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幼儿
(福建省石狮市新湖中心小学,福建 石狮)
相信在每一位教师的职业生涯中都会遇到学困生,帮助他们重拾自信心、提高学习成绩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让学困生的思维灵动起来。
新课改要求在组织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始终将学生作为主体,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在传统教学模式之下,学生在课堂中总是被动接受知识,这使得很多学生在课堂中即使遇到了问题也不敢提问,久而久之问题集聚之后就会使得学生的学习效果不佳,学生往往就会丧失学习兴趣,没有了学习兴趣,恶性循环之后逐渐就成了学困生。基于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一定要关注学生,在教学的时候要主动走进学生当中,与学生构建起良好的交流互动关系,进而构建起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得学生可以克服对老师的恐惧,进而敢于提出内心的疑惑。最终使他们的思维灵活起来,提高学习效率。与此同时,导致小学生成为学困生的主要因素就是学生的学习习惯不好、学习方法不正确。小学生的年龄比较小,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比较差,一般都是在课堂上在老师的监管下可以很好地听课,往往在课后就草草地完成作业,针对这样的现象,教师应该多与家长沟通,让家长在鼓励孩子的基础上有效指导孩子学习,不要将“学困生”这个标签贴在孩子身上,要让孩子知道通过自己的努力是可以提高学习成绩的,进而在家长与老师的共同努力下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1]。
素质教育倡导的是生本教育,而生本教育就要求“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尊重学生。伟大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讲“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在帮助学困生“解困”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基础,将激发学生的主观意识作为切入点,让这部分学生发挥聪明才智,走进数学、感知数学、学习数学,进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高效的学习方法。
第一,以新颖的导入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结合小学数学学科的特点,教师在导入的时候一定要做到自然合理,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激起学困生对于数学知识的渴求。在教授知识的过程中,可以为学生创设多元化的学习情境,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可以认识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2]。例如,针对“长方形与正方形周长”一课的教学中,我们就可以有效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如可播放一段小狗在广场上活动的视频,引出长方形与正方形的概念,然后引导学生为小狗设计一个长方形的活动区域,计算这个活动区域需要设置多长的围栏,这样一来学生快速被视频吸引,又可以开动脑筋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第二,在讲授新知识的时候,教师也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学困生在学习中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往往不能冷静分析,也不会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深度思考相关问题,最终难以获得较理想的学习效果,学习成绩自然无法得到提升。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情境,使得学生可以利用生活中的经历去分析数学问题,进而利用数学问题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例如针对分数的教学中,我们可以为学生设置一个“过生日”的情境,在生日聚会上往往需要分生日蛋糕,将分数的相关知识整合到分蛋糕当中,就可以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与具象的生活整合在一起,可以使得学生积极思考相关问题,进而也就可以让学困生的思维活跃起来。
对于小学学困生来讲,他们在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知识基础上都会存在一定不足之处,往往会使他们自卑,而如果自卑心理不能得到疏导,学困生将会进入恶性循环当中,不利于“解困”。基于此,为了让学困生思维灵动起来,我们一定要将教学活动与心理疏导整合起来,消除学生的自卑心理,让学困生重拾自信,以积极的姿态投入学习。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对学困生给予特殊的关注,多多给予他们鼓励的眼神,在他们回答问题的时候一定要有言语的鼓励;在课余时间中,还要积极与这部分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其内心的真实想法,进而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最终让他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去学习。
总之,我们一定要重视学困生的“解困”,结合小学数学教学的特点,了解学困生内心的想法,走进学困生并给予心理疏导,同时还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