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与公众文化自觉意识的互动关系

2018-02-26 22:34
关键词:价值体系公众价值观

张 冉

(信阳师范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 信阳464000)

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既表现为经济、科技、军事等硬实力的竞争,又表现为文化软实力的较量。在文化软实力中,最为关键的就是核心价值体系,它直接反映着民族的凝聚力和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在这种情况下,我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是中华民族文化自觉的体现。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文化自觉,提升公众文化自觉意识,反过来,公众文化自觉意识的提升又可以助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二者核心同构、双向互动、相辅相成,共同统一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

一、文化自觉即价值观的自觉

1997年,著名学者费孝通先生提出了文化自觉的概念,他认为,在一定文化中生活的人,应该了解自己文化的来历、形成过程,认识到自身文化的特色,并且充分认识到文化是在不断地发展和进步的,既不能停滞不前,也不能搞文化回归,更不能抛弃自身文化,全盘他化。只有具备文化的自知之明,才能通过自主能力,推动文化的顺利转型[1]。文化自觉的主体是多元的,有个体,也有群体,广大人民群众是其中最重要的群体。公众文化自觉意识体现为公众对自身文化的一种责任感。公众在正确认识和把握自身文化的基础上,对自身文化的地位、作用和发展规律有初步的了解,然后形成坚定的信念,并将这种信念付诸行动,自觉地参与文化建设。我国公众文化自觉意识既体现在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上和对外来文化的鉴别上,同时也体现在能够正确地认识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的融合,主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进步、发展。

价值和文化须臾不离,互为表里,价值是文化的灵魂和精髓,文化是价值的历史和现实的存在方式。文化的最高层次的表现是价值观,而特定的价值观也是特定文化的核心所在,这种基于文化而形成的价值观包含了某一时期一定群体的共同理想和信念。价值观是建立在价值基础之上的,价值观通常都要通过文化才能有效地影响一切社会组织和个人的思想和行为。一个社会保持或更新、抑制或倡导某种价值观,文化在其中总是全方位地发挥着制约、引导、催化作用。因此,文化自觉从本质上说,是价值观的自觉,关注价值观建设必然要关注文化自觉。文化自觉的标志是核心价值观的形成。“核心价值观反映一个民族精神文化生活的理想与追求。核心价值观的阐述与建设,是文化自觉的体现”[2]。任何一个民族,不论是古老文明国家还是现代国家,它对其民族核心价值观念的阐释,都充分彰显了这个民族的文化传统、社会秩序、社会理想,它对精神文化生活的理想和追求全部凝聚在核心价值观上。对核心价值观进行全面的阐述,并在实践中一一落实,就充分体现出这个民族的文化自觉。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公众文化自觉意识的提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能够引领社会文化思潮、凝聚民心,提升和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有助于公众在多元化的社会思潮中,保持基本道德底线,坚守社会主义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完善了公众文化自觉的内容,为公众文化自觉意识的提升指明了方向。在当代中国,“实现文化自觉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只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才能真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的文化自觉”[3]。

(一)马克思主义为公众文化自觉意识的提升提供了理论指导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指出:“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4]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方针,是国之根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5]。马克思主义充分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人类认识和改变世界的重要武器。在社会关系错综复杂、思想多元化的社会背景下,我们更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始终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指路明灯”,只有这样才能全面了解我国国情,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全体中国人民应恪守这一重要指导思想,并以其为价值准则,为建设社会主义保驾护航。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的基础地位以及指导意义。

受全球化、现代化以及社会变革的影响,当今中国社会呈现出各种思想文化“百花齐放”,相互交织、激荡的状态。在此背景下,人们传统的生活方式、伦理道德、价值取向都受到极大的冲击和挑战,也影响着人们坚守、创新本民族传统文化的意识,不少人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出现生存焦虑、价值迷失、信仰缺失等现象,这些都是文化不自觉的表现。提升公众文化自觉意识,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我们坚守信念,坚定不移地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牢牢把握话语权、主动权、指导权。如若不然,则极易使公众陷入错误的思想之中而无法自拔,迷失文化方向,逐渐丧失文化自觉意识,更无法确立起文化自信意识,继而影响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步伐,威胁、消解中国传统文化。而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才能使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才能实现从文化自觉到文化自信再到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公众文化自觉意识提升的驱动力量

