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高云飞 刘翥 张德权
教育是当前社会舆论中的敏感词。尤其是中学教育,因涉及未成年人,一些偏激的言辞借助网络传播,往往一石激起千层浪,给中学教育带来很多干扰。
近期,此类批评声集中表现为:
其一,一些并非从事中学教育的人士,仅仅凭借着个人经验,就可以对中学教育指手画脚。如网上天花乱坠的“教育文章”,仅孩子的规范养成问题,就一直存在着“虎妈话题”的是非争论,至今未果;对应试教育的批评,更成为攻击中学教育的核心武器……事实上,大量的论述建立在华而不实的概念上,如“应试教育”——公众意识中的“应试教育”是一个“趋利避害的概念”,孩子学业成绩好,就是“优质教育”,反之就是“应试教育”,这严重模糊了“应试”与“勤奋”的内涵。
其二,中学教育从业人员的专业信心日渐不足。不断更迭的教育理论与方法,从赏识教育到合作学习,再到后现代教育的去中心化,传统的讲授被说成了“陈旧的、过时的”,新的教学法又忽来忽去,应接不暇。
有的学生家长是博士生导师,往往看不惯中学教育“给出封闭性的答案”,认为这会扼杀孩子的创造性。殊不知,创造性会带来认知负担,中学生难以承受那么开放的信息量,就像给呀呀学语的孩子同时呈现“妈妈”“母亲”“娘”“mother”“mum”,或许创造性没有培养出来,却出现了思路的混乱——这是典型的以自身大学教育的经验对中学教育的想当然。
因此,依学科知识对中学教育的批评,在“评判的标尺”上是错误的,评判中学教育,一定要用“中学教育学的尺度”。毋庸讳言,公众对此所知甚少。
更有甚者,认为“自己也上过中学”,便以自身的经验为参照,对中学教育大肆批评。这方面的论点如:中学所学无实际的生活功用、中学教育太过古板,等等。借助网络,此类言论受到关注,且易于引起共鸣,“无用又古板”成为很多网民对中学教育的第一印象。甚至,“若不是为了升学,中学教育毫无作用”,成了“公开的秘密”。
弗洛伊德在论述精神分析的专业性时指出,不能因为人都是从婴儿长大,便认为每一个人都可以凭借自身成长的经验成为合格的保姆,后者是极其专业的工作。网络上大量的“教育文章”,凭一己之经验,或思辨,或猜测,无适用条件,无注意事项,看似有理,实为伪劣产品。
由此,重申中学教育的专业性已势在必行。
首先,中学教育存在“特异方”系统。“特异方”是中医的概念,特征是什么情况下,什么药方,什么效果,缺一不可。
从逻辑学的角度看,“特异方”是“特称命题”,而非“全称命题”。也就是说,在科学的世界,只有一个命题在全称的角度被证伪,才是有效命题,因为该命题获得了成立的条件、范围与功用。
如:学生填写答题卡错误,心情紧张所致,不可批评,加上失误分数,鼓励之;学生填写答题卡错误,看错方向所致,不可批评,询问最近答题卡题号设置方向,理解之,鼓励之;学生填写答题卡错误,多次为之,不可作“态度不认真”论,关注学生人际关系变化,理解之,解答之;学生填写答题卡错误,故意为之,实为态度,但不可轻易点明,致使行为性格化,关注学生人际关系变化,理解之,解答之。处理原则为:行为问题,不作态度归因,不转化为性格。
可见,在专业的中学教育视野中,同一表现,处理方法可能完全不同。因此,中学教育没有流俗认为的那么简单。
其次,中学“教育”的内涵远远超过“教会”。听懂只是中学教育的底线,思维培养才是教育的重点。
真实的教育场景一再证明:可以称之为教育的,绝不会是“考试工厂”的培训,而是在知识传授之外,更有师生关系的厚度、学科知识脉络的广度、学科人生意义的深度与学以致用的社会价值的高度。
古人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准确指出“授”有品质的差异。因此,“教会一个知识点的教”与“教会懂得如何去学的教”有本质的差异。中学教育的重点应该在于:以传授知识点为抓手,演示人类思维的方法,让学生从事物的规律慢慢体会到思维的逻辑,逐渐形成以正确思维处理问题的态度,以及科学思考世界、人生、社会的价值观。
“教会”课程的路径是:知识传授——学生学会。“教育”课程的路径是:知识讲解——体验思维——学会思维逻辑——“科学处事”的行为与价值观。前者,学生是“容器”,装得越满越好,装不下时,就是容器有问题;后者,学生是对话者,目标在于使学生成为另外一个能自由操作、创新人类思维的人,因此,没有容量问题,在操作上,解题只是基础的基础,其效果是使学生真正成为具有主动性、反思力与创造力的人。
因此,拿捏“讲与不讲”是中学教育的难点。“教会”试图将一切清晰化,生怕学生有一丝的不懂,枪毙一切疑惑;而“教育”,重在培养学生思维品质,模仿只是思维的基础,在“似是而非”的点上,为使学生有探索的历程与思维的磨炼,不可直接点破。所以,“教会”是讲透的技术,而“教育”是根据学生情况,“讲与不讲”百般组合的科学与艺术,并非现炒现卖的一日之功。
综上所述,中学教育具有极强的专业性。
笔者希望可以以正视听,向内增强从业者的专业辨识力与教育自信,向外使社会更加了解真实的中学教育,在纷繁的信息洪流中辨别真伪,从而为中学教育的发展创造良好的舆论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