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泽萍
(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第四中学,江苏 常州)
时序是高中历史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因素。但是,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由于大部分学生对于历史教学中的重大事件发生的时间、年代等记忆困难,使高中历史教师对历史教学效率没有得到有效的提高。因此,高中历史教师应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时序思维,使其可以很好地捋顺历史事件,从而全面提高高中学生的历史素养。
高中阶段,学生的学习虽然已经具有相对的认知意识和自觉性,但是从整体层面来看,学生的自觉性和认知意识还是有限的。高中历史学习中,学生对于历史事件的发生时间、地点印象不够深刻,对于历史事件的逻辑思维理解能力有限,对于历史事件的认知了解也不深入,从而使学生对高中历史的学习不够全面。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高中历史教师的教学观念对于学生历史的学习有一定的影响。高中教师大都是对于新课改下的教学观念进行理论性的吸收,但是,在高中实际的历史教学实践中,往往忽略了历史教学观念先进性的应用,从而使得高中生对历史知识不能很好地吸收,导致高中生对历史知识的学习不感兴趣,学习热情不能很好地被调动,从而使学生的时序思维受到了局限。
高中历史教学中,大部分高中教师仍然保留着传统的教学方式,采用灌输式教学方法,使高中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忽略了高中生的课堂主体地位,降低了高中生课堂学习中与教师的互动性,使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氛围枯燥,无法调动高中学生历史学习的积极性,也使高中历史教师无法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时序思维。
高中历史课程会涉及很多需要重点学习的有关时间、年代的事件。因此,高中教师应建立正确的历史时间观念,使高中历史知识框架得到有效的构建,使高中历史知识的内容学习更加顺畅。另外,高中教师在教学中也要积极地对历史时间知识进行分类,将具有时间特征的年代事件、历史事件进行整理,帮助学生更好地捋顺高中历史有关时间的知识。进而引导高中学生多角度地进行历史知识的学习,培养高中学生历史学习的时序思维。例如,进行历史知识的学习,高中教师可以将相关事件的发生时间进行对比,使学生正确地掌握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
高中历史的学习是对初中历史的拓展。所以,为了很好地培养高中学生历史学习的时序思维,高中历史教师应及时优化高中历史知识结构,将自身的专业知识应用到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将历史教学中涉及的相关教学内容进行梳理,使高中生可以很好地确立学习目标,进而有效地形成历史时序思维。例如,在学生学习历史事件时,教师可以通过梳理历史知识结构,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
高中历史教师在教学中的思想理念对于学生历史知识的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良好的教学理念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时序思维意识,促进学生历史学习的能动性。在历史课堂教学中,高中历史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对学生进行教学。从学生的角度帮助学生分析历史事件、了解历史知识,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时序思维,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使他们的高中历史学习质量得到有效的提升。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高中历史教学方式也在不断地创新。为了更好地提高高中学生的历史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时序思维。在历史教学过程中,高中历史教师首先应对历史教学内容进行分析,从而更好地选择历史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时序思维,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其次,高中历史教师还应根据学生的课堂反应和知识掌握程度,及时对历史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进行调整,促进学生历史时序思维的形成,从而提高学生历史学习的有效性。再次,高中历史教师也需要对学生课堂学习情况进行反思,对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进行回顾,从而有效地进行课堂总结,找出更适合高中学生的历史教学方式,进而提高高中历史教学质量。
总而言之,高中历史知识的学习离不开时序思维。因此,高中历史教师在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进行历史时序思维的培养,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提升学生历史知识的学习兴趣,从而全面提升他们的历史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