每一个人都有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这就是个人理想。国家、民族也会有共同的价值目标和共同的追求,即共同理想。共同理想是群体发展的驱动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共同理想。共同理想紧密联系个人幸福、民族振兴以及国家发展,是提升公众文化自觉意识的重要驱动力量。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国家共同的理想,它是驱动国家发展的核心动力,充分体现了社会发展的要求和广大人民的殷切希望。推进社会主义发展,离不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这一驱动力,它给广大人民提供了精神支持。提升公众的文化自觉意识就是要提升公众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意识。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人民安居乐业、幸福生活,国家富强的根本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旗帜,将个人理想融入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之中,将个人追求与民族、祖国的发展需要紧密联系起来。作为一名合格的中国公民,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义务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共同理想而努力,积极宣传理论,深刻认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性。我们要坚定立场,以坚定的信念防止敌对势力的“洗脑”,从源头上避免不良思想侵蚀社会主义,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添砖加瓦。

(三)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公众文化自觉意识提升的时代内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核心内容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是公众文化自觉意识提升的时代内容。

爱国主义是各民族团结一心、共同发展的精神支柱。在多元文化的社会背景下,若不重视爱国教育,那么极易使民众尤其是年轻一代滋生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极端利己主义等不良思想。所以,我们应该重视爱国主义教育,激发民众的爱国主义情怀,全面提升民众对传统优秀文化的自觉保护和传承意识,这是我国建设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时代的发展赋予了爱国主义思想全新的内涵,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在当代的表现就是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改革创新充分体现了一个民族与时俱进、积极进取的精神。中华民族是一个充满活力的民族,在新时代,我们更应坚持改革创新,保持锐意进取的精神,推进时代发展。契合改革创新这一核心思想,要求广大民众不断提升、扩展自我的文化自觉意识,不断学习、思考、领会时代精神,充分意识到改革创新的重要性,并以此为依据,结合自身实际,不断提升自身的思想文化素质,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在培育和提升公众的文化自觉意识中,应有机结合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充分发挥两者的互补作用,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具体而言,要践行时代精神,就有必要研究传统的民族精神,从中汲取符合自身发展的理论,因为时代精神在传承民族精神的同时,受到民族精神的“滋养”,形成全新的活力。提升公众的文化自觉意识,就是要通过理念创新、内容创新、实践创新等培养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有和谐文化自觉、有中华文化自觉的人,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

(四)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公众文化自觉意识提升的道德标准

当代中国的基本道德规范就是社会主义荣辱观,它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个人层面的基本导向,是民众自觉形成良好的文化意识的基石。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核心内容即“八荣八耻”。“八荣八耻”的重要论述,划分了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为在全社会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树立了一个鲜明的标尺,是广大人民群众应该遵守的基本价值取向和道德底线。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生动体现,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生动体现,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基本要求的生动体现。我们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同进一步提升公众的文化自觉意识紧密结合起来,使广大人民群众在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中体现出积极的自觉性。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中,要针对公众的文化需要,把学习社会主义荣辱观同了解传统文化、学习西方文化紧密结合起来,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把倡导“八荣”、反对“八耻”转化为保持自己的文化先进性的自觉行动。

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并非偶然,它继承和发扬了我国优秀的文化传统是全面提升公众文化自觉意识的重要依据。“文化自觉的重要任务就是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塑造崭新的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中华民族品格和道德情感,进而提升社会主义道德水平。文化自觉,就是要查找出个体乃至群体在道德上的欠缺,发扬传统道德中好的部分,去除传统道德中已不适应时代发展进步的不好的部分,同时吸收其他道德体系中的先进成果,构建当今道德体系,从而从根本上实现文化自觉”[6]。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不断深入和发展,人们的价值判断日益呈现多元化趋势。对各种文化不加鉴别地盲目吸收,使得有一些人很容易迷失了自己的“精神家园”。“正是这种焦躁、急功近利的心态使得一些人缺少对自身的反思,也随之丧失了价值的尺度和道德的准绳,使整个社会的主导价值观念面临严峻的挑战。荣辱观的缺乏正反映了当今时代文化之忧”[6],也是公众文化不自觉的表现。社会主义荣辱观从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社会发展要求出发,“把道德规范与人的综合素质紧密结合起来,把思想道德品质与社会道德评价紧密结合起来”[7],反映了时代的价值追求和发展方向,只有以此作为标准来规范自己的道德行为,才能够推动人自身的全面发展与社会整体的文明和进步。

三、公众文化自觉意识的提升助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一定历史时期的公众文化自觉意识水平反映着这一历史时期社会意识形态的现状,反过来,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意识形态状况,也充分说明了这一历史时期公众文化自觉意识的水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与全面提升公众文化自觉意识相互作用、互为条件。

