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南通市五里树小学(226013)
假设,作为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在阅读教学中加以运用,能为学生创设真切可感的“架设”情境,拉近文本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为学生品析词句、体悟人物、洞察方法提供坚实的认知基础,从另外的维度引领阅读教学效益的提升。
词语是作者表情达意的重要媒介,更是学生解读文本、把握文本主旨的关键载体。但随着具体语境的变化,词语的内涵也会发生相应的转变。教师可以运用假设的思维方式,故意将学生的认知引向“歧义”,让学生在恍然大悟中获得对词语真正意蕴的准确理解。
如《掌声》一文中这样描写英子:“她不再犹豫,开始和同学们一起交谈,游戏……”其中“犹豫”一词,如果就词解词,学生的认知必然会停留在符号式、标签式的认知上。为了活化学生对这一词语的认知,教师设置了假设性的认知情境。首先,教师追问:“你们对这个词语是怎么理解的?”学生有的认为是“不开心,不活泼”,有的认为是“性格内向”。随后,教师反其道而行之:“如果小英还是‘犹豫’,她可能是一种怎样的表现?如果是‘不再犹豫’,你能想象出她具体的言行吗?”在学生的想象补充过程中,在“犹豫”与“不再犹豫”的落差之下,小英可能会出现的状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种对比,就成了学生对“犹豫”一词进行深入理解的重要资源,让学生真正触摸到了词语的本质内涵。
在这一案例中,教师先通过假设的方式将学生的认知引入“陷阱”中,然后通过想象与补充激活学生的认知思维,在鲜明的对比之中使学生理解了词语的意蕴。
小学阶段,写人类文本占据了重要的比重,而对人物形象的感知是其教学重点。教师可以尝试运用假设的方式设置体悟“圈套”,然后在反作用力的推动下,使学生自主发现感知上的错误,进而在迷途知返的调整中感受人物的内在品质,获取更为真实的认知体验。
如《大作家的小老师》刻画了一个聪明可爱、天真活泼的娜塔莎以及谨慎谦虚、胸怀宽广的萧伯纳形象。在学生整体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教师展开了这样的教学:“大作家萧伯纳与小姑娘分手时,说了些什么?他的心情如何?”这一问题学生并不难回答,并认识到萧伯纳肯定会产生自豪得意之感。当小姑娘给予相应的回击之后,萧伯纳又是怎样的反应呢?对此,教师设置了假设情境:“假如萧伯纳是一个爱炫耀的人,认为自己高高在上,他还会以这种反应对待小姑娘吗?他可能会有怎样的表现?”在教师设置的“圈套”中,学生插上了想象的翅膀,进而更加鲜明地认识到萧伯纳的谦虚、自律,真正走进了人物内心的深处。
在这一案例中,教师设置了大作家萧伯纳不可一世的自大形象,让学生在这“错误”的“圈套”中揣测、想象大作家可能表现出来的具体言行,学生的反向思维被彻底释放,为深入地探寻人物的内在情愫奠定了基础。
语言文字的运用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我们除了依循文本特点,采用常规的方法为学生的语用训练搭建平台之外,也可以另辟蹊径,运用假设的思维,引领学生从别样的视角感悟认知,促进学生对文本写作方法的感知、内化和运用。
如《大江保卫战》一文主要描写了解放军官兵舍生忘死“保大堤”,奋不顾身“救群众”的事迹。这两个典型事例中,作者的写作构思迥异。在感受了第二、第四自然段中点面结合的表达策略后,教师引领学生聚焦“救群众”的事例,并进行前后对比,体悟作者详略得当的精心安排。随后,教师设置了假设情境:“假如在‘救群众’的事例中,作者也像‘保大堤’一样,选择一个‘点’展开描写,你觉得可以选择什么来写?”并组织学生进行现场练笔。然后,教师组织学生尝试:“如果将我们所写的这个‘点’的片段,完整地穿插在课文之中,你觉得是否妥当?”学生以整体性视角进行对比思考,意识到即便实践练笔的这个片段再精彩,将其穿插在课文中也是不妥的,因为描写“保大堤”时,作者已经运用了点面结合的方法,而在描写“救群众”时再重蹈覆辙,不但会形成重复之感,还会显得累赘,不符合通讯报道简洁性的要求。
在这一案例中,教师通过两次假设,先让学生在练笔实践中感知写作的方法和策略,再引领学生从整体考量,学会通盘把握文本,促进了学生表达思维的提升。
假设思维在阅读教学中的广泛运用,为学生的理解、体验和运用过程提供了多维视角,让学生的语文学习走向了深入,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