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一带一路”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创新应用型语言人才培养研究

2018-02-26 13:16代丽丽朱宏
职业时空 2018年5期
关键词:汉语国际教育创新应用一带一路

代丽丽 朱宏

摘要:“一带一路”带动了沿线各国经济的合作,促进了丰富多元的文化交流与文明的相互借鉴与发展。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的展现形式,更是理解文化的前提。对于我国与沿线国家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来说,语言是沟通的基础和前提,文化是保障,而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因此,“一带一路”的实施与发展,需要语言人才提供充分的服务,促进沟通与理解。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如何培养服务于“一带一路”的创新应用型语言人才,成为当前学科教育与专业发展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语言人才; 汉语国际教育; “一带一路”; 创新应用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文化要素,也是文化的载体,对语言的把握程度直接影响到对文化的理解,语言对全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语言更是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一带一路”的深度推进,“一带一路”将会成为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的最广泛国际合作平台,中国的大门随之继续扩大开放,进一步促进我国与海外的合作与交流。跨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文化产业与文化产品发展、人才服务、语言与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等都需要语言服务[1],但归根到底是需要具有语言服务能力的语言人才。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作为语言人才的输出专业,面向“一带一路”,应该实现培养目标和方式的转型,考虑语言人才培养的多元化途径[2],培养输出更多创新应用型语言人才,以服务“一带一路”,促进更深入的合作与发展,也促进中国语言和文化推广传播至更多的国家。

一、语言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地位及语言人才培养的意义

(一)语言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1.“一带一路”需要语言服务。“一带一路”是推动国际经济一体化,促进全球文化交流的纽带。自从2013年倡议发出后,沿线多个国家发出响应,经过几年的发展,沿线国家以及在“一带一路”节点上的国内各省市,经济合作得到快速发展,文化交流日益频繁。2018博鳌论坛年会的召开,进一步达成了深度开放与合作的共识。这将吸引更多的国际目光关注中国,试图了解中国。相比于政治交际、经济竞争、军备竞赛来说,语言与文化是最容易进行对话的,能够尽量减少冲突。通过语言文化的沟通与交流,促进彼此的进一步了解,增强信任感,加深两国之间的友谊,寻找不同国家之间在文化与其他利益方面的默契所在,为经济合作和政治对话打下文化心理伏笔。这就需要有更多的语言人才在国际上宣传中国,在交际、通信、话语构建、资源信息等方面服务我国与国外的交流与合作[3]。

2.“一带一路”促进了语言产业发展。语言文化能够产生多重效益,从经济角度来说,利用语言进行广告策划与宣传,进行商标的设计与创意、绘画艺术的加工等语言创意,以及语言翻译、文化传播、语言文化教育及语言文化创意产品,都能够带来诸多的经济效益。好的语言创意能够将语言文化转化为经济发展的动力,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为今天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宝贵的资源。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语言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同时也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崭新发展课题。我们应在当今发展形势下抓住机遇,通过发展语言产业,积极做好汉语国际推广与中国文化传播工作,提高汉语的国际影响力,促进世界了解中国,服务国家的政治经济活动,维护世界语言与文化的生态平衡与多样性。

3.语言是国家软实力的象征。中国虽然有一段屈辱的历时,但作为礼仪大邦,我们曾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都对周边国家有深厚的影响,在语言中的体现即在亚洲地区形成了“汉字文化圈”,中国周边的国家对我国的政治经济发展模式、教育模式、宗教、价值观等都有所借鉴。李宇明2004年指出“国之强,语言强”,国家的硬实力也会带来语言的影响力。语言是国家软实力的象征,文化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命脉和灵魂,而语言既是文化的体现,也是文化的载体,语言是民族历史的集体记忆,民族智慧、民族思想意识、技艺、风俗、历史等,都蕴含在民族语言当中。

语言能够促进国家的发展壮大,我们不容忽视语言国家软实力的价值,它富含人类文化意义,其影响力会更为深远。汉语有悠久的历史,汉语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汉字作为世界上最古老文字之一的书写符号,本身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同时汉字也记载了中国几千年来丰富多彩的文化。因此,要推广文化,首先要推广好汉语,利用好语言这个工具。

