思想的产生及演变、中国古代历史上重大的赋税制度的改革等等。而此类知识通过学生的主观认知是很难实现的,所以,规律性知识的教学方面应注重“理解”。如《北宋中期社会危机和改革》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分析、比较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的性质和根本目的,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比较历史问题的能力。

再次,学会独立解决、运用规律性的历史知识。如如何处理历史上主观动机与客观效果不一致的矛盾问题、怎样运用“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原理等。诸如此类问题,学生应该在具体自我完善的环节中解决运用,同时学会结合并利用相关学科如语文、政治、地理等知识点来解决历史问题,这样既能培养和拓宽学生的思维及思路,同时也符合“3+X”高考的素质要求。

二、过程与方法

历史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对于知识的设计和过程与方法的设计要有一个合适的比例,要为学生学习提供形式多样的“过程与方法”。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勇于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探求多种途径解决问题,把能力与方法的培养,融入到历史知识的教与学之中。例如在讲《两汉时期边疆各族的发展和民族关系》时,引用历史学家翦伯赞的一首诗“汉武雄图载史篇,长城万里遍烽烟。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为汉武帝的丰功伟绩、雄才大略感到感叹,也能体会到昭君“巾帼不让须眉”的魄力。那么,也就实现了我们预设的目标,使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发生改变。因此,学生就能够经常性地参与学习过程,就容易学会学习的方法,学生一旦掌握了学习的方法,就会自主地完成学习过程,其创造性也有了发挥的机会,有效的历史课堂教学就会得以实现。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学习知识、提高能力、学会学习、学会做人。教师要进一步挖掘蕴藏在历史过程和历史知识中的巨大精神财富,要特别注意学生的心里体验、情感震撼和精神升华,使学生感觉到人类历史文化的精神力量,充分发挥历史教学的与人功能。我认为,在这一情感性的教育和熏陶的过程,切忌生搬硬套、牵强附会。诸如“鸦片战争”给我们的教训是“落后就要挨打”等这类说教式和灌输式的情感教育,“落后”就一定会“挨打”吗?“落后”就必然“挨打”吗?学生对此不但没有激发奋发图强的斗志,反而会对历史学科的情感教育产生怀疑。所以,诸如此类现象,我在讲中国古代史中,涉及到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外传的知识点时,我是这样进行设计的。先由学生设计一个表格,归纳四大发明的发明和外传情况,从而形成清晰的知识体系和框架。表格如下:

四大发明 发明 传播造纸术 东汉改进 4.7、8世纪向朝、日、阿;12世纪向欧非;16、19世纪向美洲及大洋洲印刷术 宋代:活字印刷 向东:朝鲜、日本;向西:埃及、欧洲(15世纪中期以后)指南针 宋代:应用航海 13世纪,传入阿拉伯和欧洲火药 唐末:用于军事 13世纪中期,传入阿拉伯

接着,教师由多媒体显示马克思《经济学手稿》中的一段话:“火药、罗盘针、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的三项伟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罗盘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却变成了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了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这样,学生会主动接受并感受到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世界领先地位,成为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的主要标志之一。同时,更能从历史材料中感受到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世界历史 进程的重大推动作用,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油然而生。

综合以上所述,学生在掌握一定的基本知识的前提下,自主构建历史知识体系,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学会运用一些基本观点来看待历史问题,教师适时、适度地发挥示范、引导、升华与启发的作用,尽量使学生学会用心来感受历史、用情来感悟生活、用思来体味成功,这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情感渗透,越来越接近历史教学的有效性的情感教育,学生的人格魅力、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都得到全面提高。

猜你喜欢
四大发明历史情感
超级工程和四大发明
原来我们就是传说中的“四大发明”
中学生博览(2021年7期)2021-04-16 20:54:24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失落的情感
北极光(2019年12期)2020-01-18 06:22:10
情感
“新四大发明”进我家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新四大发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最好见证
华人时刊(2017年19期)2017-02-03 02:51:26
新历史
全体育(2016年4期)2016-11-02 18:57:28
历史上的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