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文化背景下学生人文底蕴的养成

2018-02-27 08:38尹艳秋
关键词:人文民族世界

尹艳秋

(苏州大学 教育学院,江苏 苏州 215123)

本世纪初,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基于全球范围的时代发展与社会变革对教育的需求而提出了具有前瞻性的问题:21世纪培养的学生应该具备哪些最核心的知识、能力与情感态度,才能成功地融入未来社会,才能在满足个人自我实现需要的同时推动社会发展?由此,核心素养的概念被提出并为各国所构想与设计。2016年9月,在中国学生核心素养研究的成果发布会上,北京师范大学受托正式发布《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将我国学生的核心素养确立为以“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的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并细化了具体要求。其中的文化基础,包括人文底蕴与科学精神。旨在强调学生能习得人文、科学等各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掌握和运用人类优秀智慧成果,涵养内在精神,追求真善美的统一,发展成为有宽厚文化基础、有更高精神追求的人。就人文底蕴方面,表现为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审美情趣。笔者认为,从具体内容的要求上看,人文底蕴落实到每位学生身上,归根结底是要他们拥有宽厚的人文知识素养,学会生活,选择并追求一种有真善美境界的、文明的、高雅的生活。在全球化时代的今天,经济全球化发展,带动了文化的全球化。不同民族、地域、国家之间文化的相互交流和碰撞,促成了文化多元并存,并日益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那么,在多元文化交融并存的时代背景下,体现学生文化基础的人文底蕴应该有哪些呢?学校教育又该如何引导学生去养成呢?

一、汲取人文知识,修养精神境界

从广义上说,文化指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有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观念文化几种形态。其中,观念文化是文化的核心,也是人们通常说的精神文化。它包括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审美情趣、道德情操、宗教情绪、民族性格等等。这种观念文化往往是内在的、无形的、处于特定情境下的人群才能感悟到的一种精神的存在,是一个民族独立与延续的精髓,也是个人人文底蕴生成的土壤。文化由人创造出来,同时又由人来承载和体现。人不仅靠生物的自然遗传延续生命活动,人还靠“文化的遗传”而延续生命。这是人区别于动物的独特的生命延续方式。人,正是在自己独特的延续自身的历史中,实现了自身的发展[1]11。因此,文化的本质其实就是人化,文化与人的内在修炼、德性养成、人格完善紧密相连。人的文化修养程度如何,文化底蕴的深厚与浅薄、文化生活的高雅与低俗,就体现了人的生存与生命的不同境界与状态。从这个意义上说,把文化底蕴作为我国学生核心素养的组成部分,对人的发展来说,本身就体现了一种人文态度与人文关怀。

人的精神世界塑造,是通过人对文化世界的把握来实现的。这种文化世界,包括神话的世界、宗教的世界、伦理的世界、艺术的世界、哲学的世界、科学的世界,等等[1]32。神话的世界,以幻化的方式呈现世界,赋予人丰富的情绪情感,在人创造的神话世界中,自然万物有了生命的意义;宗教的世界,以“彼岸”的方式呈现世界,赋予人的生活及生存以神圣的意义,也体现人对生命皈依的探寻;艺术的世界,赋予人的世界以美的意义与价值,它升华人的生命体验与感受,展现人的生命活力与创造;伦理的世界,赋予人以价值观为核心的意义世界,它指向人应该追求的道德的生活;哲学的世界,赋予人智慧的生活,体现人对人的终极存在的反思,体现人对自己生活的“形上追求”;科学的世界,呈现的是人的智力的理性的活动方式,它蕴含着人的求真、求实精神。人类把握世界的这些方式,不仅使人从中获得丰富的人文知识底蕴,同时也让人拥有了把握世界的多向度的思维方式。更为重要的是,形成了人的价值规范、人的世界观、人生观,照亮并引导了人的生活世界。正是通过对文化世界的把握,人,才形成了属于人的意义世界、属于人的真善美的崇高的世界。

