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乐记》“报本反始”观念论析

2018-02-25 11:56
关键词:乐记先祖礼记

王 祎

(天津大学 文学院,天津300350)

·文学研究·

《礼记·乐记》“报本反始”观念论析

王 祎

(天津大学 文学院,天津300350)

“报本反始”观念至少在殷商时期已经生发于人们心中,至《礼记》则正式拈出了“报本反始”这个词,分别见于《礼记·乐记》《礼记·祭义》《礼记·礼器》和《礼记·郊特牲》中。其中,《祭义》《礼器》《郊特牲》重点阐释了“礼”的“报本反始”内涵,《乐记》在礼之外,则突出阐释了“乐”的“报本反始”精神。它从人体、他人和集体、天地自然三个维度,深入阐释礼乐的“报本反始”意义,给后世以深刻的启发。

《礼记·乐记》;报本反始;内涵;启发

“报本反始”一词明确见于《礼记·郊特牲》:“唯社,丘乘共粢盛:所以报本反始也。”“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此所以配上帝也。郊之祭也,大报本反始也”[1]182-184。孔疏:“天为物本,祖为王本,祭天以祖配,此所以报谢其本。反始者,反其初始。以财言之,谓物为本,以终言之,谓初为始。谢其财,谓之报,归其初,谓之反。”[2]356其中,报:酬报、酬谢,本:物本,反:追思、归初,始:原本、初始。“报本反始”意思是受到恩惠想去报答,不能忘其来源。

一、“报本反始”意识的起源

若不考虑字词组合,反本、感恩的观念很早就在中国人的意识中出现了。例如,甲骨卜辞中多有“祭土”的记载:“亳土飨(甲 2773)”“贞又尞亳土(佚 928)”“于亳土御(粹 20)”。陈梦家先生云:“祭土即祭社。……社,后土之神。”[3]583祭土或祭社是为了求地利,报答地功。可见,至少殷商时期,报本观念已生发于人们心中。这种观念不仅构成了中国文化传统的根核之一,而且是中国文化精神源远流长的内在精神动力。说起“报本反始”观念的起源,大约与万物有灵观念和初民朴素的报恩思想相联系。殷商时期,各种礼乐制度的形成,都蕴含着深深的报本内涵。

在古代“五礼”中,凶礼表达的是对父母、祖先的感恩怀念;吉礼祭祀对人类有恩泽的天神、地祗、人鬼等,表达给予整个人类生命的天地自然的感激之情;军礼表现了对为自己做出贡献的其他人的追思之情;嘉礼表达了主体对他人、对集体、对自己的尊重、肯定和相互扶持帮助的文化情感;宾礼则表现的是人与人之间礼尚往来、相互酬报的和谐情感。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史传散文、文学歌集等均体现了较普遍的反本报始意识。例如,《诗经》“六义”之《颂》就是周王朝的宗庙祭祀诗。其中的《公刘》《绵》《生民》《清庙》《大明》《文王有声》等诸多篇目都追忆了周室先祖的文治武功、至德幽馨,教导君子应以先王先祖的德行为榜样,学习前辈的言行,不断自我提升,字里行间渗透出深深的报本反始意识。又如,《楚辞·天问》全诗1 500余字,一口气对天地、自然、社会、历史、人生提出173个问题。“遂古之初,谁传道之?”“冥昭瞢暗,谁能极之?”“阴阳三合,何本何化?”“日月安属?列星安陈?”或许从文艺成就角度而言,《天问》在屈原的作品中不是最出色的,但从思想史的角度而言,这篇文章对天地的初成、自然的本原和运转规律、历史事件与人物的终极结局等都进行了深刻地叩问,具有极高的思想价值。

二、《礼记》中的“报本反始”论

汉代的《礼记》不但明确拈出了“报本反始”这个词,而且给予了比较多的论证。除了开篇处《礼记·郊特牲》中提到的两处之外,在《礼记·乐记》《礼记·祭义》《礼记·礼器》3篇文章中也较多地涉及了“反”和“报”的意思。其中《祭义》和《礼器》的记述如下:

