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传富
(信阳师范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 信阳 464000 )
·历史研究·
中国土地革命时期的儿童团
王传富
(信阳师范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 信阳 464000 )
儿童团是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民众动员的一个团体,自成立伊始历经变迁,而土地革命时期共产儿童团的活动是一个相对独立阶段,鄂豫皖苏区童子团是其中有代表性的儿童团体。土地革命时期儿童团是共青团儿童局领导的儿童群众团体,在入团年龄、阶级属性、活动经费、儿童团标示、组织体系等方面极具时代特色。儿童团的活动内容主要是军事斗争、思想文化教育、移风易俗、宣传鼓动、生产劳动等。儿童团不仅为当时的革命斗争做出了贡献,而且中国共产党以活动为载体对广大劳动儿童进行革命思想熏陶,为革命事业培养了接班人。
土地革命时期;儿童团;鄂豫皖苏区
20世纪土地革命时期是中国革命一个相对独立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农村地区把广大民众动员起来支持革命斗争。中国共产党动员民众团体之一是共产儿童团(以下简称儿童团),儿童团是共产党委托共青团把工农家庭出身的孩子组织起来的儿童群众组织,是今天少先队的前身。土地革命时期儿童团在入团年龄、阶级属性、活动经费、儿童团标示、组织体系等方面极具时代特色。中国共产党发动和组织广大儿童参加革命斗争、思想文化教育、移风易俗、宣传鼓动、生产劳动等活动,培养了革命接班人和后备军。关于儿童团,目前有一些相关研究成果[1-3],这些研究成果反映了20世纪30年代中国共产党领导儿童运动的历史变化、儿童团任务、儿童教育等历史内容,但从整体上来看,研究内容仍嫌单一、浅显,不够具体、生动和系统。鉴于此,本文拟以土地革命时期儿童运动史料为基础,以鄂豫皖苏区为例,整体与局部史料相映照,在揭示鄂豫皖苏区儿童团鲜明地域特色的基础上,透视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儿童团活动整体面貌,为今天儿童工作提供历史借鉴。
研究土地革命时期儿童团组织情况,需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儿童组织变迁有清晰的认知。中国共产党最早把儿童组织起来的时间是在发动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时期。1922年4月末,老矿工刘振海把七八个孩子组织起来,成立了安源路矿第一个儿童组织,开展放哨、送信等一些革命活动[4]2-3。安源儿童正式组织是在1924年5月7日成立,6月1日首次在社会公开亮相,正式名称是“劳动童子军”[5]。1926年7月改名称,“儿童组织形式可用‘劳动童子团’或‘儿童团’等名称组织之”[6]。土地革命兴起后,童子团或儿童团在各苏维埃纷纷成立,共青团中央根据少共国际执委决议与国际儿童局指示,于1930年12月11日对儿童组织名称、性质等进行规定,“儿童运动的性质是‘共产主义儿童运动’”“在苏维埃区域可以统一名称为‘共产儿童团’”,在白区的儿童“组织,不必统一名称,而可随便规定的”[7]。而在鄂豫皖苏区,一直沿用“童子团”称呼,没有改名。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儿童组织主要使用“儿童团”名称,晋察冀边区的儿童团有一段时间称为“童子军”,在东北沦陷区杨靖宇组织的少年儿童组织名为“少年铁血队”。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儿童组织名称是“儿童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49年10月13日建立“中国少年儿童队”,1953年6月27日改为“中国少年先锋队”,“文化大革命”期间改称“红小兵”,1978年10月27日恢复“中国少年先锋队”名称,沿用至今。