(一)公众文化自觉意识的提升自觉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为社会意识形态建设的系统工程,成败取决于很多方面,而其中最为关键的就在于公众的文化自觉意识水平的高低。因而必须提升公众的文化自觉意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从而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只有公众自身的文化意识提升了,才能主动参与构建充满活力、安定有序、讲效率也兼顾公平、正义、法治的现代社会。公众的文明程度反映了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文明程度,决定“人的现代化”的实现程度。公众文化意识的提升显然会有效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与和谐社会的构建。公众文化自觉意识的提升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有着高度的内在统一性。如果公众的文化自觉意识得到全面的提升,公众的思想上层建筑可谓基础扎实,那么公民个人就能很好地遵循“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准则,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会落到实处。

文化自觉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前提。价值是文化的本质和核心,价值通过文化影响社会组织和个人,一个社会要提倡或遏制一种价值观,只有通过文化才能发挥渗透和催化作用。文化自觉本质上就是价值观自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传播必须有社会主体的文化自觉。公众文化自觉意识的提升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提供动力和支撑。公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程度越高,其自觉地把内化出的整体素质表现出来的欲望也就越高,也越能够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出更大更好的作用,所以,公众文化自觉意识的提升能够更好地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

(二)公众文化自觉意识的水平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成效

文化自觉归根结底就是人的自觉。人主动、自觉地去了解自身的文化、熟悉自身文化历史,在传承中反思,在反思中超越,积极提升自身文化素养,最终达到自我的自由全面发展。文化自觉强调的是在认知、内化和创新文化过程中的主体意识和文化心态,而这种主体意识和文化心态在文化选择和构建过程中不仅可以使人清醒地认识到自身在文化发展历程中的职责和使命,也可以在文化层面和道德层面完善个人的品格。因此,从这一方面来说提升公众文化自觉意识根本在于重视个人的文化修养和自我的可持续发展。文化自觉在于理性的自觉,价值的自觉在于人类在实践中敢于克服自我的消极性、盲目性,重获新生并发展。文化自觉应基于现有文化发展规律,凸显人的创造性、积极性和主动性,促使人自我发展、自主更新,凸显全面、自由发展的人学主题。

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和构建充分体现了一个国家的文化自觉。一个国家构建文化体系的关键在于形成核心价值体系,换而言之,只有形成区别于其他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系,才有可能形成有生命力的文化。基于文化自觉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其根本指向是人类心性和人类生活的意义世界,真正体现人的现代化追求,呼唤人在先进文化、和谐文化的感染中积极塑造独立自主、自觉自由的文化人格,促进人从一种自发的发展走向自觉的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出的根本目的是重建当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在物化生存的当今社会中解决精神懈怠的问题,解决理想、信念、斗志与凝聚力的问题,重建民族自信、文化自信与价值观自信,追求主体精神的完满和品格的升华。

人的解放和发展是衡量社会进步的重要尺度。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可以在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克服金钱至上、物欲横流及私欲膨胀现象,引导人们增强自己的道德修养和理性素养,在物质和精神两大领域里成长,获得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一切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的价值观。这是提升公众文化自觉意识的内在要求,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必然选择,所以,公众文化自觉意识的水平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成效。

(三)公众文化自觉意识提升的过程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完善过程

公众文化自觉意识的水平直接影响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现。如果公众文化自觉意识的水平高,就能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反之,如果公众文化自觉意识不高,将对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建构产生负面影响。提升各个阶层、各个群体的文化自觉意识,有助于凝聚民心,形成社会共识,充分发挥文化的凝聚力,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基础。

在价值多元、文化冲突的当今时代,当代中国文化自觉面临的现代性难题之一就是公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问题。现阶段,“我国公民的价值观就整体而言是积极健康向上的。自觉坚持党的领导,拥护国家的方针政策,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正日益成为亿万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也存在着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客观上制约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影响了广大人民群众对主流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自觉践行”[8]。认同是文化自觉的现代性难题,也是文化发展的中心问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自我觉醒和自我创建是当代中国人文化自觉的表征。“自觉、自愿、自主”的价值主体是核心价值体系构建的前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价值主体自觉、自愿、自主构建的必然结果,也正是依托价值主体的自觉、自愿、自主的认同,如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够使公众入耳、入脑、入心并践行。公众文化自觉意识不断提升的过程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不断完善的过程。提升公众文化自觉意识,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中国共产党执政面临的重大问题,彰显着我党全面提升全社会、全民族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决心。

总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和建设是中华民族文化自觉的最新成果,而公众文化自觉意识的提升助推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两者是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双向互进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引领着公众的文化自觉意识。通过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众的文化自觉意识得到极大的提升。公众文化自觉意识的提升反过来也推动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我们应加大对公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公众的文化自觉意识,只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与公众文化自觉意识的提升结合起来,才能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

猜你喜欢
价值体系公众价值观
我的价值观
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价值体系研究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公众号3月热榜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公众号9月热榜
公众号8月热榜
公众号5月热榜
《青花瓷艺术品价值体系建构》摘要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