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人才培养与“中国制造2025”环境下人才需求特点的融合分析

2018-02-26 13:16王利改
职业时空 2018年3期
关键词:中国制造2025人才需求智能制造

王利改

摘要:随着“中国制造 2025”的提出,企業对人才需求的标准发生了全新的变化,高职必须时刻关注这些变化及趋势,使培养的人才适应新要求。文章在“中国制造2025”政策解读的基础上,阐述人才需求的新特点,结合当前高职的人才培养现状,进行当前高职所培养人才与“中国制造2025”环境下人才需求特点的偏离分析,最后提出两者融合的关键点及策略。

关键词:智能制造; 中国制造2025; 人才需求

面对新的国内外环境,中国政府在2015年提出“中国制造2025”战略。“中国制造 2025”以创新发展为主题,以提质增效为中心,以两化融合为主线,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是推动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良方。创新发展的实质在于人,提质增效的主体在于人,两化融合的基础在于人,智能制造的推进同样在于人,因此,实现“中国制造2025”战略目标,应加强适合人才的培养力度。

一、“中国制造2025”环境下人才需求特点分析

制造强国日本、德国、美国等都极度重视人才的培养,如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的从小塑造,为本国制造业输送大批高质量的人才;如美国的社区学院,因地制宜的采用灵活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本地企业培养实用型人才;如以产业立国的日本,十分重视职业技能竞赛制度与职业技能评价制度,通过竞赛培养制造业职业技能人才。因此,中国制造业也必须走人才引领的发展道路。

“中国制造 2025”对人才需求的标准发生了全新的变化,要求更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更强调人才的“复合型”

“中国制造 2025”环境下,人才的“复合型”包括知识的跨专业横向拓宽、能力的增强、技能的纵向延伸等。

1.专业界限模糊化,需要更多跨专业复合型人才。信息技术的运用使企业运作呈现集约化趋势,更强调运作的协调、流畅。生产制造企业从原材料的采购、产品的设计研发、产品的制造到最终成品的销售等各环节的专业界限不再那么明显,而更多的是出现专业的交叉或深度融合,例如设计者要懂得客户的需求,懂得销售的策略,才能设计出更适合市场的产品。

顾客需求的多样化、个性化,使得小批量、个性化、定制化生产成为主流,产品的最终形态不仅与设计者有关,与采购者、制造者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生产企业运营中的每个岗位员工都需要掌握丰富的产品全知识。

因此,将来企业的岗位也不再是与具体某个专业完全对口,而呈现出对多学科知识交叉的需求,那么岗位的适应者自然也应是多学科知识综合的跨专业复合型人才。

2.新技术日新月异,需要更多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强的复合人才。在互联网大环境下,知识、信息技术的更新更加迅速,在实现智能制造的道路上,会有越来越多的信息技术投入运用,且是以集成性特征呈现。新的信息技术的应用没有现成的成功模板可以复制,每个企业都要结合自身情况在摸索中前进,边学习边研究来实现创新,因此,自我学习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否则,很难适应中国制造业发展的需要。

3.高端产业的发展,需要知识、技能、素质俱全的复合型人才。“中国制造2025”提出的十大重点领域都需要大量高端技能型人才,所谓高端不仅指高超的操作技能,更是指对自动化、智能化、网络化的综合运用能力高。智能制造突出智能设备在生产中的作用,因此,从业者必须是知识面广、技能精、素质高的,集设计、规划、协调、评估、决策于一身的全能型、复合型人才。

(二)更强调人才的高素质和工匠精神

中国要实现制造强国,产品质量问题不可忽视。智能制造是“中国制造2025”的主攻方向,智能制造不仅是“智”的发展,更是“质”的突破,这对企业来讲,就是要精耕细作、强调产品质量;对劳动者来讲,就是要有专注、敬业、精益求精的职业态度,做出精品。“质”的突破不是现在“还可以”“差不多”“将就”的态度,而是追求极致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三)更强调人才的高层次性

为了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力投入成本,越来越多的产业工人被工业机器人所取代,生产自动化水平大大提高。机器人取代人工劳动,因此,一线操作工的需求大大减少,而“教导”机器人运作的自动化人才,机器人的设计、编程、制造人才相对增加,这些从业人员不仅要懂得机械原理还要了解电子信息技术、计算机软件编程应用等知识,具备跨学科融会贯通的能力,显然层次要求更高。

