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汉英翻译中,对模糊语言的处理直接关系着译文水平及译文美感。本文将以《边城》的两个英文译本为例,采用对比分析方法,研究汉英翻译中模糊语言的美感存蚀,主要从利用模糊语言体现意境之美、突出形象之美、提升语言准确性等角度进行探讨。
【关键词】汉英翻译;模糊语言;《边城》;译本对比分析
【作者简介】宋小琴(1982.11-),女,汉族,湖北襄阳人,湖北工业大学,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翻译文化。
前言
《边城》作为沈从文的代表作之一,已经被翻译成多种文本,在世界范围内广为流传。这本小说描写的是独特的湘西风土民情,在沈从文笔下,无论是环境描写还是人物心理描写,都富有含蓄的美感。我国翻译家戴乃迭、杨宪益和美国汉学家金介甫分别将其翻译成英文译本,简称戴译本和金译本,可以通过这两个翻译版本的比较,更好的体会汉英翻译中的模糊语言之美。
一、汉英翻译中的模糊语言美感
模糊是语言的一个自然属性,由于语言中的多个语法结构在语义、语音等方面存在界限不清的问题,无法对其作出准确的描述,是一种类属不明的状态。模糊语言对于任何一种自然语言都有重要意义,实际上使用模糊语言的频率要远远超过语言的精确用法。模糊语言的美感则是因其自身的不确定性,引发的思考及语言外延状态。因此,迷糊语言并不是指容易引起人们误解的语言,恰恰相反,有时只有采用模糊语言,才能准确的反映出生活中的某个概念。比如对季节的划分就是一种模糊概念,古代诗句“天涯若比邻”中的“比邻”,也是一种模糊说法。而正是采用了这种模糊的描述方法,才赋予春夏秋冬、天涯以动态之美,往往能够让人们在读到这些字句时,产生丰富的联想,利用延伸意境已经补充文字本身的意境,创作别样的意境之美。在汉英翻译过程中,对于这种模糊语言的处理,主要是从句法、句意、句序等角度进行研究的,到底应该采取何种翻译策略,则对译者对原语、目标语的理解和把握有较高的考验。《边城》的戴译本和金译本,都是目前通行的英文译本,对这两个译本进行比较分析,具有较高的借鉴价值。
二、关于汉英翻译中模糊语言美感存蚀的研究——以《边城》两英译本为例
1.利用模糊语言体现意境之美。在《边城》中,有一句为“时间在成长她,似乎正催促她,使她在另外一件事情上负点儿责。”在这句话中,“另一件事情”到底指的是什么,无法从这句话中看出,需要联系上下文进行理解,是一种模糊说法。在戴译本和金译本中,都选择同样采用模糊语言的译法,没有点明“另一件事情”到底是哪件事情。其中,戴译本的翻译采用了“hunger”一词,是一种与原文表意不同的方法。而金译本则直接将原文中的“另一件事情”翻译成“things”。同样是模糊语言的译法,在此处,戴译本的意境更美,采用“hunger”一词,直接体现除了人物翠翠对爱情的渴望与向往,而且没有破坏原文表意中,少女心事不可猜透的朦胧之美,在意境营造上,要胜于“things”一筹。类似的还有:“茶峒人的歌声,缠绵处她已领略得出。”戴译本将这一句中的歌声翻译为“love songs”,金译本将其翻译为“serenade”,都采用直譯方法,点破了翠翠开始理解男女之爱,便少了原文表述中的委婉、朦胧的意境美感。
2.利用模糊语言突出形象之美。《边城》中有一句话是茶峒当地的俗语:“八面山的豹子,弟弟溪的锦鸡。”这句话中的豹子、锦鸡都是一种暗语,属于模糊语言。在戴译本的翻译中,这一处采用之一方法,翻译为“Brave as a panther,handsome as a cock”,这种翻译方式虽然能够表达原文语义,但是无法体现出原文写作特点,读者无法体会到湘西文化韵味,相当于破坏了原文模糊之美。而金译本则采用模糊语言的翻译方式,原汁原味的翻译出这句当地俗语,体现出茶峒人对二老作出的极高赞美,使其形象之美跃然于纸上。还有一句对翠翠外貌的描写,原文写到“把皮肤变得黑黑的”,“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这里使用的“黑黑的”、“清明”,也属于模糊语言,金译本中将其翻译为“Black”则失去了美感,而戴译本中使用“tanned”一词,则可以表现出翠翠被太阳晒出的健康肤色,体现出人物的自然之美,表达效果显然更好。
3.利用模糊语言提升语言准确性。在对汉语中的数词进行翻译时,有时译者为追求翻译的准确性,采用直译方法,但两种语言在数词使用上存在差异,有时还会采取省略方式。实际上在许多文学作品中,数词不是表示具体数量,而是为了表达一种模糊的概念。比如在《边城》中,有段话为:“大人呢,孵一巢小鸡,养两只猪,托下行船夫打副金耳环,带两丈官青布或一坛好酱油……”这里使用了许多数词,而且都不是指具体的数量,两只猪未必真是两只,两丈布也未必只有两丈。在戴译本中,对两只猪的数词翻译是“a couple of”,在金译本中,则翻译为“a pig or two”,相比之下,金译本保留了原文中的模糊描述方法,实际上翻译得更加准确。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模糊语言在汉英翻译中的合理运用,能够体现翻译的艺术性,同时也可以使译文更好的保留原文中的模糊含义,让读者更好的体会原文的写作风格及内涵。通过对戴译本和金译本中的模糊语言翻译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可以看出模糊语言在营造意境、突出形象、提升语言准确性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合理把握模糊语言在翻译中的运用策略,可以使翻译水平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
参考文献:
[1]熊建闽.模糊语言美在汉英文学翻译中的遗失与补偿[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8(04):132-138.
[2]何莉. 模糊语言在汉英翻译中的审美处理[D].中南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