土地革命时期儿童团组织形态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1.入团年龄、阶级属性、活动经费。关于入团年龄,儿童团有一些硬性规定,“儿童团的年龄,定为十四岁以下”[7]。关于阶级属性,“除了地主、富农与资本家的儿童以外,工农的儿童皆可加入”[8]。土地革命早期有些富裕家庭孩子加入儿童团,在革命深入发展时,“要在斗争中,将一些富农子弟及其父兄参加反革命的分子统统洗刷出去”[9]。关于活动经费,儿童团在苏区是体制内群众组织,经费主要来自政府拨款,鄂豫皖苏区儿童团财政拨款经费是每月30元[10]460。
2.儿童团标示。儿童团在土地革命时期有本组织的礼节、红领带、口号、节日等标示符号。(1)礼节是举手礼,“儿童团的仪节是举手礼(举右手过头,伸五指手心向左)”[8]。这种礼节的含义是“五个指头是代表地球上的五大洲,就是:亚细亚洲、欧罗巴洲、亚美利加洲、亚非利加洲、澳大利亚洲。把五个指头举高过自己的头,就是说:全世界五大洲上无产阶级的利益,高于自己个人的利益”[8]。(2)儿童团员要佩戴红领带,“因为红色是革命的颜色,劳动儿童是革命的后代,所以挂起红领带”[8]。(3)儿童团口号是“准备着!”“时刻准备着!”[8](4)在土地革命时期,儿童节的时间与今天不一样,1933年1月5日苏区中央儿童局规定,“中央局决定四月一日为儿童节”[11]。国民党统治区及今天台湾地区儿童节是4月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从1950年起,儿童节是6月1日,延续至今。儿童团标示符号的作用,“一方面可以提高儿童的兴趣,另一方面更容易使我们进行教育训练等工作”[9]。
3.组织体系。儿童团组织体系,按照行政级别逐层设立,鄂豫皖苏区的规定是,“十人为一排(也称小队),设排长一人;五排为一分队(村级),设分队长一人;五分队成一大队(乡级),设正副大队长各一人;五大队成立一区联队,设正副区联队长一人;有许多区联队再成立全县童子团总队部”[12]371。儿童团组织层级虽多,但活动重心在村级。1931年8月共青团鄂豫皖区中央分局强调,共青团要“加紧(童子团)小队分队的工作,(共青团)巡视员一定要到小队分队(一次巡视几个),实际上把童子团工作加紧起来”[13]547-548。儿童团村以上组织是虚的,只是偶尔在根据地内把各地儿童团集中起来开展一次儿童大检阅活动。
4.领导体制。儿童团领导体制是接受双层领导,以同级共青团领导为主。“儿童工作的方针、儿童团干部的任命这类重大事项都由共青团决定,重要活动和任务也由同级或上级共青团组织来布置、下达。严格地说,儿童团自身并无独立的指挥系统,然而在日常事务方面,其内部上下级之间仍存在着检查、指导的关系”[14]。具体领导儿童团的机构是各级共青团儿童局,“共产主义儿童运动是在团的直接领导之下的(不经过团组的),各级团部的儿童局,就是儿童运动的各级组织”[7]。在团组织中“各级儿童局局长,要参加团的各级委员会常委工作”[9]。共青团中央儿童局早期领导分别是,“第一任书记是曾镜冰;第二任书记是陈丕显;第三任书记是赖大超”[15]。儿童团主要接受共青团领导,共青团是受中国共产党委托来组织和领导儿童团的,儿童团归根到底是接受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的儿童群体组织。
儿童团活动丰富多彩,工作任务是混合在一起的,但为了研究的方便,笔者主观地将它分为几个方面。
1.辅助性军事斗争。儿童团诞生在残酷武装斗争中,儿童团员在力所能及范围内担负起辅助性军事斗争任务,主要有站岗放哨、送信、拥护红军等工作,凸显了儿童团强烈的战争年代的军事性特色。(1)站岗放哨工作。儿童团员年龄小,不是单独站岗放哨,而是和赤卫队员在苏维埃区域各路口轮流站岗,一般不担任夜晚和紧急情况的站岗放哨。童子团站岗放哨十分认真,在鄂豫皖苏区“有一次一个团员担任站岗,团部忘记换岗,他的家属到岗位上找他吃饭,他[说]你到团部叫他们派人来换我时我才离去岗位”[16]376。(2)送信工作。前军委副主席刘华清说:“13岁,我当上了儿童团长。我就成了他们的交通员。一些不用写信的事,就让我口头转告。涉及党的秘密,他们就让我送信。”[17]04(3)拥红工作。在红军经过时,儿童团鼓动儿童欢迎和拥护。红军作战时,儿童尽可能担任轻便输送工作。红军打胜仗时,儿童团开庆祝和拥护大会。青年群众去当红军时,儿童团组织儿童欢送。儿童团经常组织儿童慰问红军家属。遇到开小差的红军,儿童团鼓励大家讥讽他[9]。拥护红军工作还包括给红军捐款捐物,在鄂豫皖苏区“少先队和儿童团又是拥军活动的先锋……有些孩子甚至从家里偷钱、偷米、偷面出来拥军”[18]119。
