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桂 芹
(威海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第一小学,山东 威海 264200)
课堂教学作为教育活动的主战场,是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然而,在现在的课堂教学中,并非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教师同等的关注和重视。虽然这部分学生也参与了课堂活动,但是在课堂上很少能听到他们的声音,他们只是以“旁观者”的身份游离在课堂教学中,这就是课堂教学中的“边缘人”。
在课堂教学中,总有一少部分被边缘化的学生,他们在参与课堂学习时偏离了正确的教学价值观,易被教师和同学遗忘或排斥,或者因为自身的原因拒绝参与教学活动。
边缘性。“边缘人”最主要的特点就是边缘性,具体包括四个方面。其一,交往障碍。或许因为失败的经历,或许因为内心的过度自卑,“边缘人”缺乏严重的自信心和安全感,在与教师和同学交流时会过度紧张或不安,害怕与他们交流。其二,多疑敏感。从一定程度上说,“边缘人”生性多疑、心胸狭窄,在与他人交往时爱钻牛角尖。其三,孤僻冷静。“边缘人”在课堂教学中往往呈现出过于冷静的状态,经常自己“藏”在小角落里,逃避集体活动,这也是不爱与他人交流的一种表现。其四,焦虑不安。这部分学生在内心非常渴望摆脱自己“边缘人”的身份,希望自己能够积极融入课堂学习中,但是,他们又因逃避、恐惧等因素难逃“边缘人”的身份,最终造成这部分学生焦虑不安。
弱势性。从一定程度上讲,“边缘人”的弱势性表现出的是丧失课堂话语权。话语权是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发表自己观点的前提和条件。课堂教学中,教师已经习惯将话语权留给处于课堂教学中心的学生,处于边缘的学生总是想逃离课堂教学的中心,慢慢地,他们就丧失了自己的话语权。
相对性。在课堂教学中,对于“边缘人”来说并非是一成不变的,是具有动态性的。首先,“边缘人”是针对某方面而言的。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的特长与优势,或许在某方面这位学生是“边缘人”,但在他擅长的方面,他会展现出自己的优势,成为课堂教学的“中心人”。其次,一位学生现在是“边缘人”,并不意味着他永远都是“边缘人”,“边缘人”是可以通过努力转化身份的。
形式性“边缘人”和实质性“边缘人”。形式性“边缘人”,这部分的学生,他们在课堂中会表现出明显的边缘化倾向,比如交头接耳、目光游离等,在课堂教学中是易被教师发现的。实质性“边缘人”,这部分学生的伪装性很强,在课堂上认真听讲、遵守课堂纪律,甚至能主动参与小组的讨论活动,他们总是营造出一种自己在努力学习的状态,其实他们只是假装“在场”,并不是真正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1]。
自决“边缘人”和他决“边缘人”。在课堂教学中,自决“边缘人”是指自愿成为“边缘人”的学生。这部分学生由于性格内向、思维反应慢或对自我认知不到位等渐渐偏离课堂教学的中心。然而,成为他决“边缘人”的学生是因外力因素造成的。他们在内心深处渴望参与课堂活动,但由于某些因素的影响造成这部分学生被教师、同学忽视。这部分学生可能在自己的努力下摆脱了“边缘人”的身份,也可能无力摆脱这种现状,只能默默接受,最终成为自决“边缘人”。
积极“边缘人”和消极“边缘人”。成为积极“边缘人”的学生,他们不屑于参与课堂活动,更不屑于通过自己的表现博得教师的欣赏,他们只注重自我学习、独立思考。消极“边缘人”在课堂教学中是比较常见的,由于各种原因,这部分学生总是以消极的心态来面对课堂的学习活动。
一方面,不利于教师教学情况的反馈。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他们展示学习成果、提出疑惑和问题的反馈过程,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调整教学内容。但是,处于“边缘人”的学生懒于或不屑于参与课堂活动,以致教师不能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不利于教师了解教学效果。另一方面,良好的教学成效需要全体学生的共同努力。“边缘人”作为班集体的一部分,他们在课堂教学中不积极参与,游离在课堂活动的边缘,致使教学任务变为部分学生的学习任务和目标,从而“稀释”了教学成效。因此,课堂教学中“边缘人”的存在,既影响了学生个体的学习效果,也影响了整个班集体学生的学习效果,最终降低了教学成效。
学生的学习体验有“积极体验”“消极体验”之分,身为“边缘人”的学生,由于在课堂教学中被遗忘、被排斥,其个人在课堂上的存在感、成就感很低,其学习体验就是消极的。这种“消极体验”极大地阻碍了处于课堂边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缺失学习的“积极体验”,使这部分学生的心理与社会性发展受到抑制。
首先,处于边缘的学生其心理发展受到贬抑。“边缘人”在课堂学习中,由于被教师和周围的同学忽略,其受关注度不高。长此以往,这部分学生会更加自卑,进而对学习自暴自弃,影响他们心理的健康发展。其次,也会制约这部分学生社会性的发展。杜威说过,“为参与社会生活作准备的唯一途径就是直接参与社会生活”[2]。班级是培养学生责任心、锻炼学生合作和交往技能的重要场所。作为“边缘人”的学生,游离在课堂教学的外端,切断了这部分学生与教师、其他同学的交流途径。在这种游离的状态下,“边缘人”无法融入班集体这一大环境中,从而在课堂教学中变得“不合群”“跟不上节奏”,制约其社会性的发展。
