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浦江县龙峰国际学校 丁丽娜
要想培养小学阅读能力,该做的第一步就是朗读,所以,学生们一开始需要通过吟诵朗读来培养阅读能力。吟诵朗读就是口、耳、心、眼四种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朗读是一种能培养人们阅读的学习方法,通过吟诵朗读这种方法,学生们能切身体会到阅读中的角色,并发自内心感同身受到阅读的内容。所以,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果能够正确并准确地运用吟诵朗读这个阅读方法,阅读教学效率就能得到肉眼可见的提高,使得小学语文的教学越发简单而受用。
朗读能够培养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同时可以加深记忆。学生阅读一篇文章时,要想理解文章的主题和内容,第一步就是朗读这篇文章。用准确且流利的普通话进行朗读,朗读的同时注意其中的语气、停顿、节奏和感情,使文章的主题和内容能自然而然浮现在学生的脑海中,从而学生对文章内容有进一步的理解,并能掌握文章的主题和中心思想,与此同时,文章的内容也初步烙印在学生的心中,加深了记忆。
小学语文的课文通常都包含着作者浓烈的思想感情,这份感情是显而易见的,学生们若是朗读课文,便更能体会到作者的感情,甚至可以达到感同身受身临其境的境界。朗读也可以让学生熟悉作者在写作中所运用的写作技巧,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学生可以运用到平日写作中。可见,朗读对小学生学习小学语文有着直接且效果明显的帮助。
如上所说,朗读是打开阅读的第一扇门,要想好好运用朗读这个能力,就得有目的地提高阅读能力。根据《语文课程标准》所要求的,学生需要准确、流利并带有感情地用普通话大声朗读课文。所以,依据这个标准,教学者首先要教导学生课文的正确读音和读法,最好先示范朗读,给学生们一个标准的带头朗读示范。在示范朗读之前,可以先帮助学生事先正音,把发音较难,以及容易出错的字词提出来,让他们等会朗读时注意听。对比较长或难以理解的句子,可以先跟学生解释清楚句子的意思,并且告诉他们正确的断句。教学者在朗读时,要保持注意力,注意口、眼、心达到同步,以免出现读错字词句子的情况。只有保持这种高度注意力,反复去做,才能更有效地引导学生按照发音标准进行准确朗读。等到学生能进行正确地朗读时,教学者就该指导学生做到流利朗读了。教学者应要求学生重读不断地进行朗读,尽可能做到连贯流利地朗读,不能一个字一个字地读,注意停顿,并且要符合情境,理解作者情感,带有感情地朗读。通过这样反复地训练朗读,学生将进一步做到流利地并富有感情地进行朗读。
学生对文章中心思想、主题、内容和感情的理解,关键在于学生具有的欣赏能力。作家写作时大多采用语言文字来阐述内心想表达的思想感情,因此,欣赏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对文章的感受程度。所以,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那么,怎样做才能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呢?首先,从事小学语文教学的教育工作者应指引学生用心感受文章,理解作者想表达的意图。结合实际情况背景,深刻理解作者为何要写这篇文章,以及所传达的内容和想法。只有通过这种方法,学生才能更好地了解明白作者的内心想法和意图。其次,结合实际情况也是必不可少的,世间万物都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例如,通过阅读教学中将这些关系连接起来,从而达到提升学生的阅读的欣赏能力,发散学生思维。最后,丰富的想象力也是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在教学过程中,丰富的想象力既可以更准确地领悟到作者内心所表达的想法,融情于景,又能加强学生对文学艺术的创造。形象文章大多存在于义务教育中,通过想象,可以将枯燥的文字在学生脑中形象化。通过这样的方法增强学生的想象力,岂不事半功倍?
在小学语文的课堂上,大多老师希望学生尽可能地以竞争或者合作的方法,对所学知识的吸收保存疑虑并不断探究。在小学语文的文章中,经常会接触到描述历史的小故事,就如《十里长街送总理》。老师可以通知学生们,在学习之前通过其他方式了解周总理的一生,这样做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我国历史的了解程度,更能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对历史的热爱。与此同时,学生应主动通过字典或其他方式,了解课文里出现的陌生成语典故,并能熟练地掌握这些成语。用了这些方法,学生的阅读兴趣会得到提高。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的原则需理论连接实际,以课内为主,课外为辅,而不是单纯地囫囵吞枣,不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机械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