当代全球化的发展,多元文化的丰富与繁荣,拓展了人们的视野与活动方式。加之互联网的普及,使得人们可以随时随地了解世界任何国家、地区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这一局面为学生汲取广阔的人文知识,打造自己的文化底蕴,提供了丰富的内容与便捷的途径。正因为如此,在人们获取信息更加便捷的今天,学校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了解人类积累的人文成果,把握人类的文化世界,拓展学生的人文知识底蕴;更为重要的,是启迪学生在把握人类文化世界的同时滋养自己的精神境界。古今中外,很多大师、学者无不把阅读视为一种生命寄托,一种生活态度,一种精神追求,一种人生境界。孙正聿先生在《人的精神家园》一书中说:我们所读的书不是白纸黑字,而是书籍所珍藏的人类的集体记忆——人类文明史;离开了人类文明史,就失去了人类的精神家园。……读书才有精神家园的拓展和升华,才有精神家园的深度和力度[2]18。钱文忠先生说过:读书是获取知识、传播知识的重要手段,也是一种重要的修身方式。通过读书我们可以陶冶自己的高尚情操,培育自己的高尚人格[3]22。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先生多年来一直推广阅读,并在很多场合谈到自己的阅读观。他认为,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也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人,最初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是混沌的、朦胧的,必须经过人类精神发育历程的一个个阶段,才能达到一个时代的精神水平,而这是靠人类伟大的著作保存下来的。和孔子、孟子等人的经典对话,才能达到他们那个时代的精神高度;和文艺复兴时代的大师交流,才能达到他们那个时代的思想境界。人类精神的阶梯就是这样随着阅读不断前行的。为此,他向各级学校推行基础阅读书目,并贯彻于学校教育活动中。在他看来,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学校教育尤其是义务教育,通过最有效率的课堂教育方式,通过教科书、教辅书,将人类的知识高度地集约化、效率化和组织化,在有效的时间内教给我们的孩子。其作用就相当于母乳,最容易吸收、最安全。但是,如果一个孩子只看教科书、教辅书,他一定是精神发育不良的孩子……学校教育实际上不仅仅像母乳一样给我们最初的滋养,而最重要的是通过经典阅读让学生学会自主飞翔[4]。

这里特别强调的是:人文知识是使人成为人的学问。读其书是为了明其理,并把学到的理内化为自己的品质。所以,从人文底蕴的养成来说,要让阅读成为学生精神境界的修养方式,就不能为“读”而读。学校教育应该对学生的阅读进行目标规划与经典要义把握的引导,指导学生通过读书而开启知觉,“看之于眼而明之于心”;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把握文字背后所体现的文化,理解和掌握人类人文知识中所蕴含的价值与思维方式。特别是,要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进行自我“觉解”,在与经典、与作品的对话中,感悟作品的时代背景与时代精神,从中对照并反思自己的生活,体悟人类生活的精神存在、道德品性、人生智慧;从人文知识中感悟心灵的“顿悟”,感悟生命意义的“豁然开朗”,感悟“为何而生”,真正使书本的“知”转化为人生的“识”。教育使人从自然人而成为文化人,其根本的表现是引导学生在接受人文知识的同时理解由道德生活所带来的心灵的崇高、丰富与美好。

二、对多元文化的理解与敬重

多元文化并存的格局,其表现特征之一是文化主体的多向性。在这一过程中,不同国家、民族、地域的文化异彩纷呈,让人们意识到各自的状态和差异。但文化之间的差异不是多元文化追求的目的,而是旨在各种不同文化之间能和平地共存与发展。这种多元文化的共存,恰恰又是以尊重文化的差异性为前提的。多元文化本身是为了反对种族文化、反对文化的不平等而提出的,文化的平等性成为多元文化的核心特点。随着全球化的时代发展与进步,人们普遍认识到任何一种文化形态的孕育与产生,都与其所产生的那个时代有着独特的意义关联域,都有其滋生的独特的土壤与境遇,也就都有其独特的价值,都应该受到尊重。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对不同文化的理解与敬重,从根本上说,是反对文化歧视与偏见,反对文化独尊。文化的同质化,必将会抹杀人类多元文化的个性与丰富性。人类文化发展史早已证明,任何一种文化要谋求进步,都是通过与其他文化相互交流来实现的,都需要不断吸收和消化其他文化的精华。因此,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尊重乃至敬畏,本身就是当代人的人文底蕴与境界的表现,也体现着人对人、民族对民族、地区对地区等相互间的自由独立与彼此尊重。

