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建水青花瓷的形制分类及装饰特点

2018-02-25 22:21解梦伟侯小锋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8年48期
关键词:火葬建水窑址

解梦伟 侯小锋

(1.云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 云南昆明 650500;2.昆明理工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云南昆明 650500)

一、云南建水青花瓷历史概述

云南是青花瓷工艺的发源地之一,已故学者冯先铭先生将江西景德镇、云南玉溪和浙江江山称为中国青花瓷器的三大产地。[1]关于云南青花瓷的分布与文化类型,多年前,葛季芳先生在《云南陶瓷》一书中将其分类为玉溪、建水、禄丰、大理四个类型[2]。而云南省博物馆馆长马文斗先生则将云南青花瓷划分为三大类型:一、以玉溪窑、建水窑为代表的滇南类型;二、以大理凤仪镇为中心的滇西类型;三、以丽江永胜窑为代表的滇西北类型。[3]从出土情况看,云南生产青花瓷的地方有玉溪、建水、大理、丽江、弥勒等地,但以玉溪、建水烧制年代最早,建水、玉溪等古窑址出土的较为完整的青花瓷器大约200余件,多为明清两代,见证了云南陶瓷史上最为辉煌的时期。尤其以建水制作最为精美,品种最为丰富,规模也最为庞大。关于建水青花烧造的开始的时间,考古界有着不同的说法,有学者认为,云南青花应创烧于宋末。但是,多个学者认为应最早创烧于元代。根据云南省出土的青花瓷火葬罐,以及玉壶春瓶,壶,碗,盘,杯,双耳罐,或日常生活陶瓷来看,云南烧造青花的古窑址至少有七八处,出土遍布云南,滇西和东北地区,除了云南南部地区,其他地方出土的青花瓷,我们可以看到,建水青花类型分为碗、罐、瓶、壶等造型,从功能上分类,可分为生活用品、陪葬品、文房用品等几类。

建水窑的民窑烧造青花,建水青花瓷是云南青花中的典型代表,建水青花具有朴实无华的造型,粗犷大气的装饰,繁简有序的格局,以及深沉凝重的色彩,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建水窑的古窑址很多,均在县城东门外、北门外和碗窑村。在建水碗窑村附件的山脚下,依然保存着建水窑的五个古龙窑址,分别是:张家窑、袁家窑、湖广窑、洪家窑、潘家窑等窑址。这些古窑现在都成为了遗址,在我们调查时,在古窑前有立碑,“毛公窑铭记”目前,还有一条目前为止还在使用的古龙窑,保存较为完好。根据出土的建水青花瓷,学者研究推测,建水青花创烧于元末明初[4]。根据红河哈尼彝族自治州建水窑为中心的附近苏家坡、坡头村、泸西县和尚塔、蒙自县佤渣地火葬墓,红河县牛皮寨等地火葬墓的发掘,出土的青花多以明代青花为主,元青花较少。以泸西县和尚塔火葬墓出土的青花瓷为代表,多数考证为明代青花,从“胎质、釉色、器型以及青花纹饰特征等诸方面分析,均与附近的建水窑所出瓷器或瓷片相同,当属建水窑产品无疑。因此,学术界一致认为,建水窑青花是云南烧制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影响最广的青花窑址。上世纪八十年代在离建水县城北门2公里的明代古窑址当中,旧窑发掘出土的元代中晚期的碎裂纹刻印花青瓷碎片以及在碗窑村其他古窑址中挖到了大量的青花产品如瓶、碗、盘、罐的残片和印花青瓷盘和刻花青瓷碗破片显示出:这些青花残片工艺粗放,青花色如浓墨,几乎没有装饰,据考证应是元代青花的雏形。古窑出土的玉壶春瓶造型为鼓腹、细颈、圈足;胎质青白,釉青里闪黄,釉下用钻矿绘制的青花兰带黑味,显得浓郁沉着、谐调;颈上部绘三组蕉叶纹,颈下部为四组折枝花,腹部两面绘两条对称的游鱼,鱼下面衬以两笔水纹,颈腹之间隔以一条图案式水波纹、腹下为变形莲瓣;有的玉壶春瓶颈下部不绘折枝花而是写三个元字。有的碗内底上也写有“元”字。从窑址和堆积层收集的标本,建水窑早期是以生产生活上实用的青釉青花盘、碗、盅、碟为大宗,瓶次之,罐、壶更少。按胎釉、造型、纹饰归为青釉和青花两类。洪家窑出土的青花残盘,其沿口上涂抹青料,内心印莲纹,可以看出从青釉到青花的转变。明代中叶以后,可以说是云南青花瓷的衰退期。

