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第六小学 四川巴中 636700)
所谓微课就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互联网技术,以视频教学为载体,将教学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包含于视频中,微视频的时间不会超过十分钟,而且知识点比较突出,学生学习起来会比较轻松。正是由于微课件的这些独特优势,使得微课件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对于小学语文学科而言,阅读则是这门基础性学科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微课能够极大地提升阅读教学质量。[1]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关键,就是在于教师对课文内容的讲解,更是在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自我感知,也就是说教材中的文本是非常重要的。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有些文本会涉及到很多方面的知识,但是由于教材纸张的限制,与之相关的内容并没有出现在文本中。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学工具就是黑板、粉笔和教材,由于时间和教师精力的限制,教师一般只是简单提及,这给学生的阅读理解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而微课教学中,教师可以将这些与之相关的内容制作到微课件中,作为对教材文本的重要补充,从而使得学生全面理解文本内涵。[2]
例如教学《难忘的泼水节》,这篇课文讲述的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伟大总理周恩来和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境,旨在引导学生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感受,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的深厚感情。教学时,学生如果能够全面了解傣族的泼水节,全满了解周恩来总理,更多的了解我国少数民族的重要节日,那么学生就能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的深厚感情。因此微课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微课件全面地呈现傣族泼水节的盛况,教师可以通过微课件全面地呈现有关周恩来总理的资料,教师可以通过微课件全面地呈现彝族的火把节,苗族的服饰,壮族的三月三,藏历新年,瑶族盘王节等等。通过这些课外知识的补充,学生会明白,原来傣族的泼水节就像我们汉族的农历新年,周恩来总理一生都在践行为人民服务,热爱和平的宗旨,周恩来总理和傣族人民的感情是如此深厚。当学生们了解到这些知识内容,他们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感知就会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3]
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中,一般都是教师讲解作者在文章中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一些关键词句包含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然后学生做笔记。微课教学中,教师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引导者,学生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学习主体。阅读本就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学生需要结合自己的认知展开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感知,而微课教学就给学生提供了自主理解课文内容的平台。
例如教学《我要的是葫芦》,这篇课文旨在告诉我们做错事时一定要听从别人的劝告,做任何事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这篇课文内容浅显易懂,重要的是学生需要从故事内容中感悟到一定的道理。微课件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葫芦都落了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写出葫芦、叶子和蚜虫之间的关系,当学生们能够自主列出“叶子能够给葫芦输送营养,蚜虫把叶子吃光意味着葫芦的营养没了,那么葫芦肯定就无法生长了”这些联系时,学生们就知道葫芦变黄掉落的原因,学生们更会明白任何事物都要看清事物之间的联系,而不能简单的看问题。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种葫芦的人看到葫芦都落了,会想些什么呢?你有什么话要告诉他吗?请试着写一写。微课件中,学生们结合教师的提问,结合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自主感悟到了故事内容中蕴含的道理,而不是通过抄写教师的笔记而明白故事内容中的道理,这就充分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并尊重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4]
另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认知基础都是不一样的,教师可以结合班级学生的认知基础,制作不同内容层次的微课件,因材施教地进行分层教学,使学生们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有选择地观看,从不同层面上展开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进而使得课堂教学能够真正地面向全体学生。[5]
总而言之,微课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能够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能够开拓学生的视野,增长学生的见识。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们要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优势,开发微课阅读教学,使微课程更好地推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发展,使学生的语文素养都能获得实质性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