《礼器》:“礼也者反本修古,不忘其初成也。”[1]173

《祭义》:“礼得其报则乐,乐得其反则安。礼之报,乐之反,其义一也。”[1]367

《祭义》:“天下之礼,致反始也,致鬼神也,致和用也,致义也,致让也。致反始,以厚其本也。致鬼神,以尊上也。致物用,以立民纪也。致义,则上下不悖逆矣。致让,以去争也。合此五者,以治天下之礼也,虽有奇邪而不治者,则微矣。”[1]364

《祭义》:“圣人以是为未足也,筑为宫室,谓为宗祧,以别亲疏远迩,教民反古复始,不忘其所由生也。众之服自此,故听且速也。二端既立,报以二礼。建设朝事,燔燎膻芗,见以萧光,以报气也。此教众反始也。荐黍稷,羞、肝、肺、首、心,见间以侠无瓦,加以郁鬯,以报魄也。教民相爱,上下用情,礼之至也。”[1]365

为什么《礼记》多处强调“报本反始”之义呢?因为“慎终怀远”“见贤思齐”“得功思源”正是中国传统礼仪的实质精神。孔颖达谓《礼记·郊特牲》曰:“以财言之,谓物为本。以终言之,谓初为始。谢其恩谓之报,归其初谓之反,大义同也。”[2]365

我国礼仪事类繁富,“报本反始”实在是贯穿诸礼的重要指导思想。譬如,为什么要祭祀大地呢?因为大地生长的谷物,是维持人类基本生存的食物,使人类得以繁衍。故而,《郊特牲》云:“唯社,丘乘共粢盛,所以报本反始也。”为什么要祭祀天呢?因为自古以来,初民认为天地是万事万物得以存在的本原。没有天地之化育,就谈不上万物的化生。故而,《郊特牲》又云:“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此所以配上帝也。郊之祭也,大报本反始也。”意思是说,人对待天地就应该像对待自己的祖先一样持崇德报恩的感激之情。之所以要祭祀父母、先祖,是因为他们给了我们生命,还为我们创造了使生命得以延续的物质基础。之所以要祭祀先王、贤君、先师、名臣,是因为这些人对整个社会做出了贡献,他们的言行为整个人类道德的建构树立了典范。故而,《大戴礼记》总结出“礼之三本”之说:“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无天地焉生?无先祖焉出?无君师焉治?三者偏亡,无安之人。故礼,上事天,下事地,宗事先祖,而隆君师。是礼之三本也。”表明天地、君师、先祖为代表的三个层面的重要性。只有怀着虔敬的心情,诚恳的反报情感,尽心做到善事父母、追悼先祖、敬事君师,才能继承他们的德行,完成他们的志向,履行自己的义务,完成好每个人应尽的责任。缺少任何一方面,天下富强、人民安定的盛世都不会出现。

除天地、先祖、先王、先师等之外,还需祭祀追念万物。这是因为山河林泽为初民生存提供物质基础,阳光风雨温暖滋润万物,自然万物之理启发人的思维……总而言之,万物从各自的角色出发,给予人类方方面面的恩泽。所谓“取之自然”就是这个意思。我们祭祀自然,不仅仅要懂得珍惜、感恩自然万物,明晓人类的一切与天地自然息息相关,更要懂得回馈自然、反哺自然。“天人合一”“万物与我共生”,只有注意呵护自然,人类才能永恒地享受大自然的馈赠。