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了题为《国际理解教育:一个富有根基的理念》的报告,该报告将国际理解教育表述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一种连接世界上各个国家和民族的具有积极性的教育理念。同年,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中又提出:面向21世纪,要使学生拥有“四大支柱”。其中“学会合作”也解释为“学会共同生活”,其要求就是尊重差异、尊重多元化。可见,在全球化背景下,国际理解教育已经成为各国教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我国而言,引导学生对多元文化的理解与敬重,从目标上说,是培养有国际视野的“世界中的中国人”。一是引导学生树立全球整体意识。即使学生意识到人类是一个拥有共同利益的联系紧密的整体,不居高临下而是相互依赖与尊重。二是树立合作共处意识。全球化背景下所出现的问题需要世界人民的合作努力来解决,而这种合作恰恰是以尊重差异、形成共同体为前提的。三是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在理解和尊重的基础上“为我所用”。如在谈到“国学”问题时钱文忠先生所说:我们今天的国学应该是“大国学”,“除了传统中国固有的内容外,还应该包括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中国人向其他国家和文化学习的成果,也应该包括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各成员的优秀文化成果”[3]36。

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学校教育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以“情景再现”“情景体验”等方式引导学生对不同文化进行深度了解,把握不同文化形成的谱系与时代价值,养成对异质文化的尊重乃至敬畏。既然人类文化的诸多形态,各是为了适应不同的生长环境而形成,具有各自的独特价值与合理性,那么,多元文化间的理解与尊重就体现为一种对话式的交往。为此,学校教育要培养学生文化开放意识,不“固执己见”,不以自己的道德标准、价值偏好去任意评价别人,而是从其所处的文化背景上达成理解。只有真正从异质文化的角度审视他人与自己,才能尊重文化的不同,也才能在相互尊重与平等的基础上,实现文化间的交流和对话。如海德格尔所言,理解是人的存在的基本方式。理解是理解者从自身出发与被理解者所建构的整体的意义关系,是理解者自身的视野与被理解者的视野融合,在理解的同时进行自我理解。每一个人在理解历史、理解其他文化中也理解了自己。在理解中,彼此共生、彼此分享、彼此欣赏。“理解的能力是人的一项基本限定,有了它,人才能与他人一起生活。”[5]

三、对文化的智慧选择与超越

在社会处于文化开放、多元并存状态下,学校中的文化也必然是多元并存的,处于这种环境中的学生毫无疑问会面临冲突与选择。多元化的选择,使学生的思维和视野得到了丰富和拓展,使学生的思想走出封闭与保守,变得活跃、积极,这无疑是一种进步。但是,从另一方面看,多元文化的文化多样性的特点,使得青少年学生在享受各姿各态文化所带来的兴奋感的同时,又会在这种斑斓的“大杂烩”的文化信息高速公路上,面临选择上的“纠结”、迷失及无所适从,甚至会在对价值观念的是与非、善与恶、美与丑等的评判上变得模糊不清、左摇右摆而失去自己的“定见”。在一些学生看来,既然文化是多元化,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群、民族就有不同价值观念、道德标准,也就不存在适用于一切社会的普遍的价值观、道德规范等,从而在多元文化的繁荣中陷入“怎样都行”的虚无与任性。对此,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学校教育务必要向学生指明:文化的多元性,体现的是文化的开放性,但并不是什么都行的相对主义;对不同文化的尊重与理解,肯定的是文化的平等性,但这并不否认体现人类共同进步、人类生活美好的具有真理意义的普遍价值的存在。因此,在多种文化并存乃至冲突的格局下,迫切需要学生有自己的判断和选择,有自己的文化智慧,能对有多重价值标准的多元文化有自己的鉴别与选择,有自己的主体意识而不是一味地盲从、任性或者“随意”。

