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泽明
(广州市从化区龙潭中学,广东 广州)
励志教育是初中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鼓励学生积极发展和自信心养成的重要教学内容。当时由于过去在励志教育方面大都以简答的说教方式为主,影响了励志教育的意义发挥,甚至引发了学生的逆反心理。要将励志教育更好地融合到初中道德教育当中,充分发挥励志教育在学生个体健康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
初中阶段的学生在生理和心理发展方面都处在十分迅速、敏感的时期,情绪波动较大、自主意识空前,并且很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如果没有对处在青春期的初中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会对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必须要结合德育活动开展,通过励志教育对学生进行人文关怀、心理疏导和情绪管理培养等,同时通过励志教育对学生的文明礼仪、良好行为习惯进行训练,以此来帮助学生更好地度过青春期的心理反复变化期,促使学生形成更加健全、健康的人格。
要让学生想听、想参加是励志教育活动在初中德育教学中有效整合应用首要解决的问题,也就是说,必须提高励志教育对学生的吸引力是励志教育发挥重要教育意义的关键。要改变过去的简单说教教学方式,从多个角度,利用多种手段创设良好的励志教育环境,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励志教育过程中。首先,励志教育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初中阶段的学生自主意识开始觉醒,并且潜意识里十分注重自身的个体地位体现,因此在励志教育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针对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励志教育方案,提升励志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同时这也是初中道德教育的重要要求。其次,要创新励志教育的组织方式,借助丰富的网络资源整理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影视励志作品,或者是与学生十分贴近的励志故事,更加能够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比如《勤奋的故事》《人生的十字架》等励志心理故事短片比起枯燥的说教更加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德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这些巧妙地融入课堂教学中,做好励志教育的渗透。另外,学校要以“励志”为主题开展相关的德育活动,比如组织开展“励志成长”“超越自我”“明德励志”等主题德育活动,通过主题活动组织内容对学生的文明礼仪、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等进行训练和培养。另外,组织开展励志主题的班会、讨论会、演讲比赛等也是初中德育教学整合励志教育的有效方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结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和个性特点灵活选择,提高励志教育的有效性。
当前关于初中生思想道德建设的相关问题频发,比如校园暴力、情感问题等,因此必须加强德育工作的实效,以高校“导师制”教学模式为指导思想,建设初中励志教育导师制教学组织体系是励志教育在初中德育教学中有效整合的重要体现。首先,要建立全员导师德育教学体系,除了专职的德育教师之外,初中学校内所有的教职工都应当承担起德育的引导和渗透教学任务,将励志教育的具体任务进行细化、深化,安排全员导师制的励志教育活动。其次,导师在对所负责学生的基本情况、思想状况和学习需求等进行充分的了解,结合学生在学校里的表现,加强与家长之间的沟通联系,从而在思想、学习、生活等多个角度对学生个体进行分析,做好个体化励志教育需求和教学培养计划分析,提高励志教育的个体针对性。另外,导师还要建立好学生的励志教育档案管理,记录好学生个体的变化,及时调整励志教育方案,确保励志教育活动开展的动态性和及时性。
为了确保该种教学模式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要强化相关的监督落实制度,从导师教学过程资料、班主任评价、家长满意度评价和学生个体表现情况等多个角度进行量化考核,建立相应的奖惩制度,以此来督促导师落实责任、积极开展工作。
要想提高励志教育在学生个体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更好地融合到初中德育教学过程中,必须要通过多种方式来丰富励志教育活动的组织方式。一是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特点和学校励志教育环境,开发励志教育校本课程,充分挖掘校园内的模范示范案例,让学生感受到身边的励志故事、榜样人物,拉近学生与励志故事主人公之间的情感距离,在心理上增强学生对励志教育的认同。二是要组织学生开展校外体验活动,在校外体验活动中渗透关于坚持、意志等具体励志方式和途径的教育,以此来丰富学生对“励志”的认知,更好地寻找自我励志切入点,并以此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励志教育,提升励志教育的层次。
励志教育对学生个体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注重励志教育环境的创设,并且做好导师培养制度建设,丰富励志教育组织方式,将励志教育更好地融合到德育中,促进学生个体的全面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