2.思想文化教育工作。儿童团协助列宁小学对广大儿童进行思想文化教育及政治训练工作,凸显了为革命培养接班人的教育性特色。儿童团对列宁小学教育的协助作用体现在:协助苏区政府广泛开办列宁小学,动员学龄儿童入学读书,配合校长教员办好列宁小学。胡耀邦在担任共青团湘赣省委儿童局书记时,要求各级儿童团把动员和鼓励儿童学习文化知识当作义不容辞的责任[19]。在苏区兴盛时期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在鄂豫皖苏区1931年“每个县苏都建立一堂模范小学,每乡都建立有两堂以上的初小,特苏文(化)委员会建立有一堂高级小学”[13]561。但各苏区存在时间不长,苏区儿童思想文化教育工作没有深入发展,共青团及儿童团的教育作用也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3.移风易俗工作。中国共产党在农村闹革命,首先必须改变与其革命活动格格不入的一些陈规陋习,主要是封建迷信、赌博、吸毒、女童缠小脚、童养媳等。在移风易俗活动中,因为成年人深受传统浸染,很难改变,而儿童年龄小,思想如同一张白纸,可塑性很强,他们无所畏惧地投入到这一活动之中,凸显了儿童是改变社会风俗习惯的主力军特色。如破除封建迷信,儿童团员把各庙庵的菩萨、家里供奉的神像,甚至奶奶们供奉的观音菩萨都打掉了[20]。如反对赌博活动,儿童团查赌博也是很厉害的,千方百计抓赌博,苏区的人很少有人敢赌博了[20]。儿童团员作为主力以特有果敢勇猛的姿态开展移风易俗活动,在当时特定历史条件下,造成了轰轰烈烈的革命气氛,使苏区社会面貌焕然一新,对当时中国共产党发动群众改善社会风气、打土豪分田地、扩大红军队伍等发挥了作用。
4.宣传鼓动工作。儿童团是苏区宣传鼓动工作的一支重要力量。当时共青团要求每一个乡都要建儿童俱乐部和儿童游艺场,儿童团组织儿童开展唱歌、跳舞、游戏等文化娱乐活动,以此为载体开展宣传鼓动工作。同时每一个乡的儿童团还要组织宣传队开展宣传鼓动活动。鄂豫皖苏区重要领导人沈泽民指出一个乡要组织七八个宣传队,其中童子团组织一个宣传队[21]402。宣传鼓动工作既针对儿童,也针对成年人,主要内容是动员校外儿童到校读书、反映劳苦大众痛苦生活、揭露土豪劣绅和国民党政府反动统治、鼓动青壮年参加红军等。儿童团的宣传鼓动工作表达了浅显易懂的革命道理,营造了革命的氛围,凸显了儿童宣传鼓动工作的生动活泼特色,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革命工作的开展。
5.辅助性生产劳动。在革命根据地,大部分青壮年参加红军到前方打仗,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严重不足,儿童团员热烈响应党与团的号召积极参加农业生产。“现在苏区每个青年团员(除工作人外)、少先队员、童子团员、青年妇女多半都加入了生产队,壮年人到前方去了,后方生产工作大部分是这些人做”[13]561。他们一面帮助自己父母耕田、收谷子、种麦子、看牛、砍柴、积肥、做家务等,一面开展“礼拜六活动”,帮助红军家属劳动,或种红军公田,把生产的粮食送给红军,或建立儿童肥料所,发动儿童拾粪积肥,或建立“儿童菜园”,把收获的蔬菜送给红军和红军家属。不过,儿童团员年龄小,从事农业生产力气不够,“在麻城乘区红军家属要青年团生产队替他做,不要童子团生产队替他做”[13]555。在战争年代,儿童在参加生产劳动中学到了生产知识,养成了劳动习惯,为社会创造了一些物质财富,但儿童参加劳动的作用有限,表现出生产劳动的辅助性特色。
