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竹君
(陕西师范大学 文学院,陕西 西安 710119)
河南中部地区方言“盱顾”[sy35xu51]表示的意义是“注意”“记得”,在普通话中几乎不使用它来表示 “注意”这一意义。“盱顾”一词在河南方言中的使用频率很高,虽然其发音在河南的各个地域中并不相同。对比分析会发现,不同发音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而这种语音联系又反映出语音演变的部分规律。
《说文解字》对“盱”的解释是“张目也,从目于声,况于切”[1]66。 由此可知,“盱”是形声字,而其从“目”,必与“看”有关。杨合鸣2012年主编修订的《现代汉语词典》将“盱”释为“睁开眼睛往上看”[2]。
“盱”在古籍中表示“看”义是极其普遍的。
《陶庵梦忆》卷二:“云老好胜,遇得意处,辄盱目视客。”“盱目视客”即“睁大眼睛看着客人”的意思。
《夷坚志》卷十一:“赵氏畏惊病者,不敢言,独呼子总出视之,物犹在岸上,睢盱回顾。”“盱”是“看”的意思。
《诗经·小雅》:“尔之安行,亦不遑舍;尔之亟行,遑脂尔车?壹者之来,云何其盱?”方玉润指出,《集传》中记载:“盱,望也。 ”《字林》云:“盱,张目视也。 ”
钱绎 《方言笺疏》曰:“左思 《魏都賦》‘乃盱衡而诰’,刘逵注:‘盱,举眉大视也。’重言之亦曰‘盱盱’;《荀子·非十二子》篇‘盱盱然’,杨倞注:‘盱盱,张目之貌。 ’”
《东京梦华录笺注》第七卷:“值恶少年十辈,行歌而前,联袂喧笑,睢盱窥伺,将遮侮之。”“盱”也是“看”的意思。
关于“盱”的引申义,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有十分详细的解释:
盱,张目也。张载注《魏都赋》盱衡曰:“眉上曰衡。盱,举眉大视也。”《释诂》: “盱,忧也,此引伸之义,凡忧者亦有张目直视者也。”《毛诗·卷耳》曰:“盱,忧也。”何人斯、都人士皆无传,然则三诗皆作盱训忧。 今《卷耳》作“吁”,误也。 郑笺“盱”为“病”,又忧之引伸之义。从目,亏声,况于切,五部。一曰朝鲜谓卢童子曰盱,方言。[3]232
从段注中可以看出:“盱”的本义为“睁大眼睛”“注视”,由“看”引申为“张望”,再由“张望”引申为“思念”,在“思念”义之后引申为“疾病”。
值得注意的是,在现代汉语中我们几乎不用“盱”字来表示“张望”,而“张望”义用与它形似的“眄”来表示。关于“盱”和“眄”的关系,刘文典解释《淮南鸿烈集解》“当此之時,卧倨倨,兴眄眄”时,引用了王念孙的考证,认为“眄眄”当为“盱盱”。 由此看来,“眄”实为“盱”的讹误字体,逐渐成为被人们经常使用的字形,后来代替“盱”并成为通用字形。
《说文解字》对“顾”的解释为“还视也,从页雇声,古慕切”[1]180。 由此看来,“顾”的本义也与“看”有关,且其意义是“回头看”。
毛传在解释《诗·桧风·匪风》的“顾瞻周道,中心怛兮”时说:“回首曰顾。”《论语注疏》中对《乡党》中的“车中不内顾,不疾言,不亲指”注为:“顾谓回视也。”在《汉语大词典》中“顾”还有一个义项是“视,看”。这就是说,“顾”的使用范围有了进一步的扩展。其实,“顾”的引申义在《说文解字注》中解释得也极为翔实:
还视者,返而视也。《桧风》笺云:“回首曰顾,析言之为凡视之称。”《语·乡党》“宾不顾矣”,谓还视也;“车中内顾”,苞氏谓:“前视不过衡轭,旁视不过輢较,则顾犹视也”;引申临终之命曰“顾命”,又引伸为语将转之词。从页雇声,古慕切。[3]709
另外,桂馥的《说文解字义证》提到“顾命”一词,即“回首曰顾,临终出命,故谓之顾,将去之意也”。
由此可知,“顾”的本义为“回头看”,由“回头看”引申为“观看”“注意”“照管”“托付”;另外也引申为“反而”,如《汉书·贾谊传》中“足反居上,首顾居下”一句中,“顾”即为文言连词,是“反而”的意思。
同义连文是古代汉语中一种特有的现象,指的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意义相同或者相近的词语并列在一起,它们之间是彼此平等、互相补充、互相说明的关系[4]。
顾炎武在《日知录》中把这种现象称为“重言”,王念孙在《读书杂志》中称为“连语”。