班集体是实现学生成长和满足学生归属需要的重要场所,而课堂教学是帮助学生实现归属感的一种途径。对于班级里的“优等生”“尖子生”,他们是班级里教师和学生的“宠儿”,这部分学生的班级归属感可以轻易获得;然而,作为“边缘人”的学生,他们在班级里找不到自己的定位,缺失属于自己的归属感,慢慢地,他们会放弃对归属感的寻找。“边缘人”就是这样对自己归属感寻而不得的一个群体,这部分学生未能得到教师及同学的正视与认可,他们在班级中难以寻求幸福感。然而,班级作为学生学习和成长的乐园,在这一乐园中,如果学生缺失了幸福感,那么学生的凝聚力也就缺失了。很显然,处于课堂教学边缘处的学生对班集体的建设与管理是无益的。
课堂教学公平是指每位学生都积极参与课堂学习的过程,课堂教学中“边缘人”现象的存在违背了课堂教学的公平性。
一方面,“边缘人”丧失课堂话语权利。作为“边缘人”的学生处在课堂教学的边缘,处在自己的一片小天地中,不愿与他人沟通、交流,不屑参与课堂活动。这样的学生在课堂上几乎不主动回答问题,不参与课程讨论;有些同学想发言,但怯于被教师、同学嘲笑。久而久之,教师会忽略对这部分学生的积极引导,学生也就缺失了主动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最终彻底丧失了自己在课堂上的话语权。
另一方面,“边缘人”自我价值无法实现。课堂上沉默寡言、表现平平的“边缘人”,在教师和同学眼中是无足轻重的,他们是班级中的利益受损者,遭受着不公平的待遇。班级中的优等生是教师的“宠儿”,受到教师与同学的重视与称赞,调皮捣蛋的学生自然也会受到教师的关注。但是,作为“边缘人”,他们在课堂的小角落中沉默着,身上的“闪光点”无法被别人发现,自我价值最终也无法实现。
课堂教学中的“边缘人”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特殊群体。实现“边缘人”的转化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寻求突破口。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巧妙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养成“低指导程度”的教学风格,促使全体学生都处于课堂教学的中心。
其一,教师转变教学观念,由“主宰者”变为“引导者”。教师“主宰者”的身份抑制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利于学生开拓思维、积极探索。因此,教师应当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反省自己的教学行为,学会放下身姿与学生交流、为学生指导,促使自己成为学生学习路上的引导者。其二,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对“边缘人”缺乏足够的关注,这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风格缺乏自识与反思,最终导致教学走向封闭化。因此,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定期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打破传统教学的壁垒,形成“低指导程度”的教学风格。
其一,进行分层教学。教师进行分层教学是尊重学生差异、主体地位的重要体现。每一位学生都是不一样的个体,都有自己的“闪光点”,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差异,发挥学生的长处,增加学生的自信心,在一定程度上扭转学生边缘化的境地,转变他们消极、被动的心理,进而提高他们主动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教师应关注班级里的每一位学生,给“边缘人”更多关注,实行“分层教学”,做到“因材施教”,以发展、全面的眼光看待学生[3]。其二,进行赏识评价。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评价影响着学生对学习的态度,影响着“边缘人”的形成与发展。教师在教学评价时,应善用积极性评价语言对边缘学生进行鼓励,使这部分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心与激励,从而增加学生学习与交流的自信心,使“边缘人”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营造积极民主的课堂氛围。
一方面,创新座位编排方式。教师安排座位大多遵循“秧田式”的原则,教师的主要关注点往往在前排、中间的学生,班级中长期被教师忽略的学生会慢慢转化为“边缘人”。要想改变这种现状,教师应当改变这种“秧田式”的编排座位的原则,应根据不同学生的性格特点、学习情况经常进行座位的调换,尽可能保证班级里的每位学生都能够感受到教师的关注,体验到同学间合作学习的乐趣。除此之外,教师也可根据学科教学性质和特点,将座位编排成椭圆形,这样可以拉近教师与学生间的距离感,便于学生间的交流。
另一方面,课堂互动机会均等。实现教学资源公平利用的重要方面是实现课堂互动机会均等。教师在提出问题时,要特别关注到班级里处于课堂边缘的学生,设计分层问题,鼓励“边缘人”参与问题的探讨、交流,为这部分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舞台。例如,在提问环节,教师适当放慢“脚步”,为“边缘人”提供充足的思考时间,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鼓励他们的点滴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