三、《礼记·乐记》中的“报本反始”精神

在《礼记》中对“报本反始”观念论述较为独特的是《乐记》。《乐记》与《郊特牲》《祭义》《礼器》等篇的不同之处在于:其他几篇仅仅注意到了“报本反始”观念在“礼”中的精神指导作用,而在《乐记》提到的“乐”中有深深的“反始”意识。且让我们看一看《乐记》的几处有代表性的“报本反始”的阐述:“乐也者,施也;礼也者,报也。乐,乐其所自生;而礼反其所自始。乐章德,礼报情反始也。”(《乐象篇》)[1]282郑玄注:“言乐出而不反,而礼有往来也。自,由也。”[2]689“乐也者,施也”,是说作乐之时,众庶皆听之,是其施用之功用。“礼也者,报也”,则是指礼尚往来,受人礼仪礼物,必当反馈之。《曲礼》曾云:“往而不来非礼。”故云:“礼也者,报也。”[1]2“乐,乐其所自生”是说君子正乐,欢乐自其内心生发。譬如周时,人民崇武王之德,武王由武功而生王业,即以《武》为乐名。每当人们看到《武》的表演就追忆起武王建功立业的开国史。“而礼,反其所自始”则是讲王者制礼,必追反其所由始祖。例如,周人之始祖为后稷,即追祭后稷。这是礼之报情的道理。“乐章德”言乐不但施用,而且通过其乐教之施,彰显先王先祖的盛德。

“礼报情,反始也”,言行礼者,他人有恩于自己,自己应予以报答。先祖既为子孙家国之始,子孙则反报先祖贤师。表面上,这段话以对比的口吻讲述了礼乐在报、施方面的区别。实际上,礼乐二者都离不开“本始”的内涵。礼的方面好理解,人以礼来,我以礼往,所以说“礼主于报”。乐的方面呢,乐形于外,但德蕴于中,是故“乐章德”。乐之施用,虽作用于外界,但本始于内心的德知情性。礼乐两者都致乎人心。只不过发生的过程相反。乐自内心生发,是自本达末,由始而终;礼反其所自始,自末溯本,反本复古。尽管两个的作用方向不同,但“本”都是二者的重点所在,乐由本而生发施用,礼报情而反本,落脚点都离不开“本”。故而,《乐化篇》云:“礼之报,反之义,其义一也。”《乐本篇》亦云:“知乐,则几于礼矣。”是说礼乐义一,相须并用,才能得性情之正。乐发人之善心,礼还人之善心。“发之”与“还之”构成一个良性循环。

礼乐皆得,谓之有德。德者得也。是故乐之隆,非极音也。食飨之礼,非致味也。《清庙》之瑟,朱弦而疏越,壹倡而三叹,有遗音者矣。大飨之礼,尚玄酒而俎腥。大羹不和,有遗味者矣。是故先王之制礼乐也,非以极口腹耳目之欲也,将以教民平好恶,而反人道之正也。[1]273(《乐本篇》)

尽管这段没有出现“报本反始”的具体字眼,后世学者却对其中的“遗音遗味”说的“反本、重本”主旨,有着一致的揭示。相当多的《乐记》阐释之作指出了其“报本反始”的意旨,如元代陈澔《礼记集说》云:“乐之隆,不是为极声音之美;食飨禘袷之重礼,不是为极滋味之美。盖乐主于移风易俗,祭主于报本反始也。”[4]126明代徐养相《礼记辑览》云:“乐固不外于声音,然乐之隆盛主于移风易俗而非以极声音之美也;礼固不外于品味,然禘袷重礼主于报本反始。……其味固不致矣,然致敬精礼已寓于冲泊之中,其理之感召,真有以达神明之德而报其本始者,若有遗而不尽也。”[5]687明代马时敏《礼记中说》亦云: “……食飨之礼虽笾豆簋体荐饔饩莫不毕备,而非得乎礼者然,必有得于心而主于报本反始而后为食飨之礼焉。……以大飨之礼有得于礼,故味虽质素而冲,然诚敬之昭著自有报本,自有反始,而有不尽之余味也。”[6]638关于“《清庙》之瑟”,《礼记》中有5处记载,除《乐记》外,尚有《文王世子》《明堂位》《祭统》《仲尼燕居》,皆云“登(升)歌《清庙》”。《清庙》是《诗经·周颂》之首,祭宗庙之盛,祀文王之德。它是一首周王室用于庄严的祭祖仪式时的颂歌。既是颂歌,则属雅乐,需“端冕”而听,不比俗乐“听之不倦”。《乐记》称《清庙》“朱弦而疏越,壹倡而三叹”,历代对“壹唱而三叹”多有歧义。案《清庙》诗,句句皆无韵,所以每句唱之后,需用若干嗟叹押韵。这样虽无韵,就等同于有韵,可比之于琴瑟。“三”不是确数,相当于“若干”。朱弦则声浊,疏越则音迟缓,一人唱若干人和,是质素之声。不能尽耳目之欲,自然称不上“极音”。但《清庙》音乐却能使闻之者联想到文王的至德幽馨、功烈德泽,宛如见到文王一般。虽不是“极音”,却是“乐之隆”。其贵不在音,而在德盛。

