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南通市海安县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小学
袁亚琴
【摘要】我们已悄然进入了一个“微时代”,习作教学中的“微活动”应运而生。我们尝试着,力求让“微活动”成为儿童的习作“素材制造机”,成为提高儿童习作水平的“小确幸”。本文从“微活动营造微环境”“微活动触动微性情”“微活动唤醒微表达”三个角度阐述“微活动”在习作教学中的作用,让“微活动”成为提高学生习作水平的“小确幸”真正发生。
【关键词】微活动 儿童习作 教学策略
一直以来,我们都为学生开口无言、笔下无语而烦忧。究其原因,在小学阶段,学生处于写作起步阶段,因此视作文为畏途。面对教师的技巧引导,他们心有余而力不足,在下笔时还是无所适从。
怎样使学生勤于动笔、乐于动笔呢?怎样让学生的习作言之有物、言之有情呢?这是我们苦苦思索的问题。
我们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了一个“微时代”,“微电影”“微视频”“微信”等“微产物”已无处不在。在这样一个微时代里,习作教学中的“微活动”应运而生。微活动作文则是在作文课堂上通过开展简单易行的微型体验活动,创设作文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小处着眼,细处着手,力争“一课一得”,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全面提高他们语文素养的实践研究。我们尝试着,力求让“微活动”成为学生的习作“素材制造机”,成为提高学生习作水平的“小确幸”。
一、微活动营造微环境
李吉林的情境教育理论强调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创设特定的情境,以鲜明的表象、感人的氛围、真切的情感、丰富的美感,激起学生情绪,促进学生主体建构,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特定的微活动营造了微环境,让学生在活动中有所得、所思、所想。我们曾先后开设了“玩手影编故事”“吹泡泡”“魔盒魔盒我爱你”“一次特殊的考试”“舌尖上的挑战”“纸牌叠叠高”“精彩达人秀”“我是小小魔术师”“我是一只小马蜂”等微活动课,学生在环境中有代入感,兴趣被激发,思维被调动,参与意识浓厚。
如储丽华老师的《左手运动会》教学片段:
1.师:我们的“左手运动会”就要开始啦!
(课件出示活动规则)左手夹豆比赛:
参加比赛的“运动员”用左手拿筷子,将桌上的黄豆夹到碗里(夹掉在地上的不算),在规定时间内,碗里黄豆最多的小组获胜。
师:老师提醒一下大家,每个人的眼睛都是一部摄像机,都能拍摄到最精彩的镜头,看谁能把参加比赛的同学观察仔细,然后生动地描述出来。(板书:仔细观察)
2.进行游戏:第一轮选拔赛,每组选一个代表进行比赛;第二轮接力赛,各组同学用接力的方式夹豆比赛。(播放欢快的乐曲)
3.评选、颁奖。
4.现场采访。
师:觉得这个活动怎么样?比赛时你的心情如何,现在你的心情怎么样?用什么词语形容一下你此时此刻的心情?(分别现场采访胜、负两组的组员)
师:这就是我们真实的感受,这就是游戏带给我们的乐趣。看来比赛无论输赢,这场游戏都会让大家回味无穷啊!大家想不想把这次活动的过程写下来与家人、朋友一起分享?
活动是写作的来源,只要是富有童趣而新颖独特的活动就能吸引学生关注的目光,就能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从而让他们全身心投入。
二、微活动触动微性情
儿童都有丰富的内心世界,细腻的情感体验,独特的思维方式,只要我们找准微活动,就能帮助学生缩短现实与情感之间的差距,连通现实与情感的桥梁。
如曹雪松老师的微活动作文《“一站到底”我来了》课堂:
师:同学们,在家都看过江苏卫视的《一战到底》吗?你们如何评价这个节目呢?(自由交流)
师:想不想体验一下战神的感觉呢?今天我们也举行一场“一战到底”擂台赛,下面请擂主闪亮登场!
(擂主面向全班挑选对手一名)
主持人宣布比赛规则:根据要求在十秒钟内答题,答错者淘汰,擂主有一次向现场同学求助的机会,每轮结束后胜者将获得奖品一份。
(学生看图片,猜诗名,诵古诗)
师:真不愧是“古诗达人”,掌声在哪里?
师:究竟能不能一站到底呢?我们拭目以待!
(学生看要求,对诗句)
师:看!我们的小战神上场了!
诗中月 诗中花 诗中山 诗中雪
诗中鸟 诗中雨 诗中长江 诗中四季
(学生根据音乐节奏,吟唱古诗)
师:哇,好一段精彩的吟唱!
(学生根据诗句,即兴表演;学生表演,竞猜诗句)
师:怎么样?你能用一个词语或一句话来评价一下我们的一战到底吗?(自由交流)
诸如此类的“微活动”就为学生提供了他们所乐于参加的一个个不同的生活场景,而每个学生都是这个“微活动”中的主人,他们置身其中,或说,或笑,或思,或体验,能够想象,他们在写作时不再是“无米下锅”,而是“下笔如有神”了。
三、微活动唤醒微表达
习作的本质是为了自我表达与交流。微型活动作文的指导,需要借助教师所创设的微型活动展开,让学生进行真实的表达。需要使学生在“微型指导”中见“微”知“著”,促进学生言语生命的灵性生长。
《动作“现形”记》是要让学生仔细观察,学习运用动词把人物的动作写准确、写生动。课初,我进行了这样的微活动设计:
1.削苹果,说动作。
师:课前同学们听音乐、做动作、说动词,下面我做你们说。
师:坐好,睁大眼睛——(师示范“削苹果”)
师:谁能说说袁老师刚才是怎么削苹果的?
生:袁老师先戴上手套,然后一手拿着苹果,一手握着水果刀,迅速地削了起来。
师:你观察得真仔细!动词也用得准确1
2.尝苹果,练说话。
师举起苹果,问:有谁想尝尝吗?
(一生跑到前面,大口吃苹果)
师:谁能用一段连贯的话说说他刚才的表现吗?
生:他快速地跑到前面,挠挠脑袋,接过袁老师手中的苹果,张开嘴巴,用力地咬了一大口,腮帮子顿时鼓了起来,像肿了似的,拼命地嚼着,好像吃着世界上最好的美味。然后高兴地回到座位。
师:是啊!他快速地跑,大口地咬,高兴地回座位,看得真仔细!看着他吃苹果,你们有什么感受?
生:非常羡慕,要是老师喊我,那该多好啊!因为我最喜欢吃苹果了!
生:看到他吃完后满足的笑容,我也垂涎欲滴。
3.引法宝,入新课。
师:同学们,观察人物活动的时候,我们不但要关注细微的动作,还要关注真实的感受。(出示幻灯片:细微的动作 真实的感受)这可是写好人物活动的两件法宝。(幻灯:两件法宝)
表达内心的喜怒哀乐,诉说生命的悲欢离合促使了“认识”的发生,也促使了“语言”的发生。这样的“微活动”可操作,接地气,课堂中学生们小手直举,小眼放光,小脸通红,发言踊跃,催生了表达的需要。写作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阐述“我手写我心,童年真快乐”,有了“微活动”,写作变得可亲可爱了,学生们在“微活动”中“亲身感悟”,表达的欲望怎会不被唤醒呢?
碎片化的“微时代”,催生出“微写作”“微活动”。在我校,這已经成为语文作文创作“最接地气”的方法,最大化地扩展了学生的思维和对语文的实践应用能力。我们将边实践边总结,走出一条属于学生真正发展需要的“微活动”之路。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