推广汉语,不仅是为了增强国家软实力,更是为了维护国家安全。语言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建构能力,可以维护民族团结。通过汉语国际传播,让世界人民增加对中华文化的了解,有利于提高汉语和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和其文化领域的竞争力,这是中华文化安全的保障措施。国外很早就开展了语言规划建设,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后,我国对语言文字建设更加重视。

(二)“一带一路”背景下创新应用型语言人才的重要意义

通过“一带一路”建设,实现各国人民心意相通,培养语言人才是关键,语言人才的培养与储备是推进实现各国人民友好往来的基础保障,语言人才培养已经成为语言规划的重点内容,是当前高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新使命。语言具有强大的凝聚力,持有同样语言的人对一个民族的语言文化往往有认同感。在海外通过语言教学,并在语言教学当中传播汉语,加强外国人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从而促进世界人民之间的友谊。

在全球文化多样性的背景下,各国在争先恐后地建设语言能力。所谓语言能力,包括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既包括国家的语言能力,也包括个人的语言能力。国民个人语言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整个国家的语言能力的强弱。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针对学生个体来说,主要是在培养学生的语言与文化传播能力,为增强国家的软实力服务。

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语言人才培养现状

(一)学生对专业认识模糊不清

入学前,有些学生不明确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性质,入学后通过简单的新生入学教育的專业介绍不能够形成深入的了解,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对课程渐渐失去兴趣,认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与汉语言文学专业没有差别。

(二)师资队伍海外教学经验不足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培养的语言人才应以实践应用型为主,而当前专业的教学团队中多数教师“以语言类和文学类学科专业出身为主,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经验紧密结合的高层次人才严重不足”[4]。

(三)专业学生实践机会少,实践能力不强

针对汉语国际教育本科的语言人才培养,实践能力不足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一是本校留学生数量少,不足以形成提供给学生实践机会的多种形式的课堂;二是学生“走出去”的机会少,与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相比,本科生不能在在读期间申请海外志愿者项目,只能待毕业前夕申请,而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能够在读期间申请走出国门,在海外能够积累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三是教学过程中,多数是重理论轻实践,只能教师进行案例引导,而学生多是纸上谈兵。

三、创新应用型语言人才培养策略

目前培养语言人才的讨论多有关专业培养小语种人才及小语种与专业复合型人才,以为“一带一路”倡议提供多方位多层次的语言服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培养的人才是“外語+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复合型人才。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既是为推广汉语及中国文化培养专门人才的专业,又是致力于培养本体研究及教学研究专门人才的专业。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语言人才主要应用于汉语国际教学,通过教授外国人汉语,提高他们用汉语沟通交际的能力以了解中国文化。崔希亮(2010)曾强调,我们要培养知华友华人士,培养精通中国文化的博雅君子,更要培养在国际舞台上有发言权的中国通[5]。

因此,对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来说,语言能力和语言教学能力是人才必备的能力之一。而当前国内高校相关专业对专业人才的培养,主要是讲本体,对应用实践的培养重视程度不够。在新形势下,肩负推广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重任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应该调整传统的单一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多元化的人才。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培养语言人才应双管齐下,分环节分步骤进行,在一、二年级以本体基础知识的积累为重点,在三、四年级分方向,注重实践能力的转化,并与生产实习相结合。为提高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语言人才培养质量,本文提出以下培养策略。

(一)加强学科建设,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使学生明确对专业的认识

优化本地区本校实际的人才培养方案,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引导学生深化对专业的认识,在学生语言与文化本体知识学习期间,在注重专业大方向的引导下,开设的选修课与实践课应该多元化,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性,增加国家发展新形式所需的方向课程,在适应国家发展需求结合学生个人发展的基础上实现方向分流的专业小班制授课,达到兴趣与需求的结合。同时,在培养普遍适用性专业人才的基础上,展开定向“国别化”培养,为海外合作院校及国家输送应用型语言人才。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专业教师业务技能

通过汉办公派教师项目,国际留学基金委项目,输出专业教师出国实践和进修学习,在参与教学实践过程中积累对外汉语教学经验,以指导专业教学。同时,各高校增加高校对教师培训进修的经费投入,促进师资队伍建设。