关于“大飨之礼”,《曲礼》云大飨“不饶富”,《郊特牲》曰“郊血,大飨腥”,看来“大飨之礼”不很丰美;《乐记》称其“尚玄酒、俎腥鱼、大羹不和”。“大羹不和”在《礼记》中有3处记述,除《乐记》外,还见于《礼器》和《郊特牲》。《礼器》曰:“礼有以素为贵者。致敬无文,父党无容,大圭不琢,大羹不和,大路素而越席,牺尊疏布冥、椫杓:此以素为贵也。”[1]168“大羹之和”,以肉汁为献,而无盐梅之和。合而观之,即大飨之礼,只有玄酒、生鱼、肉汁,且不用盐菜调和,确实不是“致味”。但是“大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月令》云:“秋飨上帝,飨帝之礼也。”《礼器》曰:“大飨,飨先王之礼也。”《大司乐》曰:“大飨,飨诸侯之礼也。”《哀公问》曰:“君之相见之礼也。”宋代陈旸总结“大飨”的用途有四:“郊明堂之飨帝,宗庙之飨先王,王之飨诸侯,两君之相见。”[1]168因此,“大飨”之礼在这么多高规格的场合使用,又使用以素为贵的“大羹”,虽不是“致味”,自然称得上是“礼之隆”。其贵不在味,而在于反古。整句话的意思就是,乐之隆不在于五音之铿锵,礼之盛也不在于五味之珍美,先王制礼作乐在于移风易俗,教民“反”人心世道之正。

四、《礼记·乐记》“报本反始”精神的展开向度

由上看来,《乐记》的“报本反始”精神,不仅仅体现于礼,也体现于乐。这是《乐记》与其他仅看到礼的反报精神的作品相异的地方。纵观整篇《乐记》,它的反本意识主要是从3个向度展开的。

首先是个体的向度。作为个体需要关注自身一切发生的根本。如《乐记》首篇即是“乐本”篇,引导人们不要仅仅停留在音声羽旄的表面,而是进一步考察乐的本原。“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乐本篇》)。乐虽以声音为表现方式,实则与人的内心有密切的联系,“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由此我们知道,雅正的音乐来自人们内心的和顺。不同风格的音乐对人的情绪将产生不同的影响,人的内心状态不同,演奏出的乐舞风格亦不相同。基于这些,进而我们可以通过一个地区的民乐,考察这个地区的民风,也可以通过推广好的音乐,对人心世道起到移风易俗的作用。之所以能推出并运用乐的这些特点,在于乐的“反本”环节。清楚了乐之本在于人心,人心与乐感应,就可以通过乐来调整、观察自身。

其次是他人或集体的向度。能够影响集体或社会的“本”是什么,以及如何“反”这个“本”?例如,上面提到的“遗音遗味”说,并不悦耳的音乐,因其为雅颂之音,而是“隆乐”。口感并不丰美的食物,因其质素但意义深重,而是“致礼”。从而得出“先王之制礼乐也,非以极口腹耳目之欲也,将以教民平好恶,而反人道之正也”的结论。这是制礼作乐的目的。整体的思路基于“报”和“反”两个内涵。单调庄严的《清庙》之音,听之可以使人回忆起文王生前的至德幽馨。在《清庙》的渲染下,祭祀文王,传承其嘉言善行,对教育后世有很好的垂范意义。

