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素香
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初级中学,建校伊始就在王敏勤教授的和谐教育思想指导下,探讨和谐的管理、和谐的教学,构建现代化的学校管理制度,以“仁爱尽责,追求完美”为校训,努力建设国内著名、世界知名的现代化中学。
在当前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如何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形成良好的立德树人环境?如何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要解决这些问题,构建现代学校和谐教育管理制度就成为重要抓手。现代学校和谐教育管理制度就是以和谐教育理论为基础、建立起自主管理、自我发展的机制,提高管理效率,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的民主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和谐教育的理论是按照系统论的观点来构建的,教育过程本身就是一个系统。所谓系统,是由若干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要素为达到一定目的而组成的有机整体。学校管理这个系统,从静态分析,它是由干部、教师、学生、家长等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从动态分析,教育过程诸要素之间总是处于相互配合、不断变化的过程之中。教育的结构是静态的,教育的功能是通过动态的变化来实现的。而我们构建的学校管理制度,就是要力求实现这种动态的和谐,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谐也是一种完美,所以我们根据和谐教育的思想,结合学校的具体情况,提出了“完美教育”的办学理念,具体落实和谐教育的思想。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让现代教育理念成为现代学校制度的灵魂。发动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经过反复研讨论证及三年的实践检验,深度研究和谐教育的先进理念和系统理论,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完善了以“完美教育理念”为核心的学校特色文化发展战略,形成以“追求完美”为价值取向的现代教育观、师生观、课程观、教学观和质量观。使全体教职工高度认同没有完美的个人但有追求完美的教育过程,建设现代学校制度的最终目的是“培育阳光生命,奠基智慧人生”,只有将“教育即服务、质量即生命 、特色即品牌”的办学理念,“仁爱尽责、追求完美”的学校精神等彰显学校特色文化的元素融汇到制度中,才能保证办学理念的有效落实。
让法制和民主成为现代学校制度的源头活水。建设现代学校制度就是依法治国在学校教育领域的具体要求,我们把《教育法》 《联合国儿童公约》 《未成年人保护法》 《教育部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实施纲要》 《青岛市进一步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意见》等45部有关教育教学的法律及教育部门行业规章挂在校园网上,组织全员集中学习和专题研讨。学习教育法律法规、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基本理论和先进学校的实践经验,教干教师不仅明确了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是维护学校、教师、学生各方合法权益,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保障,而且明确了制度不是想怎么制定就怎么制定,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必须有充分的法理依据。每项制度中的每一条、每一款都经过上上下下反复征求意见,有的还要先经过试行完善后才通过为正式制度,在制度讨论时让每一个人充分表达意见,通过后又善于服从和执行民主的决定。学习跟进,助推实践,逐渐增强的法治精神和民主意识成为有效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重要保障。
和谐的学校管理,能够最大限度激发教师与学生的探究主动性。在学校管理中,它也指引着我们去创新,激发师生自主管理的活力,提升现代学校制度的品质。
