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现代学徒制理念的指导下,广东省各高职院校的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都亟待做出适应新的经济背景的改变。各校均以培养高水平、符合企业要求的人才为教学目标,从学校、学生两个大层次出发,在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培养、校际合作等方面做出调整改革。本文以笔者所在的广东南方职业学院为例,探讨商务英语“现代学徒制”人才模式的调整改革。
【关键词】商务英语人才;学徒制;培养模式
【作者简介】黄聪,广东南方职业学院经济贸易学院。
一、引言
传统学徒制培养出的高素质专业人才,为其所在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在现代学徒制理念的指导下,广东省各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都亟待做出适应新的经济背景的改变。各校均以培养高水平、符合企业要求的人才为教学目标,从学校、学生两大层面出发,在课程設置、师资队伍培养、校际合作等方面做出调整改革。本文以笔者所在的广东南方学院为例,探讨商务英语 “现代学徒制”人才模式的调整改革。
二、“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的构成
1.培养目标。在现代学徒制的培养模式下,本专业旨在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策,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需要的商务英语类型人才。切实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精神,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就业创业为导向,就业范围主要面向粤港澳大湾区,对学生进行理论和实操的双向训练,相辅相成,培养出具有扎实的英语基本知识,具有较强的英语应用能力,有创业精神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2.课程体系设置。商务英语专业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根本任务,专业课程设置适应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发展,以就业为导向,以创新为特色,以服从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为出发点,突出商务英语专业实用性。课程设置主要分为五大模块:公共必修课(培养学生的精神面貌)、专业必修课程(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专业选修课程(与专业相关的各类扩展知识和延伸各项技能)、公共选修课(培养更具特色与个性的学生)和实践必修课(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岗位)。五个模块的课程之间相辅相成,循序渐进,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
3.毕业标准及学分要求。本专业要求毕业生最低需达到127学分,其中公共必修课为19学分、专业必修课为69学分、专业选修课为8学分、实践必修课为27学分、公共选修课4学分。
三、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中现代学徒制的有效应用
通过一年的现代学徒制改革实践,本校各个院系各个专业的学生都有了明显的改变和提高。商务英语专业也顺应学院的号召积极参与,制定符合该模式的人才培养方案。在管理方面,将2017级和2018级商务英语专业的班级,分别分成了两个大的教育团队,团队成员除了原本的班级学生,还增加了专业带头人、专业教师、通识课教师、辅导员,整合成一个有机组合,加大团队间的合作,融合起来。在课程安排方面,将原本2:1的理论实践课时比调节成了1:1,大大加大了实践教学的要求。教师们也相应地对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进行调整和修改,增加实践方面的教学。
1.学校方面。在实行“现代学徒制”改革之前,我校的管理模式与行政部门管理模式雷同。每个系部配备一名主任、两名副主任、两名秘书、专任教师以及辅导员。这样的人员设置尽管分工明确,但是人员冗余,教学工作由教务处统筹以及学生工作由学生处统筹的管理办法又无形中与系部的工作交叉,导致重复工作、做无用功等现象。实行“现代学徒制”后,每个学院配备一名院长,统筹全系所有事务并主管教学,责任重大;一名分管学生副院长兼团委书记,带领全系辅导员,负责学生生活方面的大小事务,照顾好学生在校的生活,做到让家长放心、学生安心;一名秘书负责教学和行政方面所有的上传下达;各教研室专任教师则主要负责专业课程教学,不仅仅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和讲解,更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使得各专业学生能够真正做到毕业离校即可上岗。新的管理模式成功地为学院做到了“瘦身”,各个部门工作起来都较有积极性,效果良好。
2.学生方面。自2002年全国高等院校扩招一来,大学生的总体素质水平逐年下降;严进宽出的政策管理也使得在校大学生有恃无恐,混过大学的人比比皆是。学生将自己看作为专业知识的接收者,学校管理的承受者,认为听从管理、到课学习即可,最后通过考试拿到毕业证书,开始迷茫的社会生活。我院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基础参差不齐,并且职业高中毕业的同学语言功底相对要弱得多,学生在校的理论学习相对吃力。新的教学模式以培养能力为主,理论学习为辅,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在教师的鼓励下和新式课堂的培养下更愿意学习专业知识,参与到行业岗位工作中。
3.在校企合作方面。现代学徒制注重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我校商务英语专业已与江门本地的几家外贸公司建立合作关系,希望最终实现互动式的融合并进一步发展。在实习课程安排中,提前将学生安排到各个与专业相关的企业岗位中去,让学生亲身体验真实的工作场景。如此一来,企业办公环境就是学生实践的场所,学生也作为企业的编外员工,参与到工作中。
四、总结
通过一年的实践,我校商务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增设了针对商务英语应用方面的课程来满足企业岗位的需求,提升了学生的行业意识和专业化水准,为外贸企业输送素质高的“学徒”,培养出善于使用英语的国际化人才,尽可能地做到学校-学生-企业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海蓉.高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J].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2017(2)6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