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社区居民体育参与的需求与供给现状调查
——以尖草坪区为例

2018-02-25 04:58:47
关键词:客观因素体育运动居民

(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 北京 100875)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其中必然也包括不断增长的体育需求。体育需求是人们因生理或社会原因而产生从事体育活动的愿望和要求。

为了研究居民的体育参与需求与供给现状,本研究选取太原市大同路沿线几个不同社区的居民作为调查对象,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及实地考察对此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并根据现状提出了相应的引导对策与建议,以期更好地促进全民健身运动在社区内的开展,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提议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

一、结果与分析

1.被调查社区居民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针对太原市尖草坪区120名社区人员随机进行调查的。从调查的基本信息也即性别组成来看,本次接受调查的女性人数居多,占到74.17%,明显多于男性25.83%这一比例。性别比例和年龄组成均会影响调研的结果和对于调研数据的分析。而本次调研的120人中其年龄主要分布在40-59岁这一年龄阶段,占到总调查人数的55%,而其余年龄段的被调查者分布为18岁~29岁占到14.17%,30岁~39岁占到总人数的22.5%,而60岁及以上的占到了8.33%。这说明在社区参与体育运动锻炼的居民大多数集中在40-59岁之间,相对于更年轻的上班族可支配的时间更加充裕,用于身体锻炼的时间也就越多。

2.社区居民体育健身基本情况

(1)最近一年社区居民体育健身参与的基本情况

我们对社区居民最近一年的体育健身参与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仅有15%的社区居民有固定时间参与体育健身,而有超过6成的社区居民没有参与体育健身的固定时间,且较多为偶尔参与的情况。被调查的居民参与体育健身的人数虽占多数,但大部分居民仅为偶尔参与,且仍有1/5的居民在近一年里面没有参与过体育运动,居民参与体育健身的积极性仍有待提高。

(2)社区居民参与体育健身的影响因素

①影响社区居民参与体育健身的主观因素

在对影响居民体育健身的主观因素的考察中,我们发现居民基本主要受两方面因素影响。排在第一位的是“日常事务较多,没有时间和精力参加”,第二位的是“有兴趣,但惰性较大”。这两个方面成为了阻碍居民参与体育运动的主要的两大因素,其实其最终结果都可归结为“兴趣不够,动力不足”,若是有足够浓厚的兴趣,相信大家的行动力也会有更进一步的提升。

②影响社区居民参与体育健身的客观因素

在影响居民体育健身的客观因素中,“社区或单位附近缺乏方便的健身场地和设施”成为了42名居民的首选影响因素,这说明目前影响大多数居民不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还是健身场地的缺失。还有23名居民认为“缺少锻炼伙伴”为影响其参与体育健身的首要客观因素,除这两点以外,“不懂健身方法,缺乏指导”和“喜欢参与集体活动,但无人组织”也是较为影响居民参与锻炼的主要客观因素。

总体来看,兴趣和场地为影响居民参与体育健身的主要因素,若想要促进更多的居民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我们就要尽量消除这两方面带来的负面影响。

3.社区居民体育健身需求情况

(1)社区居民体育健身项目需求分析

我们对社区居民对于体育健身的需求进行了考察,调查了在无场地、设施、经济等客观因素限制条件下,居民自身愿意参与的体育运动。结果显示,与居民目前自身通常参加的体育项目相比,健身走、跑步类以及羽毛球这两项仍然是居民的前两项选择,有59人次选择了健身走、跑步类,比实际进行此项运动的人多了3名,有50人次选择了羽毛球,比实际参与羽毛球运动的居民多了27人次,选择有氧健身操的人则从之前的10名增加到了34名,说明需求同样较高,但居民们由于种种客观因素未能进行此项锻炼。

较受大家广泛喜爱的运动项目还有户外运动、游泳等水上运动、乒乓球以及广场舞。同时,我们也可以发现对于跆拳道、排球、门球、足球等运动的需求相对较少,这样的结果一方面受到居民生活习惯的影响,同时也是被调查群体的性别、年龄等特征因素的展现。但是作为社区体育健身参与的主力军,他们的需求应当受到重视。

(2)社区居民社区健身场地需求情况

被调查的120名居民中,有51名(42.5%)居民认为社区的体育场地和设施能够基本满足自身的体育健身需求,有21名(17.5%)居民认为社区的体育场地和设施能够完全满足自身的需求,而有48名(40%)居民认为其所在的社区并不能够满足自身的体育健身需求。