创新特色章程,办学自主权一切始于章程。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办学自主权越来越大,如何构建和谐的学校管理系统,如何使办学自主权发挥出最优办学效益,关键在于学校章程中如何明确规定。完善修订后的《青岛开发区实验初级中学章程》,用九章106条详细阐明了学校办学理念、育人目标、管理体制、考核评价等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和发展问题的基本关系和要求。民主、法制、公平、科学、责任成为我校章程的主旋律,使章程成为特色办学理念的凝练,治理特色的优化。
创新管理组织,八方问计于学校教育董事会。依据中央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文件和学校实际,成立了学校教育董事会。董事会共有15人,由学校举办方(教体局)、社区、社会贤达及企业家、教育专家、家长、教师、管理干部和校长共八个方面的代表参与组成。学校章程规定,学校教育董事会不仅协调学校、家庭、社区之间的关系,而且对学校“三重一大”(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度资金的使用)有决策、指导、评议和监督权,形成了八方问计,共谋发展的学校决策新机制。2014年8月,董事会一届二次会议按照其议事规则审议通过了学校《章程修正案》 《文化发展战略》 《第二个三年发展规划》 《科技长廊建设方案》等,履行了对学校发展和建设的重大问题把关定向的职责。决策型学校教育董事会的成立,学校发展可向董事会借“智”(对学校“三重一大”重要事项决策监督)、借“势”(利用各方优势帮助学校协调沟通社会各方关系)、借“力”(力所能及地为学校师生发展提供场所、平台、资金等帮助),为学校走向科学、优质发展奠定了基础。
创新管理体制,构建“一主两翼”的学校法人治理结构。即以校长负责制为主体,“教职工代表大会”和“学校教育董事会”为两翼的现代学校治理结构。董事会成为决策协调机构,对教育教学管理等重大事务进行决策协调,学校实现按《章程》自主办学;在教代会对教育教学常规工作全面监督的同时,还成立监事会,监事由政府教育督导室、纪检部门、学校党支部、工会、教师委员会、家长委员会等组织的负责人组成,对重大决策决议的执行落实,对学校财务、对董事和学校干部履行职务行为进行监督,学校实现民主运行;以校长为代表的学校行政班子,成为学校管理的执行机构,负责学校日常运行的各项管理事务,学校实现依法管理。基本实现了决策、执行、监督三权相互制衡又相互配合的新型管理体制。同时,把治理权力再让渡,先后完善了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成立了教师委员会;完善了家长委员会制度,成立了班、级、校三级家长委员会;完善了学生会制度,成立了级、校两级学生会;为了保证决策、评价的科学性,成立了专家咨询委员会等等。从单一向度的行政管理,走向了多元治理主体共同治理、合作共赢。例如,2014年度教师的师德考核、职称评聘等完全由教师委员会独立完成。
创新管理模式,实行扁平化管理。我校曾很长一段时间不设副校长,校长直接与中层干部对接,中层主任对校长负责,中层也不设副主任。中层干部之间不形成上下级关系,而是互相支持的“合作共同体”。中层干部在其所属的管理项目中,都能代表校长实施管理,行使其学校所赋予的权力。将传统的处室一律改为发展服务中心,根据管理实际设有教师发展服务中心、学生发展服务中心、信息发展服务中心、社团发展服务中心、三个级部发展服务中心等9个发展服务中心。其职责如名称,一是促进发展,二是提供服务。把日常教育教学的管理、监控、指导和评价奖惩等权力分别下放给各发展服务中心。譬如,年级发展服务中心,作为中层干部的年级发展服务中心主任全面负责年级教育教学工作,拥有对本年级所有教师的考核权、评优推荐权等,直接对校长负责;同时,他们又与其他发展中心构成互助协作、指导监督、合作共赢的关系。年级发展服务中心定期召开班级教导会,研究班级管理中的问题,明确教师和学生的管理目标和要求。扁平化管理,形成了责、权、利明晰的全员责任管理体系,提高了管理效率。
创新“完美教育”制度体系,健全学校内部治理制度。根据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要求,在全面反思梳理原有制度存在的不足,全面征求校内外有关方面建议的基础上,利用暑假组织学校干部、教研组长、骨干教师等50人到成都西南交大,封闭15天,进行现代学校制度文本的修订以及各个学科课程整合。以学校章程为依据,以完美教育理念为准绳,以学校实际为起点,从依法办学、科学发展、岗位职责、自主管理、立德树人、教师发展、课程教学、民主监督、社区参与、社团活动十大方面建立起了学校治理制度体系。一级分类目录 10条,二级制度目录 137条,重点、常规工作的标准流程122条,近30万字。这些制度经教代会讨论审议,董事会决策通过,校长办公会于2014年8月发布实行。完善的制度体系,明确了岗位职责,明确了职责标准,明确了职责流程,确保了学校完美教育管理过程的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被老师们亲切地称为“完美教育法”。
和谐教育一方面强调学校内部系统各要素的协调平衡,也主张学校与外部环境的协调发展。如何推动整个教育生态的和谐发展,我们在多年的实践中找到了答案。
放开学校管理权,让人人成为自主管理的主体。