一是学校教育应该正确把握一元与多元价值观之间的关系。每个时代的任何社会都有自己的主导价值观和道德规范。“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的传承与发展。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我国的学校教育在允许多种价值观并存的同时,要坚守代表先进文化、代表时代发展方向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元引领, 以一元主导价值观引领并指导多元价值观,形成文化上的凝聚力。

二是在生活中启迪学生的人生智慧。学生人文素养的养成、价值选择能力的培养,不是靠在学校课程中的知识学习而获得的,也不是靠教师的灌输,而是在现实生活中通过学生的活动与交往而形成的。人文教育不只是让学生“知道”,更要让学生在生活的经历中“体道”。为此,要引导学生在丰富的生活中通过对不同文化所蕴含的道德观念、价值取向及生活方式的比较与思考,而作出对自己生活方式的选择;引导学生用所学的人文知识分析判断现实的生活,使他们在面对不同生活情境与选择时能作出理性的取舍,既适应生活但绝不随波逐流。人的完整品格正是在参与丰富的生活实践尤其是道德生活而实现的,要让学生在丰富的生活实践中,懂得以何种生活方式才能在给予他人幸福的同时而带来自己的幸福。笔者认为,这恰恰是教育对人的发展主导作用的体现。

三是引导学生对人类真善美的普遍价值的敬重与遵守。文化有历史性,同时又有价值性,是历史性与价值性的统一。人类文化的普遍价值,是不分文化背景、不分国家、不分地域的人类社会生活所必需的,是最基本的“善”,比如助人为乐、尊老爱幼、热爱祖国、诚实守信等。这是人与人、人与社会相处中所必须遵循的最基本、最简单的标准,是每个人“学会做人”的最起码要求与行为。如钱文忠先生在谈到今天我们为什么还要读《三字经》时说,是因为其所传达的思想理念“既是中国的,又是世界的;既是传统的,又是现代的”[3]60。

四是引导学生追求生命的神圣与崇高。人的生命存在不仅仅是一种自然存在,更是追求生命价值与生命意义的存在。教育要培养人,归根结底是要形成人的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为此,要指导学生关注当下生活,同时,用价值来引领生活——引领现实生活向着美好的、善性的生活发展。追求生活的意义,提升生命的质量永远应该是人们的永恒追求。

冯友兰先生说过人的境界有四种: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前二者是人的现实境界,后二者是人应该的人的境界,也是真善美的、崇高的意义世界。“崇高”象征着真善美,“渺小”则意味着假丑恶[1]184。完善崇高的人格,追求崇高的境界,应该被视为人生最大的意义和最高价值。为此,学校应该把文化落地为文明,落地为学生的教养,落地为学生的人格,让文化真正化人。

要指出的是,在多元文化背景下,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学校教育无论是教育内容、教育方式,还是教育者自身等,本身就应该充满“人文性”。也就是说,学校教育引导学生对不同文化的选择与判断,是建立在对学生的人格及道德需求尊重的基础上的,是把学生看作具有鲜活个性的人,在师生、生生的交流中,允许并鼓励不同观点间的撞击;关注教育过程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内部矛盾运动,在教育情景过程中启发学生沉思、感悟与觉醒;引导学生把道德作为维度去反观现实的生活,从而作出符合人类美好生活的真善美的鉴别与选择。

四、民族精神的信仰与自觉坚守

自人类出现文化以来,文化的基本形态就是按民族、地域而呈现的。前文指明,文化的形态有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观念文化三个方面,其中,观念文化是文化的核心,它往往是内在的、无形的、处于特定情境下特定的人们才能感觉到的一种精神存在,是一个民族得以独立与延续的精髓。可见,文化是一个民族的基因、血脉和传统,一个民族,只有其文化存在着,这个民族才存在着。从这个意义上说,多元文化的融合不是民族文化主体性的丧失,而恰恰体现民族的独立性与个性。进入21世纪,随着文化全球化、多元化的到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各种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文化风格等异彩纷呈,我国的文化领域空前活跃。但与此同时,我们的民族文化也受到了冲击与干扰,一些学生表现出对外来文化的盲目崇拜与追随,对根植于中国传统的本民族文化的漠视甚至拒斥,出现价值信仰危机。就此而言,学校教育加强学生人文底蕴的修养,必须有民族精神的信仰与自觉坚守。

