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扬州育才实验学校(225000)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内容中指出:“‘综合与实践’是以一类问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学习活动。”数学教学也强调从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处于主体地位,主动去探索,从而获得最直接的体验。“综合与实践”课程将数学知识和实践活动有机结合,对接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改善了“单腿走路”的传统教学方法,有助于学生突破数学学习中的瓶颈。“综合与实践”集生活性、活动性、综合性和应用性于一体,学生在课上可以充分动起来、玩起来,在活动过程中“玩”出数学知识。
“综合与实践”课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玩”,而“玩”的初始阶段离不开恰当的情境导入。教师要想方设法在“综合与实践”课堂中“兴风作浪”,切不可让课堂平淡度过。迎合学生喜好的情境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之逐步将无意注意转变为有意注意,不断产生思维的碰撞。例如,教学“丰收的果园”时,教师通过学生喜欢的卡通人物小猪佩奇进行情境导入。
[片段一]
师: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丰收的果园。(板书:丰收的果园)
师:小猪佩奇也来到了果园,她想摘一些苹果。(PPT播放小猪佩奇的语音:我想摘又大又红的苹果,同学们可以帮帮我吗?学生答“可以”)
小猪佩奇:但是只有小仙女那里才有又大又红的苹果。
小仙女:想要摘到又大又红的苹果可没那么容易哦!
在小猪佩奇的“带领”下,学生开启了一次又一次的趣味实践之旅。这样的情境导入,表面上看是在玩游戏,实则是将一个又一个的数学知识融入了游戏当中,吸引学生全身心地参与其中,逐渐玩出数学的真谛。
情境导入也可以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切入,或从学生已有的旧知入手。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指尖上。”
再如,鉴于苏教版教材二年级上册“有趣的七巧板”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常见的平面图形之后学习的,教师先让学生用七巧板拼一拼已经学过的图形,然后在学生拼的过程中适时地追问和小结,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拼七巧板的窍门,充分体悟了七巧板的“巧”。
数学“综合与实践”课不能仅仅停留在情境导入,也不能仅仅是动起来,毕竟数学是思维的体操,“综合与实践”课的任务与目标应是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要善于将学生从动手操作引向对数学知识的提炼,如果仅仅将“玩”停留在操作的层面,那么综合实践课对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就毫无作用,显得华而不实。例如,教学“有趣的七巧板”时,教师设计了两个提升思维的环节。
[片段二]
1.拼单个图案
(课件出示:猫(难度系数:★)、乌龟(难度系数:★★)、鱼(难度系数:★★★))
师:选择自己喜欢的图案,动手拼一拼。(限时3分钟)
师:你为什么选择这一块跟它拼呢?你为什么把这一块的这条边跟另一块的一条边拼在一起呢?
2.拼有联系的图案
师:其实七巧板不光巧,它的历史还很悠久呢!请看大屏幕。
师:这是用七巧板拼出的古诗《枫桥夜泊》,这是用七巧板拼出的寓言故事《揠苗助长》。请大家根据这两个例子,利用七巧板尝试拼一拼自己喜欢的古诗或寓言故事的人、物或场景。要求:
(1)组内成员先商量好拼哪首古诗或哪个故事;
(2)动手拼一拼;
(3)限时3分钟,拼出故事场景的小组可加分。
在这里,动手拼图案就是在玩,整个过程轻松且愉快。在拼单个图案时,教师照顾到了不同层次的学生,让全班学生都能动起来。学困生可选拼结构简单的猫,中等生可尝试拼一拼只有外轮廓的乌龟,优等生则可挑战拼鱼。但是,如果教师仅仅停留在前面的“你为什么选择这一块跟它拼呢?”“你为什么把这一块的这条边跟另一块的一条边拼在一起呢?”等问题层面,那么这节“综合与实践”课给学生能带走的东西就太少了。而通过后面一个环节的教学,教师就将学生的思维引向了更深处。在用七巧板拼古诗或故事中的人、物或场景的过程中,学生再次感受到了七巧板的神奇,对七巧板的认识提高了一个层次。在玩乐过后,教师还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讨论,使学生认识到他人的拼法比自己的拼法巧妙在哪,通过对比,进一步领会拼七巧板的窍门。在这样既有层次又有深度的操作活动中,学生的思维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在玩的过程中被激活,在思考的过程中沉淀,促进学生获得可持续发展。