通过对“盱”和“顾”的本义和引申义的梳理,可以看出“盱”与“顾”的关系即为同义连文,两者本义都与“看”有关,且都有“注视”“注意”的引申义。不同的是,一个表示的是“张目看”,一个是“回头看”。由此看来,“盱顾”连文时,就意义上来看,它们彼此形成了“张目向前”和“回首向后”意义的结合,在方位上形成互补关系;就其语体色彩来看,这种同义连文是口语和书面语连用词汇化的反映。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盱”字并不常用,大家熟知的只有留存在地名“盱眙”(在江苏省)中。就“盱顾”来说,“盱”为口语,“顾”为书面语,属于同义复合词,而这种由同族词作词素构成的复合词又被刘又辛、张博称为同族复合词[5]。
据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语料库查询,“盱顾”在古代文献中连用一共有3例,而能查到的最早材料是《艺文类聚》记载的《全梁文》:“圣皇御极,钦贤盱顾。储后特圣,降情文苑。”也就是说,“盱顾”连用最早可能是在六朝时期,而在唐宋时期也就只有2例,且为重例,即《唐阙史》和《太平广记》中的记载:“泗州状言:有女僧二人,至普光寺,将祈礼者,睢盱顾视,如病风狂,云:‘后二年,国有变乱,此寺大圣和尚,当履宝位。’”这就更加证明了“盱顾”是典型的方言词语,很少作为书面语使用。
“盱顾”在河南方言中的使用频率很高,使用范围很广,其发音也有不同程度的差异。虽然说话者和听话者双方可以顺利完成交流,但就呈现出来的状况来看,即使在同一行政区域,其读音也有不同。
据笔者对河南部分方言的调查,“盱顾”的读音大致有以下几种:郑州北部如惠济区大多读为[sy35ku51],郑州西部如荥阳市多读为[sy35xu0];靠近山东的兰考读为[suei35xu51],而杞县则和郑州西部地区一致;洛阳读为[sy35xu0]。开封、兰考和杞县的方言不同可能是受地域的影响:兰考靠近山东,而杞县与郑州相邻,所以会出现读音差异,在与区域周边的人交际时,由于受到交际的影响,日积月累中同一行政区的方言就会发生不同的变化。但对不同的读音进行分析后,就会发现它们不同的读音之间是有一定联系的,因此,对“盱顾”读音的差异分析可以用语音演变的部分规律来解释。
1.河南中部地区有“见”系细音读为“精”组字的现象
就“顾”来说,查《广韵》可知,其在中古的读音为“古慕切[7]370”,反切上字“古”属见母字,“慕”为洪音,所以“顾”在普通话中读[ku51]。由于[k][kh][x]的发音部位相同,可能存在互通现象,所以河南中部有些地区就读作[xu51]。
2.河南中部地区的声调
河南方言的声调与普通话的声调有所不同。在《现代汉语词典》[9]中,“盱”的声调为阴平,调值为“55”,而在河南中部方言中其调值表现为上扬的“35”。由于阴平的调值在普通话和河南中部方言中存在不同,在对其他声调进一步考察后发现,普通话上声字在河南中部地区的方言中调值是“55”。如普通话“小”[ iɑu214]在河南中部方言中读[siɑu55],“普”[phu214]在河南中部方言中读[phu55]。关于河南话声调系统的具体情况,段广亚在《河南话与中原文化》的《河南话的特点》一节中将河南话的阴平调值定为“24”,阳平的调值定为“53”,上声的调值定为“44”,去声的声调定为“41”[10]。
方言词的用字大多数是使用现代汉语的字音来记录的,但对一些能够寻得确切本字的一些方言词来说,规范其用字是十分必要的,因为本字能够更好地表达词汇的意义范畴以及确切含义。如“盱顾”一词的书写形式就有很多不同:李荣主编的《洛阳方言词典》中记为“徐顾”,其他散见的写法还有“没许顾”“不许乎儿”等,只考虑了方言词的读音,完全忽略了汉字的表义性。为了充分理解和保存来自古汉语的方言词,我们必须充分挖掘其本字,沿袭其本身的书写形式,从而使词汇具有更多的理据性。使用“盱顾”的正确书写形式能够使读者更加准确无误地体会其含义,从而更好地为交际服务。
“盱顾”是书面语和口语同义连文而产生的现代汉语方言词,两个词素形成了关于“看”的互补关系,这种互补关系使“盱顾”所表达的含义更加形象可感。也因为这种互补关系,使得“盱顾”能够表示“注意”“记得”的意义。虽然其读音在河南中部地区有不同,但这些读音同时反映了“见”系字在河南中部地区有读为“精”组的白读音、“匣”母字的清化、河南方言的声调独特性等的语音规律。由于“盱顾”在河南中部地区的方言中广泛使用,口语性很强,其书写形式各不相同,对其本字进行探寻并规范其书写形式能够更好地表达词汇的含义,体现汉字的表义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