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幼儿“喝水记录”的实践研究

2018-02-26 13:39王玲玲金徽耿焱
教师·下 2018年12期
关键词:大班幼儿

王玲玲 金徽 耿焱

文章编号:1674-120X(2018)36-0118-02

摘 要:喝水是幼儿一日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在喝水的过程中,我们尝试引导幼儿自主记录自己的喝水量,通过不断观察、分析和反思,发现了幼儿在“喝水记录”中遇到的各种学习契机,通过阶段性调整,进一步促进了幼儿能力的发展,并激发了幼儿的各种学习潜能。文章笔者用了近两个学期,分成三个阶段来对幼儿的“喝水记录”进行观察与实践性的研究,同时也从中获得了一些专业性的成长与思考。

关键词:喝水记录;学习契机;大班幼儿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一、提出的背景

江苏省镇江市中山路中心幼儿园作为首批市级《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实验园,2015年成功申报了省课程游戏化项目园。在贯彻指南精神和践行课程游戏化的过程中,我积极参与研究,关注幼儿的需要,引导幼儿体验成功、体验幸福。通过课程游戏化的学习,我渐渐领悟到,应该尽量减少教师的干预,让幼儿尝试自我服务、自我管理,支持幼儿制定规则。

喝水是幼儿最常见的生活活动,每天喝几杯水?季节的变化会不会影响喝水量?每天生活中的每个环节都有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契机。于是,生活课程拉开了序幕。我们教师设计了第一张统计表,帮助幼儿记录每天的喝水情况。可是,这不仅大大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而且幼儿完全游离在活动之外,没有参与。于是我们开始思考:既然喝水这一生活环节也蕴藏着这么多的学习契机,那可不可以将主动权交还给幼儿呢?现在,我们一起来分享“大二班喝水的故事”。

二、“喝水记录”的准备

在幼儿们记录之前,我们首先作出了全面的思考:如何让幼儿方便地进行喝水记录?怎样充分体现出幼儿“喝水记录”的自主性?怎样注意“喝水记录”环境创设的美观性?本着以上的考虑,我们准备了蛋糕纸杯、红黄吸管(剪成三分之一长短)、装吸管的小篮、挂钩和幼儿记录本,并帮幼儿设计了记录表格,同时用阿拉伯数字来记录每日喝水量,用中文大写数字来表示一周中的每一天。记录开始:上午喝一杯水插一根红色吸管,下午喝一杯水就插一根黄色吸管,操作中巩固幼儿数学分类的能力。我们的预设目标是:让幼兒养成多喝开水的习惯;培养幼儿一定的记录能力;引导幼儿初步感知数、量和数量的关系。

三、“喝水记录”的实施过程

1.第一阶段:尊重幼儿能力发展,自由记录

教师准备了第一本记录本,用中文大写数字列分出周一至周五,幼儿在相对应的竖列里记录,可以选择其中的一格或多格写。幼儿们开始记录,他们之间相互学习。记录后,幼儿们纷纷向老师、同学展示自己的记录方法。记录本中的“线格子”让幼儿发现了规律:周一西西喝了4杯水,她就在“周一”列的第三格写上数字4;周二画吸管的来记录,每喝一杯水画一根吸管,一共画了7根吸管。小辰用阿拉伯数字来记录周一的喝水杯数,用画蝴蝶结的方法来完成周二的记录。小文分别用阿拉伯数字、花朵、序数来完成记录,很好地展示了她熟练掌握数、量、序数多种记录方法的能力。每一次的不一样记录,都带给幼儿们新鲜感,带给教师惊喜,趣味性越来越强。记录中,幼儿们渐渐感知和体会到了生活中的喝水与数的关系。他们开始尝试创造新的排列规律,形成自己独特的记录方法,

四个学习契机在第一阶段的喝水记录中体现出来:

(1)数学的重要性在喝水记录中逐步体现出来。小文用阿拉伯数字来记录,周四上午喝了1杯水,下午喝了2杯水,一天一共喝了3杯水;周五上午3杯,下午1杯,一共4杯。她不仅能清晰地记录上午、下午,还能算出总数并进行记录,虽然没有符号加入,但算式意识已初步形成。数学与喝水记录就这样自然地融合。

(2)尊重幼儿,接纳幼儿书写中的错误。在记录的过程中,我们也看到了幼儿们在书写数字中的错误,我们尊重每个幼儿努力的过程,允许和接纳他们在记录过程中留下的种种错误,我们会对把数字“3”左右写颠倒的幼儿说:“耳朵好像反了,看看其他小朋友是怎么写3的,试试把它转过来。”让他们通过仔细观察、向同伴学习、相互比较来纠正错误,从而获得成功感。

(3)幼儿们开始主动尝试独特的记录方法。记录没多久,就有小朋友提出:“老师,我们可以用跟昨天不一样的方法记录吗?”“可以,只要你喜欢和想用都可以,但要让自己和老师看得懂!”我们充分鼓励幼儿使用图像文字进行记录和呈现其独特的想法。于是,便出现了不同的数学语言表达,有“数字”表达、“图画”表达、“数字与图画相结合”的表达方式。

(4)记录中的新问题:数字“0”。铭铭说:“我今天上午补牙了,没喝水,就写个0。”多多说:“老师,我昨天没来,怎么写呢?”小朋友们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也写0呗。”“不行不行,应该画叉!”“可以空在那里。”……幼儿们自告奋勇,各抒己见,办法各不相同,但都有自己的理由,那就让大家再想一想,下周来决定。

2.第二阶段:设计星期标记,上午、下午分开记录

一个月后,我们尝试放手,让幼儿自己设计星期标志,得到了出乎意料的收获:有的幼儿用带圈的数字来表示星期,有的幼儿用带不同图案的数字表示,还有的幼儿用骰子点表示周一到周五……很多幼儿的星期标记都各不相同,他们为自己的与众不同开心着。