实行“值周校长责任制”,每周由一名中层干部担任值周校长,行使校长职责,包括以校长的身份参加上级部门的会议,而校长只在关键时候提醒不插手具体事务。每天安排一位中层干部作为值日组长,带领“今日我当家”的6位轮值老师直接参与学校管理。管理的基本方式是“走课”,方法是“一线工作法”,要求是“日清双轨制”,真可谓是“人人是校长,人人是主人”。自主管理落地生根,把学校当作自己的家,站在校长角度做自己应尽的责任。实行三年多来,干部和教师与校长换位思考,换位管理,不仅大大提升了学校干部教师自主发展的意识和综合能力,而且相互理解,和谐了干群关系。特级教师、优秀教师群体不断壮大,有的中层干部已被教体局选调到其他学校任校长。
放开学校工作组织实施权,解放了师生的创造力。
实行“项目负责制”,将学校日常工作按专题项目由“能人”牵头承包,鼓励干部师生根据自身专长自主申报,向校长直接负责,从项目计划、过程实施到总结评价,项目负责人可以像校长一样调动全校有关人、财、物等所有资源办好项目,极大地调动了师生主动参与、完美做事的积极性。
放开社会参与监督权,家长成为最可靠的同盟军。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先让家长参与教育、理解教育、支持教育。《实验初中家委会章程》规定,三级家委会成员必须经层层竞选产生,参与学校教育教学和学生管理的政策决策,评议学校和教师工作,等等。家委会由“从旁协助”走向“共同治理”。每天有3名家长驻校办公,进课堂、进食堂,负责入学、放学时校门口安全等,全程参与学生一天的学校生活。学校与家委会联合成立“家长教育研究工作室”,不断提高家长参与管理的能力和教育子女的水平。“做义工、自提升、传文明”是家长志愿者的口号。特色校本课程和社团活动的紧缺师资都来自家长。学校全天候向家长开放,每学期家长评议学校、评议班主任、评议教师的结果,学校都以较高的权重纳入综合考核。除家委会向学校每周综合反馈外,家长热线、家长QQ群、微信平台、校园网上的家长空间成为家长即时监督评价、反馈建议的畅通渠道。家长感慨道:“这是一所具有开放胸怀,善于自主管理并一心为学生的学校!我们把孩子交给它,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呢?”
放开课程开发权,引领学校办出特色。把课程制度“多学科整合、全方位育人、多样化发展”的要求,放给专家指导下的教师团队。一是国家课程的校本化。注重在“化”字上下大功夫,通过选择、改编、整合、补充、拓展等方式,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进行校本化、个性化再加工、再创造。语文读写整合、艺体模块整合……“一科一品”的校本课程使校园变得色彩斑斓。
2014年10月,山东省课程整合研讨现场会在我校成功举办。我们向全校师生发放问卷调查,讨论决定如何做我们自己的特色课程。目前,学校已经成功构建包含入校(毕业)课程、国旗下讲话课程、主题教育课程、团队课程、实践课程、社团课程、“节日”课程、阳光体育课程、科技课程、国际教育课程在内的十大类活动课程体系,每个课程体系都实行“项目负责、主题引领,模块推进”。模块课程自己选,我的社团我做主,个性化活动课程让每个孩子都有了出彩的机会,实现了“课上精彩,课下多彩”。
建设现代学校制度,优化了学校治理,提升了办学活力,真正使法治、民主、合作、高效成为学校内部治理的基本方式。学校先后荣获全国十佳创新学校、全国课改名校、山东省规范化学校等160余项荣誉称号。在“首届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首届中美智慧教育大会”等有影响力的会议上推广教育经验60余次,李素香校长先后5次受教育部邀请为全国教育厅局长进行信息化培训。共完成国家、省、市级研究课题10个,7项科研成果获奖,教师出版教育教学专著37部。2015年7月,《新闻联播》报道了学校教育信息化改革举措,在教育界反响热烈。《未来教育家》杂志专门为我们的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和课程整合出了一期专刊,山东省教育厅张志勇副厅长以“释放学校自主发展的内在活力”为题作了长篇点评。2015年1月,“现代学校制度建设专题研讨暨教育家成长实验基地授牌仪式”在我校举行。山东省教育厅张志勇副厅长给予极高评价,他说:“青岛开发区实验初中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堪称典范。”教育部杜占元副部长视察学校时,高度评价了实验初中的教育教学改革。
探索实践现代学校和谐教育管理制度的过程中,我们还在思考现行制度中对于学生、教师、干部的评价制度如何与信息技术融合,实现实时评价、阶段性评价、多种方式评价。接下来,建设完备的学生、教师、干部评价系统将是我们研究的重要课题。
在和谐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我们的学校管理和课堂教学都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今后,我们将继续完善和谐教育指导下的学校管理制度,使其与时俱进,更加完美。
(作者单位:青岛西海岸新区实验初级中学,山东青岛 266555)
(编辑:左秀娟 校对:高 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