大飨之礼,多用于飨帝、飨先祖、飨诸侯、飨君等十分高规格的场合。此时口感饮食已经退居次要,在“飨”的过程中,专心感受先帝、先祖等为后代子孙辛苦毕生,在物质和精神上所创立的一切,继承发扬他们的无私德行,学习他们肩挑社稷的责任感。在先辈精神的引导影响下,人们继往开来,开创一个又一个辉煌,从而美好的道德得以永恒。

而“反”,《乐记》认为人心本静正,受到外物诱惑而动。礼乐教化之目的就是通过改善调节心性情感,返回人道之正。如此说来,礼乐之“反”于集体教化的作用深刻。除“遗音遗味说”之外,“君子听钟声,则思武臣。……君子听磬声,则思死封疆之臣。……君子听琴瑟之声,则思志意之臣。……君子听竽、笙、箫、管之声,则思畜聚之臣。……君子听鼓鼙之声,则思将帅之臣”(《乐记·魏文侯篇》),也充溢了明显的反本、思古、报始倾向。乐不在其铿锵鼓舞,而在其内心有所合。这种合就是听者之内心与乐所表达的实质的“两本”之合。乐的感染力可以直指人们的内心深处,以缅怀贤臣英雄的乐律,自然地对施礼者和观礼者进行了一次内心的洗礼与教化。无论是“报”还是“反”,对集体乃至全人类的精神道德塑造都有重要的意义。

再次是天地自然的向度。无论是个人还是集体均赖天地大背景得以生存,对天地自然的“反报”是人类安身立命的基本所在。《乐记》云:“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则性命不同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如此,则礼者,天地之别也。地气上齐,天气下降,阴阳相摩,天地相荡,鼓之以雷霆,奋之以风雨,动之以四时,暖之以日月,而百化兴焉。如此,则乐者,天地之和也。”礼乐之制是人们效法天地属性的结果。一方面,自然万物类聚群分的规律给了人们“类分”的观念,这种观念运用到意识形态世界就是“礼”,礼通过一系列的揖让进退、名物典制来区别名分等,彰显事物之间的“别”。另一方面,自然在天地、阴阳、冷暖等对立而和谐的辩证力量下化生世界万物,启发人们理解不同事物通过动态的协调而创造新事物的造物规律。

这种“多样性和谐”的理念,通过五声六律十二管的协调表达出来,就是“乐”。乐代表了天地万物多样性相“和”的性质。由此看来,礼乐之作原理实是人们摸索、效法天地自然规律而来,礼乐本身即是天地之本的反映。人们制作并践行礼乐与天地大规律相应,间接是对天地之道的彰显和推广。人们认识天地之道,并以自己的行为顺应天地,最终个人、人类、自然都将获得收益,从而长久地维持天人共生的和谐状态。

五、“报本反始”精神的当代意义

《乐记》的“报本反始”观念大致可以给我们这样几点启发:其一,凡事应该考虑到本原,且对这个本原应持有酬报追思精神。其二,返本的观念有助于人们从源头处考察问题,更能看清事物发展的来龙去脉,考查问题出现的关键所在,从而能从根本上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酬报的观念对本原实施再一次的补充滋益,使本原成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生生动力。其三,追思的精神有利于人们从头至尾整体性考虑问题,以历史的观念、时空的意识原始要终地思考事物发展的变化。