(四)十大重点领域高端人才的需求增加

《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发布“中国制造 2025”提出的制造业十大重点领域人才需求数量预测,如表1所示。从表1中可以看出,未来十大重点领域的人才缺口显著。另外这十大重点领域都属于高端技术产业或新型产业,目前开设这类专业的高校较少,现有专业人才稀少,师资力量薄弱,培养工作难度大,人才产出已经不能满足这类产业的快速发展,不能满足“中国制造2025”的需要。

二、高职人才培养现状与“中国制造2025”环境下人才需求特点的偏离分析

(一)知识、能力、技能存在单一性,偏离“中国制造 2025”复合型人才需求

1.专业划分过细,不利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现有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是建立在传统的专业和岗位分工基础上的,学生入校就确定专业及不同的专业方向,在校仅仅学习与自己专业紧密相关的几门课程,知识面、技能都相对单一,而当前的社会竞争要求企业要多元化发展,避免“同质化”竞争,因此,企业岗位也不再局限于具体某一特定专业,而是几个专业的综合体,要求复合型人才才能胜任。

2.培养的技能单一、落后,制约制造业转型升级。目前的高职教育一般是“2+1”或“2.5+0.5”模式,在校培养时间短,后期顶岗实习阶段,学校难以安排所有学生到校企合作单位顶岗,大多以学生自主找实践单位为主,学生找实践单位不是以锻炼能力为主,更看中工资待遇,因此,顶岗实践缺乏专业技能锻炼和教师的监管指导,毕业生呈现专业技能不强,能力不足,技能单一等现象。

现有高职的办学相对比较封闭,教材、实训设施设备几年不变,教师大多缺乏实践经验,实战技能相对滞后,因此,培养的人才的知识技能更新速度难以跟上制造业生产技术变革的步伐,在知识和技能上呈现“双重老化”的问题。比如很多高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实训用车还是80、90年代的车,这样培养出的人才就无法满足当前市场新型能源、电力汽车的设计制造与维修需求,会阻碍我国制造业的升级转型。

3.对自主学习意识、创新精神等隐性技能的塑造不够,发展后劲不足。目前高职教育,评价体系片面化、单一化,较为重视可量化的显性技能的培养,而忽视隐性技能,如自学能力、创新精神、独立思考、团队合作等能力的塑造;教学重当前、轻发展,只顾眼前的就业率,忽略长远的可持续发展的职业能力的引导与培养,这势必造成职业发展后劲不足。

(二)人才培养淡化“质”,偏离“中国制造2025”对人才“质”的需求

目前高考生源这块“蛋糕”在不断变小,高校招生面临巨大压力,为了生存,注册入学、低分录取,因此,生源质量明显降低,很多以混文凭心态进入大学校园,况且当前社会的新事物、新现象较多,使得学生的心态极其浮躁,不能静下心来投入学习。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负能量的网络传播,文明素质意识有所淡薄。而学校层面为了生存把重点放在招生数量,忽略了招生生源的质量。

(三)办学层次单一,难适应“中国制造2025”环境下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需求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的办学层次不尽完善,职业教育还停留在服务于企业生产、服务第一线的员工需求的专科层次,没有本科/研究生层次的职业教育,而当前“中国制造 2025”环境下,随着智能制造的提出,生产第一线的员工逐渐被新技术、机器人所取代,这无疑给高职院校当前单一的专科人才培养的办学层次提出新的挑战。单一的专科办学层次不利于高层次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较难适应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要求。

(四)十大重点领域专业建设滞后,不能满足产业发展的人才需求

由于十大重点领域人才需求层次较高,建设投入和培养难度大,目前我国高职院校这类专业建设几乎没有,这类专业基本集中在研究型大学开设,且培养的人才以研发和研究为主,因此,这类技能人才匮乏,尤其是将研究成果转化为产业成果的专业技能人才缺口严重。