再如,教学苏教版教材六年级上册“表面涂色的正方体”时,笔者打破平时教学中异质分组的做法,采取了同质分组,将学习水平、理解能力、探究水平相近的学生分为一组,让水平相当的学生一起“玩”。笔者为不同的小组制定了不同的探究单,让不同层次的学生“玩”的深度也有所不同。完成操作后,每个小组都进行了交流讨论。由于水平相当,个别学生提出的见解或者结论很容易引起本组成员的共鸣,从而促进相互学习。强、中、弱的分组,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了不同的发展,真正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所收获、有所发展。
数学“综合与实践”课的教学重在实践体验,重在思维的提升,更重在知识的应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数学学科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比教师的间接经验教学以及学生在作业上和试卷上纸上谈兵地解决问题要实际和有效得多。“综合与实践”课中的问题往往是课本知识的延伸,其侧重点在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综合与实践”课在此时充当的就是沟通数学知识与生活的桥梁。
[片段三]
师:你们了解跑道吗?对于跑道你知道哪些知识?
生:跑道有的部分是直的,有的部分是弯的。
师:在有些跑步比赛中,不同跑道上的运动员的起跑位置都不相同,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学生一脸茫然)
师:如果你参加跑步比赛,你想站在哪条跑道上?为什么?
这是人教版教材六年级上册“确定起跑线”的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圆的概念、周长等知识的基础上教学的,是对圆的认识的延伸。大部分学生都知道有的跑步比赛中不同跑道的起跑位置不一样,但并不清楚其中的原因,甚至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自然就更不知道如何确定起跑线的位置了。因此,在新课伊始,教师提出了问题,以引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不同跑道上的运动员的起跑位置都不相同,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学生开始思考这个熟悉又陌生的问题,思维逐渐走向更深处。学生带着强烈的求知欲望进行思考,兴趣浓厚,学习效果自然更好。由于学生现场测量跑道的相关数据有难度,所以教师给出了跑道的相关数据(每条跑道均宽1.25米,最内侧的弯道的直径为72.6米,每段直道均长85.96米),让学生分组计算并填表。不论是研究“如何确定起跑线”,还是进行其他的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一定要有实践活动研究单。研究单不仅是数据的记录,更是学生思维呈现的形式,同时也是学生与小组其他成员沟通交流的凭据。在完成数据的填写后,学生在交流活动中对比自己和他人的数据,从而实现自我发现、自我纠正,而这正是一个人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的积极蜕变。学生在交流中发现每条跑道的长度等于两段半圆形跑道合成的圆的周长加上两段直道的长度。接下来的研究就顺畅多了,学生进一步发现每两条相邻跑道的长度差基本是一样的,都是2.5π……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在探究跑道问题的过程中,学生感受到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运用数学的意识逐渐增强。数学学习应回归生活,让学生在玩中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如,在掌握了如何确定起跑线后,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思考:“100米赛跑、200米赛跑、800米赛跑、1000米赛跑和1500米赛跑的起跑线分别应如何设置呢?”这时,数学在学生眼中便不再仅仅是一门做题目的学科,而变成了一门看得见、摸得着的学科。
数学活动经验是学生一生的财富,需要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积累。让学生在“综合与实践”课中玩起来,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必能让学生学得更为认真与深入,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自身的学习水平。此外,“综合与实践”课中的实际问题,不仅能加强知识与生活实际间的联系,而且能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挖掘学生的非智力潜能,促进学生真正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质的飞越。
综上所述,教学“综合与实践”课程时,教师不妨组织学生玩起来,让学生在玩中研究实际问题,在玩中将习得的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这样更有助于实现“综合与实践”课程的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