(三)强化中国传统文化,加强系统的汉语专业知识的学习

汉语国际教师需要在国内外承担其汉语国际推广与文化交流工作,这就需要能在胜任多种汉语教学的高层次应用型教学人才。首先,应具备的就是扎实的汉语专业知识,汉语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语言之一,如果汉语国际教师缺乏系统的专业知识,汉语国际推广事业很难走向高水平专业化之路。因此,要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和当今语言人才需求的实际情况,对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结构体系进行调整[6],优化传统语言类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授课方式,提升教学质量。可与外语学院协作,调整外语及小语种课程,调整文化类课程。

(四)实现中外合作,校企合作,形成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高校是培养语言人才的基地,具备与国外合作的基础和条件,积极提升高校对外合作办学的软实力,创建海外实习基地,通过学校与合作方结合实际需求有计划地从在校生中选派学生到海外学校、企业实习,有助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在实践与实习中培养出具备跨文化意识、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及对比能力的语言人才,培养更具有较强外语能力,甚至掌握小语种的语言人才,以及扎实的汉语基础和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能力的人才。充分认识到当今社会发展所需的语言人才类型,认识到语言人才的多样性,除汉语教学型人才外,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还应该关注语言产业需求、语言培训、语言出版印刷、信息处理、语言艺术产品、语言创意等语言产业所需的语言人才,以探索语言人才培养的多种途径,形成基于企业、产业、教育多层次融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7]。

(五)增强教学实践环节,强化学生实践能力

目前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教学技能相对薄弱,学生缺少专业教学实践机会,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语言人才的培养。在学习与实践过程中,多数高校采用模拟教学环境,不够真实,本科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很少有机会站在讲台上,或仅有很少的机会,与留学生、对外汉语课堂只能“浅尝辄止”,因此,专业学生很少能够将语言本体知识应用于汉语教学实践。为此,高校应积极为学生拓展实践实习机会,鼓励高校建立语言文化实践实习基地,并与企业形成对接,加强汉语培训机构、国际小学、海外实习基地的合作,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真实的汉语课堂教学活动中,加强语言实践,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教学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实现人才培养与就业的紧密结合,促进就业,为学生提供广泛的发展平台。

(六)开发“互联网+专业教育”的教学模式

语言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相结合,大大改变了人类的生活社交方式。当今利用网络平台提升教学效果的案例比比皆是,就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来说,引入教育平台,获取最新的网络教学资源,将一部分课程学习、练习与测试投放至平台,为学生提供触手可及的学习资源,辅之以课堂教学的监督与检查,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动性,促进教学效果提升。

四、结语

中国经济在世界占有重要的市场地位,中国潜在的市场机遇也刺激着世界学习汉语的需求,激发了外国人学习汉语的兴趣。同时,中国历史及文化源远流长,有着独特的性质,这对于异质文化环境中的人来说,本身就带有一定的神秘性和吸引力。这为汉语和中华民族文化的国际传播创造了良好条件,给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带来了广阔的专业发展前景。汉语国际传播既是世界需求,同时也是中国义务。既可为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的多样性发展做贡献,也可以促使全世界更了解中国。探索跨文化背景下多样化的传播模式,加快汉语推广和文化推广的步伐,提高传播水平,让中国更好地服务世界,这是我国的世界使命和国际责任,更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专业人才培养的根本目标。

参考文献:

[1]  赵世举.“一带一路”建设的语言需求及服务对策[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47(4):36-42.

[2]  文秋芳.“一带一路”语言人才的培养[J].语言战略研究,2016,1(2):26-32.

[3]  赵世举.语言服务是“一带一路”的基础保障[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01-05(003).

[4]  施家炜.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问题和发展方向[J].国际汉语教育(中英文),2016,1(1):13-17.

[5]  崔希亮.对外汉语教学与汉语国际教育的发展与展望[J].语言文字应用,2010,(2):2-11.

[6]  许艳平.创新汉语国际教育人才培养模式[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02-17(005).

[7]  秦莲童,沈国良.基于产教融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河北职业教育,2018,2(2):12-15.

猜你喜欢
汉语国际教育创新应用一带一路
汉语国际教育中教师利用对学生的正面评价促进教学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构建研究
汉语国际教育中开展合作学习时教师应发挥的作用
浅谈汉语国际教育中的拼音教学方法
中国现代工业设计中传统文化元素的创新应用
数字媒体艺术在虚拟展示空间中的应用探究
小学数学教育与信息技术的整合问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