二、建水青花瓷的形制种类

建水青花类型繁多,主要有四大类型,青花火葬罐、建水青花瓶,建水青花盘碗,建水青花壶等。第一种是大罐。火葬是云南少数民族的传统丧葬习俗,其中出土最多的是明代的青花火葬罐,火葬罐成为青花的重要产品。建水窑曾大量烧制精美的青花罐火葬罐。其特点是造型无颈或短颈,底小腹大,通常有33-35厘米高,敦厚古朴,胎质厚实,纹饰精美,代表了云南青花烧制的最高水平。建水青花由于器形较大,且使用轮制拉坯工艺,有明显的人工痕迹,内部施釉不均匀,且陶土杂质较多,所以有气泡现象,较为粗糙。造型以宝珠纽为主,还有狮头纽,蛇形纽,荷叶纽等,荷叶覆盖,直径、溜肩,鼓腹,平底。一般在40-50厘米之间。火葬罐纹饰主要有植物、动物、人物、建筑以及其他抽象花纹,以植物纹饰最多,如折纸牡丹,缠枝菊花,莲花纹,卷草纹,蕉叶纹等。动物纹以鱼藻纹,狮子绣球纹、凤纹、为主,人物纹多以人物抚琴书画,仕女纹等,建筑有亭榭仙阁等,抽象纹则更为丰富,有弦纹,回纹、杂宝纹、几何纹、水波纹等等。这些青花装饰图案构图严谨,有条不紊,绘制工整细致,运用自如。建水青花火葬罐釉色以青灰为主,青花色调浓淡不一,层次分明,有些呈鲜艳的蓝色,有些呈灰黑、蓝黑等色彩,由于云南出产钴料,氧化锰和氧化铁等含量较高,所以青花多呈灰黑的色彩。

第二种是建水玉壶青花瓶是典型的青花瓷器。在个旧小满坡明代墓葬出土了大量这样的玉壶屏,通高大都在9-35厘米基本器型是喇叭口、细长颈、溜肩、硕腹、用变化的弧线构成柔和匀称的瓶体,造型规整,亭亭玉立,极为典雅。纹饰多种多样,以折枝牡丹、狮子绣球、鱼藻纹为主。瓶之撇口内沿装饰如意头、斜格纹、弦纹,颈部饰蕉叶,肩部绘复线或莲瓣纹,肩腹部带状斜格纹或编织纹,主体装饰花纹是腹部两组鱼藻纹,下面为水波纹。后者器型略小,口、颈花纹略同“鱼藻瓶”。肩上4组莲瓣开光,内绘水涡纹或牡丹,颈肩部是一周斜线编织纹。腹部绘缠枝牡丹或莲花,或者弧线开光3组,内饰折枝花卉,腹下绘变形莲瓣,给人以春深似海、荷香四溢的感觉。其釉色青翠明亮,绘制工整细腻,装饰繁缛。明代晚期青花瓶形象更加趋于流畅秀美,这可能是由于明朝时期,中原及江浙一带的陶瓷在云南广泛传播的缘故。

第三种是青花盘碗是建水青花中产量最大的器物类型,因为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主要特点是敞口深腹,折沿,以弦纹、点纹,植物纹为主,“青花山水人物花卉大碗”是产自建水的青花碗类型。现藏于云南省博物馆,高22.6CM,通体为满构图的缠枝白边连叶纹,口沿处还有回纹,碗心内绘制山水人物,绘画公正且布局严谨,富有想象力,是建水青花瓷的代表作品。建水青花明清两代成就最为辉煌,从图形图案看,建水青花不仅吸取了景德镇陶瓷的精细同时也不失自身的大气和创造。

