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晓红
(山西省介休市北坛小学北校区,山西 晋中)
【案例描述】
上课铃响后,班长一声口令,同学们习惯地起立,并整齐地看着老师,准备听老师的口令坐下。老师问:“体育课上,同学们排好队后,老师先让你们干什么?”“报数。”“这节数学课我们像上体育课那样先来报数。从南排第一个同学开始,从1报起,依次往后报。要记住,你报的数就是你的学号。”50名学生依次报完了数,并满脸狐疑地看着老师。老师说:“记住你的学号了?好,除2外,学号有因数2的同学请坐下。”大家稍作迟疑,符合要求的同学纷纷坐下。
师:说一说,坐下的这些同学的学号都是什么数?
生:(齐答)偶数。
师:奇数和偶数是按什么标准分类的?
生:是否是2的倍数。
随后,教师依次让除3外,学号有因数3的同学坐下;除5外,学号有因数5的同学坐下;除7外,学号有因数7的同学坐下。之后,教师故不作声,看着学生。有的学生沉不住气开始窃窃私语,还有的学生一脸疑惑地看着老师,好像在说:“老师,为什么不让我们坐下呀?”看着学生异样的表情,老师微微一笑,说:“想知道为什么吗?”学生异口同声:“想”。“那就研究研究你们的学号与其他同学的学号有什么不同吧。”
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快速进行搜索,对自己与其他学生的学号进行仔细比较,认真思考。
一位学生抢着说:“站着的这些同学的学号都是奇数。”
学号是2的同学马上反驳:“我的学号是偶数,我为什么还站着呢?”
学号是11的同学很沉稳地说:“我发现我们站着的这些同学的学号只有两个因数,比如我的学号是11,11只有因数1和11。小明的学号是13,13只有1和13这两个因数。我还研究了他们坐下同学的几个学号,发现他们学号的因数有三个的、四个的,还有五个的……因数个数不一样。”
“对,我们学号的因数只有1和本身这两个因数。”几个学生附和着。学号是1的同学举手了:“老师,我的学号和其他站着的同学的学号还不一样,他们学号的因数只有1和本身,我的学号1,只有因数1。”
“看来各自然数因数的个数都是不一样的,但有没有什么规律呢?如果我们把自然数再分类,还可以怎样分?又能分为哪几类?每类又有什么特点呢?这些问题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内容,我想交给同学们自己来完成,可以吗?”
此时,学生求知心切,他们以最佳状态马上进入对新知的探索中,有自己琢磨的,有同桌商量的,也有前后桌讨论的。既没有刻意安排的分组讨论,也没有教师滔滔的讲述,教学在学生的你一言我一语甚至是自言自语中进行着,就连平时不爱发言、不爱动脑筋的那些同学也能主动地参与、认真地思考。学生很快达成共识,一致得出:按照每个自然数因数个数的多少,自然数可以被分为三类:只有一个因数的;只有两个因数的;有两个以上因数的。只有一个因数的自然数是1,而且只有1;只有两个因数的自然数,它的一个因数是1,一个因数是它本身;有两个以上因数的自然数,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还有其他因数。就这样,新知在学生的自觉自愿和不知不觉中完成了……
下课时,老师又让学生按要求起立,依次走出教室:学号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的;学号既是质数又是偶数的;学号既是质数又是奇数的;学号既是合数又是奇数的。学生带着收获和喜悦按要求一个个走出了教室。
【反思】
学生能够如此参与,如此入境,真是我没有预料到的。我想,这节课如果按照教材的安排,直接告诉学生如何把自然数按因数个数的多少来分类,即让学生把1~20中20个连续自然数的因数都写出来后,按只有一个因数,只有两个因数,有两个以上因数进行分类,学生按照老师的指令会很快找出规律,很顺利地完成本节课所学知识。但学生恐怕永远也得不到这些既有益又有趣的尝试,永远也享受不到探究所带来的成功之乐、收获之乐。
在刚上课,学生还没有完全进入学习状态时,教师把体育课上特有的报数引进了数学课堂,由此拉开了新课的序幕。接着,教师以学号为媒介,以1~50这些宽泛的数字为载体,在学生的疑问与好奇中把新课全面铺开。一个个问题的提出,一个个疑问的破解,一个个新知的诞生,足以说明学生已进入自主的思考境界,而教师不多的话语只起到了启发、点拨、引导和激励的作用。课尾,学生按要求分批走出教室的设计,既加深了本课所学新知,又与课始的情境引入前后照应,同时也使课堂出现了第二次高潮。整节课引而不牵、活而不乱,教学扎实而有活力,学生学得主动而又投入,他们经历了一个实实在在的探索过程,获得了一次真真正正的情感体验。
新课程挑战着每一位教师的智慧,为教师的自主创新留下了广阔的空间。在教学中,如何用新理念指导教学实践,如何将新理念转化为自己的教学行为,是值得我们广大教师深思和深入探讨的问题。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在新课程改革的实践中,我们应该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打破传统教学的束缚,将新理念与自己的教育智慧结合起来,跳出教材,跳出传统,跳出课堂,用心去思考,用智慧去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