儿童团工作是多方面的,各方面都做出了很大成绩。鄂豫皖区童子团1932年1月下旬召开童子团代表大会,集中总结了工作成绩,提出“八学习”的号召:皖西童子团拿着棍子配合红军作战,保障秋收;黄冈童子团组织生产队,帮助成年人割谷子打谷子;陂安南的童子团在站岗时捉了三个大侦探;罗山的童子团在站岗时一面戒严一面找空子识字;麻城乘区童子团与成年人一起站岗,每次检查都登记;麻城岐区童子团站岗在土豪身上查出了洋钱连人送交区农会;代表大会每个代表都站台讲话,“旁若无人”;代表大会中各县童子团团部都开展自我批评[22]594。儿童团的工作受到了党、团、苏维埃政府的高度赞扬。如共青团中央充分肯定了鄂豫皖苏区劳动童子团员的贡献,“哪怕年纪小,身体不大,拿着棍子站岗,带起木枪作战,配合红军行动,哪怕身体小,气力不够,拿起镰刀,掀着犁尾,种瓜种豆,参加生产”,赞扬他们“是全国一百万以上童子团的模范”[23]。
毋庸讳言,儿童团活动也存在一些失误。一是少数党员领导干部和儿童父母不重视儿童运动。在鄂豫皖苏区个别干部称“童子团不应向县苏委员要介绍信”。个别地区如“光山东区苏维埃没收童子团制的木棍,黄安桃花区苏吃掉童子团拥护红军的米等”[13]280-281。有些成年人,包括儿童父母“干涉儿童参加革命斗争”“打骂童子团”[13]548。二是有强迫儿童加入儿童团的个别现象。在鄂豫皖苏区皖西北,“童子团的组织,在最近是有了相当的发展,但还有强迫儿童加入的现象”[24]559。三是儿童团工作相对枯燥。鄂豫皖苏区童子团经常性的工作是站岗戒严以及生产、开会、下操。四是儿童团在移风易俗、经济斗争、文化活动等方面存在过激行为。鄂豫皖苏区的童子团和青年在文化教育方面,“打菩萨,烧道士的经书,甚而烧医生医书,扯老腐败的胡子(六安八区新安吉[集]童子团)”[24]556。儿童团不当行为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是由于当时中共中央“左”倾思想指导,造成儿童团产生过激行为。儿童团的一些失误或过激行为,表现出其历史局限性,在一定历史时期是难以避免的。
综上所述,儿童团是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民众动员的一个团体,自成立以来历经变迁,从劳动童子军转变为今天的中国少年先锋队。土地革命时期的共产儿童团发展是中国共产党儿童运动渐趋成熟、一个相对独立的阶段,而鄂豫皖苏区童子团是其中有代表性的儿童团体。儿童团是共青团儿童局领导的儿童群众组织,自身没有独立指挥系统,在入团年龄、阶级属性、活动经费、儿童团标示、组织体系、领导体制等方面都有独特的时代特色。儿童团的活动主要是军事斗争、思想文化教育、移风易俗、宣传鼓动、生产劳动等,表现出军事性、教育性、宣传鼓动活泼性[25]、生产劳动辅助性等鲜明时代特色。不可否认,儿童团在当时历史环境下也难免有过激或幼稚行为,而这只是儿童团活动次要的方面,其贡献是主要的,其中最主要的是为革命事业培养了接班人和领导人,如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成长起来的党的重要领导人李德生、刘华清都曾担任过村儿童团团长,这也是大别山地区革命斗争“红旗不倒”的一个重要原因。对土地革命时期儿童团组织形态及活动的研究,可以为今天儿童工作提供历史参考,并推动少先队工作创新性发展。
[1] 林 青.二战时期福建苏区的儿童团组织[J].党史研究与教学,1992(3):81-85.
[2] 魏兆鹏.从劳动童子团向共产儿童团的转变[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1992(3):31-34.
[3] 刘向前.土地革命时期活跃在赣东北苏区的共产儿童团与少年先锋队[N].中国档案报,2012-06-04(03).
[4] 王耀南.坎坷的路[M].北京:战士出版社,1983.
[5] 黄 洋.中国最早的红色儿童团[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2):5-9.
[6] 儿童运动决议案[EB/OL].(2007-04-24)[2017-06-18].http://www.gqt.org.cn/695/gqt_tuanshi/gqt_ghlc/his_wx/his_wx_1922_1931/200704/t20070424_23483.htm.