重庆市婚管中心于2016年9月28日正式启动重庆市婚姻家庭社会工作“家和计划”特色服务项目。该项目形成了以重庆市民政局为领导,以重庆市婚姻收养登记管理中心为统筹,以重庆市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为标准导向,以各区县婚姻登记处为依托,以“社区+社工”为载体的服务团队。

在对社区的健身场地和设施提供的建议中,居民们呼声最高的是要增加设施的种类,这也从另一方面体现了如今居民需求的多元化、丰富化。但我们在实地考察过程中发现大多数社区均只有简单的健身路径,部分社区还设有乒乓球室、室外羽毛球场地等,但数量有限,供不应求。除此以外,鲜有其他项目的运动场地。在居民的建议中,和增加设施种类同样呼声较高的是“扩大健身场地建设”,说明目前各个社区的体育场地数量、种类以及面积都有进步的空间。

二、结论与建议

1.结论

(1)社区居民对待体育健身态度较为积极,但缺乏行动力

调查结果表明,社区居民对与体育运动有着一定的认知与了解,自身也有较为积极的情感态度,但落实到实处的体育锻炼却要打一定的折扣,在生活中实际参与体育运动的人数要比想要参与体育运动的人数少。

(2)社区居民参与体育锻炼整体情况一般,体育人口亟待提高

社区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项目和动机表现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但是大部分人主要还是以增强体质为主要的锻炼目的,而以兴趣爱好为出发点的居民则仅有18%左右。有67.4%的居民每次的锻炼时长都能在30分钟及以上,但是每周的锻炼次数较少,强度也是以中等偏低为主,使得运动效果不能发挥到最好。

(3)社区资源配置不足,对免费运动场地及健身指导员需求较大

除了场地外,居民们对于了解体育运动相关的知识以及运动损伤防治、技能学习以及科学的健身方法指导等方面均有较大的需求,需要较为专业的体育指导员来进行指导和帮助。

2.建议

通过对调查所得结果的分析及讨论,结合我国社区体育的发展现状,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优化供给结构

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优势,加强、保障现有有效供给,逐步减少无效供给,促进更多的社会力量、市场力量的加入,加强社区体育团队的服务与建设,如成立社区体育工作小组,制定相应的工作计划,积极引导下属部门开展社区体育工作。

(2)加大宣传力度,改进宣传方式,进一步提高居民体育健身意识

加大全民健身的宣传力度,通过手机、互联网等信息渠道来进行宣传教育,线上线下同时进行,将“全民健身”的理念根植于人们内心,进一步提升居民体育健身的意识与兴趣,普及体育健身知识,更好地教会大家运动损伤与防治,促进更多的居民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

(3)拓展活动空间,增加设施建设

居民们需求最高、最直观影响到居民体育参与的因素就是体育运功场地,场地、设施的不足使得居民体育参与率降低,影响了居民体育参与。各社区应结合自身现有情况,在建设更多体育运动场地的基础上积极沟通整合周边的学校、企事业单位等资源,分时段、分项目、分场地的提供有效的体育运动场地供给。同时定期维护现有的体育公共设施设备,对破损的设备及时进行更新换代。

(4)开展多元化的社区体育服务,提升服务质量

为了满足居民们的多元化的体育需求,社区也应丰富自身的体育服务项目与种类。如举办多元化的社区或社区之间的体育活动,如体育项目培训、社区运动会、亲子运动会等等;建立社区体育信息平台如社区各类体育运动微信群等,方便有相同兴趣爱好的居民组成运动小组互相督促、共同锻炼。逐步提升社区的体育服务水平,满足居民们不断增加的体育运动需求,将社区体育开展得有声有色,不仅会提升参与体育健身的居民的运动感受,还会吸引更多行动力欠缺居民切切实实参与到体育运动之中,体会到运动的快乐。

猜你喜欢
客观因素体育运动居民
石器时代的居民
石器时代的居民
体育运动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现状及应对方式研究
东方教育(2016年10期)2017-01-16 20:37:29
体育运动小常识
呆呆和朵朵(13)
铁路车站接发列车安全性系统分析
浅析文学风格的形成
青春岁月(2015年18期)2015-10-12 12:40:05
农村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及提升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