三、高职人才培养与“中国制造2025”环境下人才需求特点融合关键点及策略

(一)尝试“项目制”教育模式,打造“复合型”人才

企业,员工的知识、能力要求更多是体现在一个完整的项目,而一个项目涉及的专业、课程、知识、技能跨度很大,单靠目前的分专业教育很难实现。因此,职业教育可以尝试“项目制”教育模式,即与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和订单式培养,将课堂转移到企业,打破传统的以专业为分界的教育模式,学生不必要再按专业上一门门课程,而是按项目用到什么知识学什么课程,用到什么技能,学习什么技能。比如,要生产一个筛选设备,过程中会用到热处理、数控等多门课程知识,用到什么就学什么,切实把职业教育学校打造成“工程师的摇篮”。

在“项目制”中,重组原有的基于专业体系的教学内容,有效地将互联网+、智能制造等“中国制造2025”战略核心要素融入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坚守科学教育服务职业实践的现代职业教育理念,解决职业教育过程中单专业局限性,专业知识体系与实践能力素质脱节的问题。

(二)重视工匠精神的塑造与培养

日本产品的质量享有世界知名度,这与日本企业精益求精的企业文化和日本人追求精准的匠人精神分不开;“德国制造”已经成为国家形象,德国人制造的锅能使用百年以上,这不仅是高技能的体现,更是一种工匠精神的折射。“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需要造就技艺精湛的技能型人才,因此,高职教育中应注重“工匠精神”的培养。

高职的“2+1”或“2.5+0.5”模式,即2或2.5年的在校專业学习和1或0.5年的在企业顶岗实习,将是工匠精神塑造和培养的两大根据地。

在校专业学习期间,专业教师有义务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塑造本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如团队合作、服务意识、精益求精等,并把职业素养纳入专业课程考核体系中;在企业顶岗实习期间,学生以企业员工的角色融入到企业生产经营的过程中,服从企业的安排,接受企业的文化、价值,因此,在这里“工匠精神”的培养很重要,效果也会更加显著,这需要学校加强校企合作的紧密性,将工匠精神融入企业文化中,工作中突出企业文化的价值与宣传。

(三)完善办学层次,实现产学研的融通

高职办学层次的向上提升,即高职专科向高职本科/研究生的提升,目前有“直通车式”和“嫁接式”两种,各个高职院校可以根据自身条件和能力来确定适合自己的提升方式。

“直通车式”,即办学条件充分,资源能力较好的高职院校,可以加大投入,自建高职本科/研究生等学历层次的教育,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由专科向上的提升,学校可以选拔高职专科优秀的学生,在学生自愿的条件下,升入高职本科/研究生,提升知识,扩展技能;“嫁接式”,即暂时办学条件还不够充分,资源能力还稍有欠缺的高职院校,可以采用与高等教育院校进行分工合作办学从而提升自己的办学层次,高职专科在本校进行培养,以基础知识、技能素质教育为主,完成高职专科学业后需要继续深造的学生,可以升入对接的院校进行后续本科/研究生的学习。

(四)校企联合开设十大重点领域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

《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发布制造业人才需求预测,并引导高校招生计划应向制造业十大重点领域相关的专业倾斜。

高职作为企业技能人才培养的摇篮,应该培养与该十大重点领域本科、研究生相对接的技术人才,将研究成果转化为产业力量。十大重点领域人才的培养要求较高、投资大,大多高职院校暂时还不能满足设施设备、师资力量的配套,因此,可以推行校企联合培养的需求模式,让企业专家走进课堂,让学生走进企业岗位,即学即用,实现双赢,即企业能及时满足短缺人才的需求,学校也扩大办学专业覆盖面,培养出更广泛的社会需求人才,提升知名度。

参考文献:

[1]  徐建高,马蕾,赵林林.中国制造2025与职业教育培养模式改革——基于现代学徒制的探索[J].河北职业教育,2017,1(1):8-13.

[2]  苏学满,孙丽丽.“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制造业人才的新需求[J].科教文汇,2016,(2):64-65.

[3] 唐伶.基于“中国制造2025”的技能人才培养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6,(6):30-35.

[4] 于志晶.中国制造2025与技术技能人才培养[J].职业技术教育,2015,(21):10-20.

[5] 王新宇.“中国制造”视域下培养高职学生“工匠精神”探析[J].职业教育研究,2016,(2):14-17.

猜你喜欢
中国制造2025人才需求智能制造
数读
AI需求集中于一线城市,七成从业者月薪过万
文秘专业人才需求调查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