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开萍
【摘要】目的 分析糖尿病采用二甲双胍与吡格列酮联合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0例。单一采用二甲双胍治疗对照组,基于此联合吡格列酮治疗观察组。对比分析两组血糖控制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前,两组血糖指标比较无显著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糖指标较对照组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为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采用二甲双胍与吡格列酮联合治疗的疗效确切,即有利于控制患者血糖水平,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安全性高,具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糖尿病;二甲双胍;吡格列酮;联合治疗;临床价值
【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8.36..01
在临床上,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多发病,其中以2型糖尿病最为多见,占比约为95%左右。针对此类患者,临床单独采用胰岛素加以治疗时,无法有效控制其血糖水平[1]。而作为一种噻唑烷二酮类降糖口服药,吡格列酮可保护胰岛β细胞,且可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因而可发挥有效的血糖控制效果[2]。因此本文随机抽取我院收治的8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0例,即对糖尿病采用二甲双胍与吡格列酮联合治疗的临床价值做了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資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0例。其中,观察组男26例,女14例,年龄35~70岁,平均(42.5±3.2)岁。病程1~8年,平均(6.2±1.3)年。对照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36~71岁,平均(48.8±2.4)岁。病程1~9年,平均(6.4±1.7)年。两组基本信息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入组及排除标准[3]:均符合糖尿病临床诊断标准;均知晓本次实验;对本次实验所用药物无过敏史;排除恶性肿瘤、酮症酸中毒、心力衰竭、急性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精神疾病等患者。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批准。
1.2 方法
单一采用二甲双胍(国药准字H20023371,产自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治疗对照组,用法用量:口服,500 mg/次,3次/d,持续治疗6个月。基于此联合吡格列酮治疗观察组(国药准字H20040631,产自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用法用量:口服,20 mg/次,2次/d,持续治疗6个月。
1.3 观察指标
对比分析两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控制情况及不良反应。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软件分析数据,在具体处理数据期间,计量资料予以t值检验,x2检验计数资料,组间差异经P值判定。
2 结 果
2.1 两组血糖控制情况对比
治疗前,两组血糖指标比较无显著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糖指标较对照组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不良反应对比
两组治疗期间均为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胰岛β细胞功能障碍和胰岛素抵抗是其发病的关键因素,因此在防治糖尿病的过程中,关键在于延缓细胞功能衰退、减轻胰岛素抵抗以及积极控制并发症等。目前临床常用的降糖药物为二甲双胍,其可减少肝糖生成率,增加外周组织摄取和利用糖的能力,可增加胰岛素受体亲和力和数量,可减轻体重以及胰岛素抵抗]。本文的研究中,治疗前,两组血糖指标比较无显著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糖指标较对照组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为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可见,糖尿病采用二甲双胍与吡格列酮联合治疗具有积极作用和价值。
综上所述,糖尿病采用二甲双胍与吡格列酮联合治疗的疗效确切,即有利于控制患者血糖水平,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安全性高,具有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曹春丽,.沙格列汀或吡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临床观察[J].中国药师,2015,18(10):1747-1749.
[2] 李 颖,李 健,胡德龙.西格列汀与吡效观察[J].吉林医学,2015,36(15):3295-3296.
本文编辑:赵小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