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张家港市云盘小学 宋承晨
美国著名的音乐教育心理学家詹姆士莫塞尔曾说过:“器乐教学可以说是通往更好体验音乐的桥梁。”器乐教学是小学生学习音乐的途径之一,是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是促进音乐教学的有效手段。音色浓厚而柔美的巴乌,是一件极富民族色彩的乐器,常用于演奏抒情的、宽广的音调,合奏时巴乌音色易和其它乐器融合在一起。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如果能充分发挥巴乌的作用与功效,可以激发学生兴趣,提高音乐素养,使器乐成为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得力助手。
小学音乐课是一门综合性的审美教育课,以课堂的教学形式为主,音乐教学中乐器的选择很重要,有道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针对小学生还处于音乐的入门阶段,音乐老师应选择易学易奏的简易型乐器,当然,简易不等于简单,乐器既要保证质量符合审美的需求,又要具有普及性可以在全班推广开来,让每一个学生都拥有自己心仪的乐器,这是保证器乐教学顺利进行的前提。
乐器的选择也要考虑学生的家庭经济情况,巴乌以其音色柔美,价格便宜而备受师生的青睐,课堂上运用巴乌演奏乐曲简单易学,符合小学生的学习特性,巴乌小巧玲珑便于携带,学生在任何地方拿出来都可以演奏,奏出的乐曲婉转动听,增强了学生的练习兴趣;又因其声音的相容性较好适于集体演奏,有效地促进了乐器的普及。
传统理念里,音乐课就是“唱歌课”,其实不然,唱歌只是音乐课的重要内容之一,而乐器的演奏也是音乐课的重头戏。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会看到有些学生唱歌唱得并不好,甚至声音沙哑且音调不准,但他们奏出的乐曲却铿锵有力,音域宽广雄厚,基于这种原因,不爱唱歌而喜欢乐器的学生大有人在,音乐老师要就势引导,巧用乐器让学生感受音乐的异曲同工之妙,在演奏乐器的过程中享受音乐带来的愉悦。
巴乌是音乐教学中常用的乐器,它音域较窄,简单易学,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先让学生熟悉巴乌的十个音节,知道是低音,1 2 3 4 5 6是中音,并让学生在巴乌上找出各个音对应的位置,然后音乐老师再进行示范演奏,让学生模仿自己吹奏单音,从低音到中音进行逐一体验式练习,培养学生的音高概念和识谱能力,正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再有天赋的学生也要通过反复操练才能把握好音调的高低和演奏的节奏。小学生乐器的学习不能过于死板,老师要以组织游戏的方式进行乐器的教学,寓教于乐是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手段,同时也让他们感受到学习巴乌演奏的乐趣。
表现器乐本身就是一种对美的探索与表现的过程。学习乐器技能时,教师应不拘一格、灵活多样的指导学生学习,避免单调乏味的纯技术训练,通过多样教学将器乐技巧融于课堂教学中,提升教学实效。
是器乐教学的基本方法,由老师进行身传言教,老师主要讲解乐器的特点,演奏的要领和注意事项,同时要对演奏中的姿势、指法、呼吸等作示范表演,让学生直观地听、直观地看,对照自己纠正错误的地方,获得立竿见影的教学实效。以巴乌吹奏时的指法教学为例,在教学过程中要遵循由浅入深的教学原则,先让学生跟着自己模仿低音so、la、si的指法与吹奏,然后让他们参照巴乌常用指法表对do、re、mi三个音进行自主摸索着学习,并引导学生总结低音区与中音区吹奏时气息上有何区别,循序渐进地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学习主动性。
这是器乐综合课中常用的方法,集各种器乐教学方法和训练手段于一身,运用多种乐器进行独奏和合奏的混合训练,在分分合合的演奏中培养学生的器乐配合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综合素质。
器乐合奏教学是学生团队的整体教学形式,以齐奏,合奏为主,它不同于其他的音乐教学能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必须以课堂形式对学生进行统一训练,让学生跟上集体的节奏演奏,旨在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增强他们的群体协调能力。
活泼好动是小学生的天性,他们一般不会长久地做同一件事情,除非有吸引他们眼球的东西,要想让学生长时间地专注于乐器的学习,音乐老师就得设法将趣味性游戏引入课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玩玩唱唱,吹吹奏奏中学习器乐,从中获得音乐带来的快乐体验。比如巴乌的演奏需要气息的运用控制,在气息训练时,教师可以引入“吹纸”小游戏,使学生学会控制气息缓缓地吹出,有效地进行长音练习。
总之,课堂乐器教学的普及给给师生带来了欢乐,给音乐课堂注入了活力,也为校园增添了生气,既培养了学生的音乐兴趣,又能提升学生对音乐的表达能力。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重视乐器教学,教给学生演奏的技艺,同时也要积极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高尚情操,使学生在感受、表现和创造音乐的过程中获得审美的体验,提升学生整体音乐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