[7] 儿童运动决议(草案)[EB/OL].(2007-04-19)[2017-06-18].http://www.gqt.org.cn/695/gqt_tuanshi/gqt_ghlc/his_wx/his_wx_1922_1931/200704/t20070419_19908.htm.
[8] 团中央关于儿童运动决议案[EB/OL].(2007-04-13)[2017-06-18].http://www.gqt.org.cn/695/gqt_tuanshi/gqt_ghlc/his_wx/his_wx_1922_1931/200704/t20070413_17397.htm.
[9] 儿童运动工作决议案[EB/OL].(2007-04-13)[2017-06-18].http://www.gqt.org.cn/695/gqt_tuanshi/gqt_ghlc/his_wx/his_wx_1922_1931/200704/t20070413_17322.htm.
[10] 《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编委会.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第2册)[G].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
[11] 苏区中央儿童局关于春季冲锋季中儿童运动的决定[EB/OL].(2007-04-23)[2017-06-18].http://www.gqt.org.cn/695/gqt_tuanshi/gqt_ghlc/his_wx/his_wx_1932_1941/200704/t20070423_22500.htm.
[12]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战史编辑委员会.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战史资料选编(鄂豫皖时期·上)[G].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3.
[13] 《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编委会.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第1册)[G].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
[14] 彭富九.回忆苏区儿童团(一)[J].百年潮,2011(2):32-37.
[15]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共产儿童团[EB/OL].(2007-04-16)[2017-06-18].http://www.ccyl.org.cn/695/gqt_tuanshi/gqt_ghlc/gqtysxd/sxd_ydsh/200704/t20070416_18537.htm.
[16] 《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编委会.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第3册)[G].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
[17] 刘华清.刘华清回忆录[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4.
[18] 徐向前.徐向前回忆录[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7.
[19] 尹纬斌.十六岁的省儿童局书记——胡耀邦在湘赣苏区[J].湘潮,2005(11):22-25.
[20] 卢仁灿.将来的主人,必定是我们[J].党史研究与教学,1984(5):46-49.
[21] 中央档案馆,等.鄂豫皖苏区革命历史文件汇集(中央分局文件)[G].郑州:河南省委办公厅印刷厂,1985.
[22]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战史编辑委员会.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战史资料选编(鄂豫皖时期·下)[G].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3.
[23] 中国共产青年团中央为反对四次“围剿”苏区致鄂豫皖苏区劳动童子团书[EB/OL].(2007-04-13)[2017-06-18].http://www.gqt.org.cn/695/ gqt_tuanshi/gqt_ghlc/his_wx/his_wx_1922_1931/200704/t20070413_17306.htm.[24] 中央档案馆,等.鄂豫皖苏区革命历史文件汇集(皖西北特委文件)[G].六安:安徽省六安新华印刷厂,1985.
[25] 王传富. 鄂豫皖苏区宣传鼓动的多样化形式[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5(1):133-137.
AStudyoftheChildren'sCorpsduringChineseLandRevolutionPeriod
WANG Chuanfu
(School of Marxism, Xinyang Normal University, Xinyang 464000, China)
The children's corps was a group mobilized by the people during the new democratic revolution period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Since its beginning, it has undergone changes. During the land revolution period, the activities of the Communist Children's Corps were a relatively independent stage, and the Children's Corps of E-Yu-Wan Soviet Revolutionary Base was one of the representative groups. During this period, the Children's Corps was a mass organization of children led by the Bureau of children's affairs of the Communist Youth League. The Children's Corps in the age, class attribute, activity funds, children group marking, organization system etc had very strong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imes. The activities of the Children's Corps were mainly military struggle, ideological and cultural education, reforming traditional customs and habits, propaganda and agitation. It contributed both to the revolutionary struggle at that time and, more importantly, to use the activity as the carrier to carry on the revolutionary thought to the children, and to the successors of the revolutionary cause.
land revolution period;the Children's Corps;E-Yu-Wan Soviet Revolutionary Base
吉家友)
10.3969/j.issn.1003-0964.2018.01.028
2017-11-20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7BDJ023)
王传富(1970—),男,河南信阳人,副教授,信阳师范学院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所研究员,主要从事中共党史研究。
K269.4
A
1003-0964(2018)01-013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