“反报”的观念自诞生之日,就广泛地渗透在社会文化领域。例如,用于人伦道德则是注重“孝道”,古代丧礼、丧服制度繁多,不仅教导人们孝敬父母,更是对生命终始的尊重和对自我存在价值的肯定。用于审美则“重质”“重本”。例如,夏朝礼仪的“重质”传统、汉代乐舞的“古拙朴素”风骨、宋代文艺理论的“文以载道”观念等,都表现了人们希望透过表面的“文”,看到内在的“质”“本”的审美意识。用于认识世界,则是“天人合一”的理念。如古人本者报反自然的观念突出了最早的保护论,《国语》有“夏三月,川泽不入网罟”的制度,《管子·地数》有“为人君而不能谨守其山林菹泽草莱,不可以立为天下王”,《吕氏春秋》中记载了对砍烧猎捕行为的四时之禁。慈悲为怀的佛家和道家,更是主张“劝君莫打三春鸟,子在巢中望母归”,善待动物、植物。“报本反始”精神用于政治,统治者则通过建立“祭祀天地、祭祀先帝先王”等礼仪,潜移默化巩固了自己的统治,稳定了社会阶级秩序,增强了民族的向心力和精神凝聚力等。当然,“报本反始”观念也不是没有弊处。统治者容易借助这一观念加强对人民的思想统治,使人民奴性化并对统治者的掌控感恩戴德等。

但总的来说,“反报”的传统观念仍是瑕不掩瑜,这种精神至今还有深远的影响。如为历史英雄人物建碑立祠鼓励人们祭奠,激发爱国热情;提倡礼尚往来、饮水思源的风尚,号召保护人类的共有的家园——地球等,都是古代“反报”精神在当今的发扬。这些精神大多构成了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什么“报本反始”精神有如此的生命力?这种精神讲求德功思源,既引导人们尽最大努力提升自我,又考虑反酬兼利他人。用于家庭则团结亲友,用于社会则和谐社会、推动发展,用于自然则维养万物,既可以使人类安身立命,又可对万事万物终极关怀,故而,使人的物质基础、肉体生命、精神性德都得以生长。虽然个体终有一天肉体生命走向终结,但其精神品质仍可以通过后代不断地“报”“反”而长存不灭,从而实现自我优良道德精神、民族人文价值的时空贯通。

[1] 陈戍国.礼记校注[M].长沙:岳麓书社,2004.

[2] 礼记正义[M].郑 玄,注,孔颖达,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3] 陈梦家.殷墟卜辞综述[M].北京:中华书局,2004.

[4] 陈 澔.礼记集说[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5] 徐养相.礼记辑览(中国科学院图书馆藏明隆庆五年自刻本)[M].济南:齐鲁书社,1997.

[6] 马时敏.礼记中说(清华大学图书馆藏明万历十一年侯于赵刻本)[M].济南:齐鲁书社,1997.

TheDiscussionaboutthePhrase"BaoBenFanShi"intheDocumentofLiji.Yueji

WANG Yi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and Chinese Literature, Tianjin University, Tianjin 300350, China)

The awareness of requiting and returning, at least, has rooted in human thought from Yin or Shang Dynasty. "Bao Ben Fan Shi" didn’t form an phrase until the book of Liji in Han Dynasty. The phrase "Bao Ben Fan Shi" appears in three chapters of Liji, including Liji.Yueji, Liji.Liqi, Liji.Jiyi and Liji.Jiaotesheng. Among them, Liji.Liqi, Liji.Jiyi and Liji.Jiaotesheng especially focus on meanings of "Bao Ben Fan Sh"in the aspect of Li. Meanwile, Liji.Yueji stresses on the meanings of Yue. Ljji.Yueji explained from three points of view, including human, others and groups, heaven, earth and nature. It deeply expounded the significance of "Bao Ben Fan Shi", which enlighten wide inspiration for human's later generations.

Liji.Yueji; Bao Ben Fan Shi; meanings; inspiration

韩大强)

10.3969/j.issn.1003-0964.2018.01.025

2017-10-08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0CZX025)

王 祎(1978—),女,天津人,文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先秦两汉文学、文献及中国古乐礼乐文献。

B234.99

A

1003-0964(2018)01-0117-05

猜你喜欢
乐记先祖礼记
SOUNDS OF THE VILLAGE
乐籍西译:五种《乐记》西文译本、译者及其传播
《礼记·祭统》孝道观的神圣意蕴
半途而废
大河村奇遇记
文明
怀念亲人,不忘先祖
《乐记》哲学思想研究的文献综述
静寂的故宫博物馆
值得肯定的《乐记》两版本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