能干的幼儿学着老师写大写数字来表示星期(将数字按周一到周五的规律排列),数字模式的模仿开始出现,促进了幼儿模式认知能力的发展。此时,幼儿们上午、下午分开记录也开始频频出现,他们用空行分隔上午、下午,用不同的图案分隔等。随着大班主题活动中数学符号的学习,在记录中渐渐出现了加号的分隔……教师的放手,换来了幼儿记录的多样化和自主性,也体现了幼儿能力发展上的逐步分化。

喝水记录过程中促进了幼儿的能力发展:

(1)随着季节的变化,幼儿们喝水的杯数相对减少,此时,喝水记录可很好地帮助幼儿增加每天的喝水量。

(2)记录很好地促进了幼儿数学认知能力的发展,幼儿对数学概念有了很好的理解与诠释,在加法的理解和运算能力、模式认知能力方面都有了一定水平的提高。

(3)从幼儿每天呈现的记录方法来看,大多数幼儿仍然喜欢每天尝试用不同的记录方法,他们更享受“新鲜”所带来的快乐,但也有一些幼儿的记录已基本统一成一种或两种记录方法,有2~3名幼儿在上午、下午分开记录中表现得还较有困难,孩子们在记录水平方面逐渐出现分化。

3.第三阶段:鼓励个性化的记录方法

在之前的两个阶段中,我们进行了一些反思:预设目标已基本达成;原有记录本上的格子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孩子们的创造力与想象力;幼儿能力水平出现的分化,其个性化的意识与行为逐渐得以显现。为了能够更好地彰显幼儿的个性,在第三阶段,我们进行了一些策略调整,支持鼓励不一样的记录方法。三步策略如下:一是不同封面和空白的记录本,二是规划设计全面调整,三是自由的记录方式。

首先,我们采用了新的记录本,引导幼儿自己设计个性化的封面,去掉格子,采用空白记录本。在封面上,幼儿们画上了可爱的自己。他们用行、列划分一周中五天的记录区域,用不同的图案、形状来表示每天的记录区域等。刚开始,有很多幼儿模仿并画出之前记录本中的五列区域,这是对之前记录本中固有空间排列模式的复制,幼儿们还尝试用均等分的方法来设计自己的版面格局,在上午、下午的分隔上,他们采用虚线、漂亮的分隔线条、横线等不同的分隔法。

在星期的表征上,出现了一個个生动有趣的“童话”:小君画了五朵可爱的小蘑菇,每朵蘑菇两边还有两个小耳环,一个耳环写上午的喝水杯数,另一个写下午的喝水杯数。然然用好吃的食物——西瓜、曲奇饼、爱心饼干、比萨和荷包蛋分别代表星期一到星期五,将喝水杯数记录在相应的食物上。幼儿有趣的表征行为给每天的记录带来了不同的意义,他们争先恐后地将自己的规划告诉教师、同学,有芝士蛋糕、树屋、水果拼盘等。此时,幼儿们在已有的模式基础上复制、模仿后,对排列规律进行了重组。幼儿们规划设计的五把斧头、有趣的动物世界、卷发外星人等让他们的空间布局更具有情景性。

规划完成后,开始了开放式的记录:茜茜用带括号的数字表示星期,在两边饼干和花的图案上记录喝水的杯数,用带方框的数字表示记录本的页码;小衍则用带圈的数字表示星期,在括号上记录喝水杯数,左右两个括号分别记录上下午的喝水量。他们对图形和符号的运用十分自如。清晰的分隔记录,为算式的出现做好了准备。

喝水记录激发了孩子的学习潜能:

(1)数学领域:孩子们在记录中,普遍出现了算式、采用了新记录本后,他们的形状和空间概念得到了更好的发展。喝水记录中的自主规划与设计促进了幼儿模式认知能力的发展,幼儿们能在已有模式的基础上进行复制、模仿,渐渐地,幼儿能够在没有任何模式示范的情况下尝试并创造自己的模式。

(2)健康领域:幼儿们主动喝水的好习惯逐步养成。

(3)社会领域:幼儿们在记录中学习倾听、相互交流,同时愿意向别人请教,虚心接受不同意见,培养了良好的毅力。

大二班“喝水记录”的实践活动带给了幼儿无限的想象、自主和乐趣,在“喝水记录”实践研究的道路中,也带给了我们无数的思考与收获。我们的喝水记录还将继续,更多的惊喜还将继续,幼儿们,让我们一起共同成长!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印发《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通知[Z].教基二〔2012〕4号.2012-10-09.

[2]幸福新童年编写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12.

[3](美)卡洛琳·爱德华兹,(美)莱拉·甘第尼,(美)乔治·福尔曼.儿童的一百种语言[M].尹坚勤,王坚红,沈尹婧,译.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4](美)裘迪·哈里斯·赫尔姆,(美)丽莲·凯兹.小小探索家:幼儿教育中的项目课程教学[M].林育玮,洪尧群,陈淑娟,等译.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5]刘晓燕.如何改进幼儿教育教学方法[J].青春岁月,2011(16):194.

[6]朱 婕.幼儿教育教学方式探讨[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0(2):253.

[7]张丽香.幼儿教育教学方法初探[J].新课程(上旬刊),2017(6):46.

猜你喜欢
大班幼儿
大班幼儿感恩教育实践与探讨
增强大班幼儿美术欣赏课有效性的几种策略
大自然的浓缩
编趣味绘本,绘精彩童年
浅谈绘本教学对大班幼儿语言能力的推进
白板,让数学不再枯燥
大班幼儿同伴冲突行为的观察研究
大班幼儿绘画活动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