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灯庆
(广东省云浮市云安区富林镇第二中心小学 广东云浮 527526)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顺应社会的发展变化,努力为国家培育新时代的创新性人才。深入了解学生,改变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效率,运用多种方法全面培养学生,使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能进行课外拓展,丰富对世界的认知、加深对社会的思考。所以,本文主要从当下我国小学语文小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不足以及解决方法两个方面阐述。[1]
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人们吸收碎片化知识提供了便利,但目前的教育系统却没有跟上经济发展的步伐。1、我国目前依旧采用班级教学管理,班上人数较多。教师在课堂中讲授知识的同时,无法兼顾到所有学生,而且,课堂上主动积极发言的同学更容易引起教师的注意。因为时间有限,教师无法让班级上的每一个同学都回答问题,所以无法充分地引导学生建立创新意识。2、教师自身问题。在教学过程中,部分老师只会照本宣科,看似已经把需要讲授的内容传达给了学生,可实际学生吸收知识的程度很低,这是对学生思维的固话,不利于创新思维的启发。3、考试的存在,让老师更注重学生的成绩。部分老师过度强调学习成绩的重要性而忽略了学生自身素质的培养,容易导致学生丧失对学习的兴趣,进而不利于创新思维的产生。[2]
欲望是驱动人行动力的内在因素之一,所以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过程中,要注重学生学习兴趣与创新兴趣的培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在学习内容中挖掘学生的兴趣点,根据学生的兴趣方向再结合课本内容制定合适的教学计划,以学生为主,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创新意思的形成。
在教学导入时,教师要用学生愿意接受的方式传授知识。比如与课程相关的影视作品、社会热点等等,吸引学生的关注度。另外,教师还要留出课堂提问的内容,加强学生对本节课教学内容的思考,带动学生进行进一步探索,发现学习的乐趣。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形成自己的思维建构,寻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为学生培养创新思维奠定良好的基础。
在学习的过程中,课堂氛围对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非常重要。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能够使学生放下紧张的情绪,展现自我的魅力,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上表达自己的想法,提出自己的问题。敢于说出自己的疑惑,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方式。即使在课堂中学生说出的疑问可能与教学内容不相符,但教师应该细心为学生解答疑惑,并引导学生向与课堂内容有关的方向思考。教师要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问的重要性,为学生在课堂上发言奠定了良好的信任基础。对学生发言的认可,有利于学生思维的亢活跃性。在富有活力的状态下,学生才有信心和精力去思考更多的问题。
在传统的教学课堂中,教师引领着整个课堂。学生所接受到的知识都来源于教师。在目前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学校教师比较注重学生的成绩,容易忽略学生的个人成长。为了确保在班级教学中的课堂纪律,有些教师会限制学生的发言,因此学生的创新思维会受到压制。当在课堂上想到一些有意思的想法是没有地方可以诉说,更得不到肯定。因为学习成绩的重要性。部分老师会只重视学习成绩好的学生的发言,而忽略学习成绩差的学生,不能做到一视同仁,没有尊重学生的独立思想,使学生的创新思维没有得到重视,这是对学生自信心和学习主动性的打压。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该联系实际情况,将课本中的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关注每一个学生的身心发展健康。在重视学习成绩的同时,也要注意学生的内心成长和创新意识的提高。小学学生处在人生发展的初级阶段,对于新生事物的好奇心和创新意识都比较强,教师要抓住这一特点和优势,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转变固有的教学观念,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创新型人才。[3]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欲望,小学生也不例外。学生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角,教师的一切教学活动应该没让学生展开。在课堂上获得新知识后,学生希望运用自己已获得的知识进行实践,并且希望在实践之后得到老师与家长的肯定,满足自己小小的虚荣心。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要多了解学生的生活和个人习惯。引导学生在学习的同时,发现生活中与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并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深对学习的兴趣。教师还要发现学生的兴趣点和成就,当学生产生大胆的想法时,教师要予以肯定和鼓励,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当学生出现异想天开的想法时,教师要及时制止,采用适当的方式,引导学生知晓想法实施的可能性及后果。鼓励学生多用脑,张学生在某一方面做得格外突出时,要及时给予肯定,给学生心理上的满足。使学生产生对下一次得到肯定的渴望,以此为良性循环,从而大大提高学生创新思维的发挥。
总之,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非一日之功,需要教师有足够的耐心积极培育。小学阶段是学生性格和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教师要格外重视,注意加强教育和引导。让学生在创新中发现学习的乐趣,找到实现自我价值的方法。把没一堂课、没一次课外活动都当成学生发展的舞台,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鼓励学生用创造性的思维去看待问题,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