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态律动在音乐课堂中的有效运用

2018-02-25 23:11江苏常州市龙城小学213000
小学教学参考 2018年27期
关键词:扭秧歌体态律动

江苏常州市龙城小学(213000)

一堂好的音乐课,不仅仅是让学生唱出美妙的乐曲,还应该使学生把整个身心融入音乐学习中,获得音乐美感的深刻体验。尤其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单一的听唱模式很难引起他们的关注,而体态律动的介入,可以使学生做到心到、身到、耳到,有效培养学生的音乐空间想象力和表现力。下面,笔者根据自身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在音乐课堂中有效运用体态律动,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一、精心筛选,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课堂导入时,教师只有快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才能赢得课堂教学的主动权,才能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筛选出更贴近学生的体态律动,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

例如,苏少版小学音乐六年级上册《跑旱船》是一首具有独特风格和韵味的北方民歌。课始,教师穿着红、绿色彩对比鲜明的衣服,扭着秧歌走进教室,学生瞬间被教师这种新奇的行为吸引,都想知道怎样扭秧歌。然后教师分解扭秧歌的动作,让学生学习简单的秧歌步。在学生基本学会扭秧歌后,教师播放这首歌曲,让学生离开自己的座位,跟随音乐扭秧歌。学生手舞足蹈,扭得非常起劲,充分展现欢庆的场面。这样既为接下来教学的顺利展开创造了条件,又升华了学生对北方民歌的认知。

二、优化设计,强化学生的音乐节奏

节奏是音乐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学唱或欣赏音乐歌曲时,为增强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力,音乐节奏是需要重点教学的。但学习音的长短和强弱时,由于理论性较强,学生学习的动力不足,所以教学效果往往不太理想。因此,教师需要引入体态律动,引导学生通过身体的运动来感知音乐节奏,强化学生对音乐节奏的认知。

学生非常感兴趣的活动就是下雨天出去“踩雨”,每个学生也几乎都有“踩雨”的经历。因此,教学歌曲《水花花,泥巴巴》时,为让学生领悟这首歌的节奏,教师利用大屏幕展示歌曲中的节奏图,用小雨滴的符号呈现节奏的强弱,并重复播放这段音乐节奏,让学生进行跺脚练习,即重音跺脚重,弱音跺脚轻。随着音乐节奏的重复,学生跺脚的声音非常整齐,把山里孩子雨中嬉戏的情感跺出来了,从而对节奏的理解更准确。这首歌曲中有三句含有象声词的乐句,为突破教学难点,教师引导学生边唱这几句乐句边跺脚,感受节奏由弱到强的变化。学生快乐的心情被调动起来,课堂节奏教学卓有成效。上述教学,教师引导学生对歌曲节奏的强弱进行直观化表现,通过跺脚的律动,使学生听到音乐节奏的同时踩出节奏,给学生带来心灵触动,让学生从知识到情感收获良多。

三、科学组织,激发学生的音乐潜能

体态律动的有效运用,离不开学生的主动表现,更离不开教师的科学组织。在进行体态律动时,教师如果放手让学生自由发挥,很可能出现课堂混乱的情况。因此,教师需要给予合理引导,采取同桌合作或者小组合作的办法,科学地组织学生进行体态律动,引导学生有序展开体验。这样教学不仅能激发学生的音乐潜能,而且让学生充分地表达自我、展现自我,感知音乐的魅力。

小学生非常熟悉动物的声音,并能模仿很多动物的声音。例如,教学歌曲《动物说话》时,教师先让学生根据小狗和小马的声音创编歌词,然后把学生分成四组,分别创编小鸡动作、小鸭子动作、小狗动作、小马动作。在学生创编动作时,教师及时给予指导,如小狗可以是跳跃和伸脖子的动作、小马可以采用挺胸和跺脚的动作等。在学生创编动作后,教师进行钢琴伴奏,让学生小组分别展开体态律动表演,使每个鲜活的动物形象深入学生内心。教师在这节课中的科学组织,确保了体态律动的高效运用。学生在小组合作与教师的帮助下有序地进行创编活动,在成果展示时,学生的表现更出色,使音乐潜能得到充分挖掘。

总之,教师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引入体态律动,既为音乐课堂注入新的活力,又让学生亲身体验到音乐的节奏、旋律、情感,对抽象的音乐知识形成更加生动形象的认知。这样不仅有助于提高音乐课堂教学效率,而且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音乐想象力和表现力,对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具有重要作用。

猜你喜欢
扭秧歌体态律动
作 品:景观设计
——《光影律动》
SET悬吊训练对中青年女性圆肩体态的疗效观察
秧歌扭起来 健身又快乐
“律动世界”展览全接触
春雨变魔术
律动之美
舞蹈元素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渗透价值与实施
“三个经济”律动
“体态矫正”到底是什么?
钢琴基础教学中的歌唱和体态律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