三、建水青花瓷的装饰特点

建水青花瓷器种类繁多,从造型、装饰、内容、手法和色彩上来看,既受中原文化和周边国家文化影响,又有自己的本土特色,洋溢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建水窑青花瓷器由于是民间陶瓷,它不像景德镇等陶瓷那样的要求严格,图案构图严谨有序,装饰精致华丽,建水青花则更多使用写意手法,大量的写意花鸟,山水人物及动物主题的所有尺寸,组成洒脱细纹。有时候,逸笔草草,自然,写实绘画的风景;有时率意大纲,人物生动。建水青花的装饰主题,牡丹,荷花,龙凤,金鱼海藻,高士人物,亭宇楼阁,山水波涛,梅兰竹菊和八宝字形图案为主,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反映了建水文士学子的精神诉求。元明时期的建水青花瓷器图案,以鱼藻装饰的最多,极受人们的欢迎,因为鱼不仅寓意了吉祥富足和多子多福,而且还是文人雅士追求功名的象征。其次是枇杷鹭鸶莲花图案,枇杷意为升官和长寿之意。白鹭有莲花和木槿图案,以莲花和高飞的鹭鸶为原型,寓意“一路连升”,是古代祝贺考生考试成功,取得功名吉祥语言。此外,还有许多伦理道德以及吉祥福瑞的和谐音,象征吉祥图案。由青花陶瓷的题材内容,建水装饰已在图形布局独具匠心寻求并创造个性,从而寄托作者的无限遐思和想象。建水青花瓷图案一般不会太过复杂和繁缛,表现出沉重的华丽贵图案,工匠心思灵动,独具匠心,将形象概括提炼。从而形成人文意蕴丰富,造型风格独特的形象。

建水青花一般采用传统拉坯成型的制作工艺,即先将泥料置于盘车上,借助盘车旋转的动力,用双手把泥拉成所需形状坯体。火葬罐、玉壶春瓶、梅瓶等变化较大的器形,均采用分段制作,接坯成型工艺。由此可见修坯的精心程度,基本看不出接痕。罐底平整,可见旋转的坯纹。建水青花的最关键的步骤是釉下彩绘,绘画以平绘为主,结合勾、皴、点、染技法,线条流畅有力,同时还将刻花、印花、瓷塑、浅浮雕等青釉装饰技法与青花釉下彩绘相结合,甚至两、三种技法同时出现。形成了贴印青花、印花青花、彩绘青花等特色种类。建水窑施釉方法有蘸釉、刷釉、涮釉和甩釉等工序。建水青花的釉料是由草木灰加石灰配制而成。由于含铁量高,而含钠量低,所以釉色多为青釉,也有青黄、青灰等,加上胎体锰、钴、铁含量高,釉层厚,透明度较差,不够清亮。釉面多数均匀光滑,少数釉面有气孔和剥釉现象。

总的来说,建水青花在云南陶瓷史上盛极一时,不仅规模产量庞大,其质量上乘,工艺精湛,纹饰多样,釉色清亮透薄,装饰风格淳朴粗犷,简洁生动。别具雅致脱俗的审美特色,是云南青花瓷的代表。也正因为如此建水青花瓷成为别开生面的、风格迥异的另一支有独特魅力的青花瓷系列,确立其意文和价值以及中国青花瓷史的独立地位。

猜你喜欢
火葬建水窑址
想的和做的不一样
建水陶艺新观察
安徽烈山窑址出土白瓷标本的科学分析
建水孔子文化节 尽显儒家君子风范
云南建水陶博物馆馆藏作品欣赏
岗庄宋代窑址发掘现场及出土器物
建水紫陶·升华
辽阳冮官屯窑址的调查与发掘
宋朝盛行火葬
河南宝丰清凉寺汝窑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