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行政职业学院 广东广州 510800)
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具有非常多的教育意义,例如爱国精神、创新精神、传统文化等,而对于培养和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对于教育都具有很大的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起源于中华传统文化,但同时,它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升华,是中华传统文化提炼的精髓。[1]
目前不少高校培育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效果并不明显,未能对大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太过于表象化,而且大学生多数带有被动性,培育效果不佳。
有很多的迹象都表明着目前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的培育都存在着“泛化”的趋势。其表现为缺乏内容,无法贴近生活,缺乏载体,效果不佳和教授内容枯燥无聊等。但如果把“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有机的结合起来。
在校园内宣传“非遗”文化,对大学生有教育指导作用,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自觉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更有利于提高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认识以及提高民族自豪感,使得高校大学生能自觉积极的履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带来的责任与义务,从侧面强化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效果。通过对于“非遗”文化的教导,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表现了出来。[2]
“非遗”教育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教师、民间艺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等是教育主要组要成员。利用各种教学平台来丰富大学生的知识理论和工艺技巧,促进大学生的相互学习和互动,恰好能取长补短,打造一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拥有全能性育人队伍。
现今,创新创业成为大众最关心的话题。而“非遗”作品也恰恰符合这一理念,处处体现着创新这一精神;它不仅是文化底蕴,精神价值的体现,更是现代创新创意的起点。将“非遗”引入到校园里,不仅仅能够然动手能力较强的学生接触到一门弥足珍贵的手艺,让一部分学生成为“非遗”的继承人,更能够在“非遗”传统的基础之上进行创新改进。
工匠精神是一种精益求进、一丝不苟的工作精神和职业道德。而这恰恰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宣传的“敬业”精神是同一要求的。如今的社会都是追求“快餐式”的回报,在这个背景条件之下,大学生很难静下心来去专心做一件事。所以,现在急需要“工匠精神”的回归。
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社团,为其构建一个良好的学习交流平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社团不仅仅要积极的寻找学校周边的“非遗”的资源,更要做好保护,整理,宣传,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间文化等等职责。“非物质文化遗产”社团不仅仅是扩充了高校大学生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和对本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和理解,更是切身体会到了爱国、文明、敬业、和谐、诚信、友善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意义。
积极开展有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动,营造出一股浓郁的“非遗”校园气氛,使学校学生不仅仅是要认识“非遗”,更要去学习“非遗”、爱上“非遗”,让学生在学校能够全方面的受到“非遗”的熏陶。举行常态化的“非遗”大型校园巡展,邀请各路的民间艺人和非遗传承人来学校进行演出,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作品进行爱心义卖。民间艺人和非遗传承人其精湛的手艺和高超的技巧不仅会吸引众多的高校大学生,更会在侧面去提醒他们要自觉的保护“非遗”,培养他们对于民族文化的自豪感。
通过实现将“非遗”和互联网之间相互联系,用更高效、更便捷的方式收集和保护“非遗”的资料,并通过网络技术,宣传“非遗”的文化,将“非遗”的最精彩、迷人的最一面展现在大众面前,然后可以通过网上募捐等等方式,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提供资金支持等。通过网络,可以助力让“非遗”得到更强有力的保护和发展。[3]
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项目和发展项目与社会公益项目相融合,既增加了社会公益项目的内容,又从侧面宣传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志愿者们要深入到各个地区,不管是小学、社区以及福利机构,都要积极的开展宣传活动。例如举办爱心义卖义捐、演讲等等。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不仅大学生不知不觉的就提高了自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和传承“非遗”的理念,还提高了周围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同时,在实践的过程中,也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综上所述,营造浓郁的“非遗”文化气氛,让大学生体会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自觉积极的去接受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