任何民族的存在和发展都离不开民族精神的弘扬,离不开对自身文化的认同。而每个民族的文化传统,都是在其生存和发展的历史进程中,经过几代人、几十代人的生活洗礼与坚守而保留下来的精神财富。这些精神财富,不仅成为本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同时也为人类文明做出了贡献。中国是个多民族的、疆域辽阔的大国,之所以能长期保持统一,是以多民族的多元文化凝聚成的民族精神的稳定为基础的。中华民族在悠久的历史发展中孕育出的优秀文化,所形成的民族精神,不仅在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在当代社会依然是实现社会稳定与进步的根基所在,是民族之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讲话中反复强调“文化自信”。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在五千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201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的讲话中指出: 中华民族在长期实践中培育和形成了独特的思想理念和道德规范,有崇仁爱、重民本、守诚信、讲辩证、尚和合、求大同等思想,有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正扬善、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传统美德,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永不褪色的价值。这种民族精神也理应是人们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必须坚守的文化信仰。

人文教育归根结底是信仰教育。“如果一种文化中缺乏对于灵魂的安顿,存在于这种文化中的个体,要么麻木不仁、浑浑噩噩,要么唯利是图、巧取豪夺,要么苦苦探寻、无所适从。”[6]169任继愈先生说:“中华民族最大的成功在于五千年的文化没有中断。一脉相承的文字、语言、文化,使我们在几千年后的今天仍然能够站在巨人的肩上看世界,使我们能够看得更远。”他认为在学校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目的是培养孩子们的人文精神;这种经典教育对孩子来说是“维生素”,它潜移默化,点滴渗透,培养孩子成为健全的人[7]75-76。因此,今天的学校教育要继承与弘扬我们的民族精神,特别是把传统美德落实到学生日常的行为规范中,养成学生良好的德性。为此,国务院近期已经颁发了相关文件,要求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贯彻到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活动与校园文化中。同时,要引导学生以全球的视域对待我国传统文化。一方面以外来的优秀文化丰富我国的民族文化;另一方面,在教育国际化的今天,更要通过交流,推进民族文化的全球化进程,使我们的民族文化成为世界多元文化中展现光彩的一元。

要指出的是,学校教育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坚守,对传统美德的弘扬,绝非“固执”或“复古”,而是彰显民族文化的主体性与生机。这正是当代全球化背景下多元文化存在的根本。中国传统文化是过去的构成要素,也是现在的土壤和未来的因子。因此,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的传承,还要探寻我国传统文化与现时代的“契合点”,使传统美德、民族精神与生活在现时代的学生有时空上的“通同”。如忠孝、爱国、敬业、友善等等,都会因时代的变化发展而增添新的内涵,务必实现传统文化与当代学生现实生活的有机结合。这是文化时代创新的体现,也是在今天开展传统教育的实效性要求。每一个人,都是在文化的传承与文化的创生中,而实现自我精神家园的充实与提升的。

[1]孙正聿.人生哲学读本[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12.

[2]孙正聿.人的精神家园[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4.

[3]钱文忠.钱文忠漫谈人生[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3.

[4]朱永新.我的阅读观[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5]伽达默尔.解释学的挑战[J].哲学译丛,1987(2).

[6]肖川.教育的理想与信仰[M].长沙:岳麓书社,2002.

[7]任继愈.任继愈论文化与教育[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6.

猜你喜欢
人文民族世界
我们的民族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多元民族
人文绍兴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我爱你和世界一样大
彩世界
奇妙有趣的数世界
世界上所有的幸福都是自找的
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