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彩娟 赵丽莉 闫晓东
摘 要 对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研究和探索,构建内外兼修的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从校内校外的课程体系优化、实践环节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实践尝试,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提升专业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水平,促进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及学科发展。
关键词 创新型人才;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师资队伍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8)16-0075-03
1 引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业教育工作。国务院办公厅2015年出台的《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中也明确要求:“把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作为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突破口,树立先进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面对国家教育发展战略部署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需求,创新创业教育已经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趋势和新潮流,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已成为高等院校的重要任务[1]。
作为河北省重点高校,华北理工大学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也进行了积极探索和研究,从政策、人力、经费等多方面进行了大量投入,并取得很好的成果。然而,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上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目前还存在诸多不足和局限性。为此,结合本校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情况,对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研究和探索,构建一种内外兼修的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取得显著效果。
2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局限性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是华北理工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的核心专业,在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一定成绩,但是还没有形成一个行之有效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还存在很大局限性。
首先,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在课程体系设置方面存在很大的局限性。课程主要是校内的必修课程及专业基础课程,缺少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课程和相关环节,如校内的通识教育课程和专业学科前沿讲座,校外的专题讲座和学术会议等。现有课程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的作用和辐射力还很小,这给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创新型人才培养带来很大的阻碍。
其次,在实践环节建设方面存在很大的不足。校内实践环节还只限于课程实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内容,校内缺少创新实验室,缺少学科竞赛、教师科研课题等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有效载体及契机;校外缺少与相关企业和公司的合作,没有校企合作的实训实习和实践基地。实践环节的不足也大大限制了创新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
最后,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也存在很大的局限性。校内的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师目前在知识结构、学术水平、实践经历等多方面存在诸多不足,阻碍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另外,没有积极引进其他高校、科研院所及公司企业的优秀人才作为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兼职教师,从而缺乏对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现实可行的专业指导。
3 构建内外兼修的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通过对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和探索,构建一种内外兼修的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2]。在内外兼修培养模式中,“内”指校内,是指充分利用校内各种资源对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实践环节以及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外”指校外,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利用校外丰富的资源进行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从而培养创新型人才。在内外兼修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中重点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探索和实践,取得很好的效果。
优化课程体系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教学目标是为社会培养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创新型专业人才,课程体系应该以专业课程为基础,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本位,以就业和继续深造为导向。因此,通过社会调研职位需求,咨询電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专家,紧跟专业发展趋势,结合学校本专业的特色,从校内与校外两个方面对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深度优化。
1)充分利用校内有效资源,将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相结合。通识教育课程包括大学计算机基础、大学英语、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创业教育等,放在一和大二阶段。通识教育注重培养学生文化基础知识和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专业教育主要指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及专业选修课,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中增加课程实验和课程设计比重,增加最新知识和技术比重;在专业选修课中设置学科前沿专题讲座、文献检索和科技查新等课程。通过对校内专业教育课程体系调整,极大地促进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很好地掌握了专业知识,更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2)通过引进来、走出去,充分利用校外丰富的专题讲座、学术会议、专业技能课程等资源进一步优化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更好地培养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学院聘请其他院校、科研院校及企业高级技术人员作为校外教师,邀请校外教师定期来校为学生授课及做专题技术讲座;鼓励支持学生参加校外科研院所及企业举办的专题培训和学术会议;在企业设置专业技能课程,让学生理解最新专业知识和技术的具体应用情况。这些校外课程和环节的设置为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加强实践环节建设
1)校内实践环节建设分为三个层次:基础层次、加强层次和提升层次。基础层次包括专业实验课程和课程设计;加强层次包括专业综合课程设计和本科毕业设计;提升层次是通过设置专业创新实验室,依托学科竞赛和科研项目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本专业建设了工业智能信息处理创新实验室,为学生提供了更好的提升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场所及环境,同时配备专业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各种学科竞赛,如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电子技术设计大赛等;指导学生参加教师横纵向科研课题,以实际科研项目为驱动,为学生提供更好的锻炼机会。创新实验室的设置更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同时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为他们以后继续深造和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3-4]。
2)校外实践环节主要是加强同校外公司企业的合作。一方面选派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培养双师型教师,学习企业所用的最新专业技术和工程方法,并将其引入教学实践中;另一方面设立校企实践基地,将学生外派到与专业相关公司企业进行实习,在实际的工程环境中提升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加强创新教学团队及高素质师资队伍建设 人才培养需要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作为支撑,针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优秀的教学团队及高素质的教师显得尤为重要[5-6]。
1)提升校内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师素养和能力。鼓励专业教师参加校内外培训学习和交流,参加国内外高层次学术会议,到国内外短期访学等,从而拓展学术视野,提升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鼓励专业教师积极申请横纵向课题,指导学生参加各种学科竞赛;选派专业教师到公司企业挂职锻炼,培养双师型教师。通过这些方式使校内教师具备更好的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素养和能力,并积极运用到教学及人才培养过程中,特别是具有较强能力的教师,使其通过教学、科研等环节,为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发挥最大效力。
2)校外广纳贤才。一方面积极引进高水平教师,为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引入高素质师资力量,从而更好地培养创新型专业人才;另一方面从其他高校、科研院所聘请教师和研究人员作为专业的兼职教师,进课堂为学生进行前沿专业知识的讲解,从相关企业聘请工程师进课堂或者在企业对学生进行最新技术的讲解。通过广纳贤才,使学生获得更加前沿的学科知识,同时了解和掌握企业中所用的最新专业技术,培养出电子信息科學与技术专业创新型人才。
4 结语
通过对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和探索,构建内外兼修的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从校内与校外的课程体系优化、实践环节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实践尝试。结果表明,首先,该模式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取得很好的成效,培养出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为企业和社会输送了大批高素质人才;其次,该模式进一步提高了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师的专业素养、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完善了他们的结构层次;最后,该模式进一步促进了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科发展。
参考文献
[1]胡春平,刘美平,葛宝山.现阶段我国高校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问题及对策:以吉林大学为例[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2):77-80.
[2]周茂军,杨新策,马沁怡,等.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科教文汇,2016(7):27-28.
[3]杨仕勇.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体系构建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版,2012(22):122-123.
[4]周合兵,罗一帆.构建创新教育大平台 培养创新型人才[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31(8):297-300.
[5]葛长娜.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探析[J].科教文汇,2016(7):25-26.
[6]姜宁,刘晓鹏,张驰,等.生物工程专业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探索[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12):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