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晓婷
(吉县屯里联合学校)
数学来源于生活,当然也要为生活服务。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的生活化数学意识,在数学课堂上注意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让学生了解到学习数学是有重大用处的,一些生活中的难题可以靠数学课堂上学过的知识来解决。
以往的教学方法,教师就是按部就班地照搬教材的内容教学生,谈不上什么教学策略,很多学生对书本上的内容只是简单地死记硬背,稍微有一点变通,学生就会束手无策。随着新课程理念的推广实行,指出数学教学要以满足学生的实际发展为主,依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掌握的知识,为学生提供足够的生活式教学活动,帮助他们真正做到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学会从广阔的生活背景中挑选事例,把生活问题数学化,充分挖掘生活中隐含的数学问题,贴近生活实际教导学生。比如在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中第7章“数学广角——植树问题”,单从题目来看,就已经和生活联系非常紧密了,里面有这样的题目:同学们要在全长10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米就要栽一棵,两端也要栽,那么同学们一共要栽多少棵树?类似这种问题在生活中特别常见,教师要善于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并引用到数学课堂上来,这样一来,学生会对这类问题产生兴趣,学习积极性也就会提高。而对于那些距离实际生活较远的应用题,教师需要有意识地将它们转化为实际生活问题。这种生活化的数学教学意识给小学数学教师指出了一个正确的发展方向:教学策略贴近现实,在生活中学习数学,提高学生的实际解决能力。
由于小学生年纪较小,他们对新鲜有趣的事物更感兴趣,所以教师在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的时候要重视情境的趣味性,这样更能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比如,在教学生初步认识乘法的时候,教师可以在导入课堂教学时创设一个分苹果的生活情境。家里面有4个人,如果每个人要吃2个苹果,那么需要多少个苹果?学生会很快列出加法算式2+2+2+2=8
(个)。那么如果不是把苹果分给家里人,而是把苹果分给班上的同学,每人分2个苹果,班上有47个人,一共分多少苹果?显然,在这个情况下,学生根据加法去列式就非常麻烦了,那么有什么比较快捷的方法呢?教师在这个时候就可以告诉学生可以用另一种办法来解决,顺势引入了乘法新课题学习。这样新的课堂在一开始就充满了悬念,一下子吸引住学生,让学生产生了探索新方法的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教师的教学效果也会随之提高。
为了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实用性,需创设有效的生活情境。数学情境创设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在轻松、活泼的课堂环境下学好数学。情境的创设应该与所要探索的知识有内在的联系,根据实际需要去创设情境,让知识来源于生活,而又能够应用到生活中去。在人教版五年级学生会学到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表面积,如果需要运用长方体的表面积公式解决问题时,教师可以创设这样一个情境:马上就要放暑假了,学校打算趁着学生放假的时间把教室重新粉刷一遍,已知每间教室的长是9米、宽是5米、高是3米,如果不含黑板和门窗的面积的话,每间教室需要粉刷的面积是多少?学校有14间教室,需要粉刷的总面积是多少?通过创设与学生息息相关的生活情境,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必要性和实用性,就会让学生更加重视数学。
在小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小学生利用他们在生活中形成的常识、经验去理解课本上的知识。所以,教师在教学时应该从学生的立场出发,引发思考,让学生将他们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进行解决。为了加深学生对数学课本上元、角、分的理解,教师可以联手家长,让家长带着孩子进行一次“生活考验”,学生和家长一起去文具店购买文具,在付款时让学生自己事先算好花了多少钱,通过买文具这个过程让学生切实将课本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当中。比如,在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课本里面有一章是教学生认识时间,教师在教这章内容时,完全可以将一个表带到课堂上,教师可以随便拨动指针锻炼学生认识时间的能力。教师也可以做一张表格,让学生记录自己一天的时间点,比如在7:00起床,11:30吃午饭,6:15是晚饭时间等,这些生活中的小事都可以记录下来。这样不仅能唤起学生共同的生活体验,同时又可以感受到生活中的数学,使学生意识到数学的实用性,从而引起他们对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数学知识的运用度。教师在教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时,一定要选择和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其次还需要考虑到学生的知识水平。
综上所述,教师一定要依据学生的生活实际,在新理念课程的指导下,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目标,完成数学教学的生活化,加深学生对数学生活化的理解,更好地提高他们运用所学知识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数学素养,为学生日后发展打下牢固的基础。
[1]王淑霞.小学数学教学的生活化趋向浅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35):165.
[2]李保青,范爱光.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趋向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9):23.
[3]柯春华.论小学数学的生活化教学[J].考试周刊,201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