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江门市蓬江区北郊中心小学 崔宝霞
平时,我们常会遇到有的学生下课时特别精神,活蹦乱跳,可是上课时却无精打采,昏昏欲睡,作业马虎,学习成绩不理想的情况。究其原因是厌学所致。厌学心理是小学生中常见的一种心理障碍。据调查,有三成以上的小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厌学心理障碍,厌学有如下几种表现:对学习丧失了兴趣,缺乏敏感与好奇,丧失了自发的学习动力;学习无目标、无计划、得过且过;缺乏意志力,对学习产生了畏惧情绪,产生了消极的学习体验,逃避学习情境。产生厌学的心理因素很复杂,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在小学生厌学问题上,来自于学生自身因素的厌学主要是有以下原因:学生本身学习能力不强,反应慢,成绩差,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久而久之就形成厌学现象;也有部分学生成绩优秀,但是,由于受外界游戏刺激或者自身习惯性格影响,坐不住,沉不下心来,贪玩等原因形成了厌学;还有部分同学是由于与同学交际能力差,不能得到大家的认同或者经常受到其他学生欺负等等,使学生感到自卑,觉得学习没有意思,从而产生了厌学心理。
对于小学生来说,有的学生家长平时因为工作忙,对学生成绩不管不问,在成绩下来以后发现孩子成绩不理想,不从自身找原因,想办法帮助学生提升,反而拿其他孩子与自己孩子进行对比,批评责骂孩子,导致使学生觉得父母根本不关心自己,只关心成绩,破罐破摔,产生厌学心理。也有的一部分学生是因为父母对孩子期望值过高,事事过问、干涉,孩子已经很优秀了,可是如何一点没有做好,就会受到父母的批评等等,致使学生心理压力过大,产生厌学心理。
由于学生学习能力参差不齐,在学校的表现自然会有差异,而大多数教师对于一些优秀学生在平时的说话态度等方面,要优于一些爱捣乱或者成绩差的同学,这就很容易使一些不够优秀的学生觉得教师“偏心”,不批评那些成绩好的学生,只批评自己,认为老师不公平,进而产生厌学心理。还有就是教师教学方法单一枯燥,激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等等。
目前,一些社会上“上学无用,不如想办法挣钱”等消极思想因素也在无形中影响着孩子,致使学生产生一种错觉“不好好学习照样可以混得好,比如……”,从而使学生产生一种不劳而获的感觉,形成了厌学;还有社会上的游戏厅等不适合未成年人的活动,也给学生的厌学心理造成了一定影响。
那么,如何疏导、应对小学生的厌学表现呢?
一、培养学习兴趣,变苦学为乐学
皮亚杰指出“小学生所有的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兴趣对智力发展起着促进作用,是开发智力的自然钥匙。因此,要改变小学生的厌学心理,教师要从培养学习兴趣上着手,把苦学变成乐学。
二、推行“愉快教学”,使学生轻松快乐求知
要想实现愉快教学,教师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1.创设情境。小学生具有活泼好动的特点,在教学的时候,教师如能创设相关的情境,那么,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更浓。
2.授人以渔。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教给学生的方法比知识更重要。因此,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以使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得到发挥。
3.注重激励。对于小学生来说,得到教师的认可或者受到教师的表扬是他们最高兴的事。因此,教师要善于就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对学生进行激励与表扬,如此教学,有助于学生克服厌学心理。
三、实施“因材施教”,肯定学生的闪光点
自古以来,因材施教就是一种可以使所有学生都能够得到提升的好办法。因此,在学生学习过程中,为了避免学生产生厌学心理,教师平时要留心观察学生,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要及时对学生进行表扬,并采取适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如此教学,可以使每个学生由衷地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关心,增添学习的动力。
四、坚持以引导为主,启发学生自主学习
教学,归根结底就是要教学生学。一方面要抓好引导。教师可以经常提出一些小问题,激励学生去思考、去尝试,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找到答案。另一方面要经常组织小讨论、小辩论活动,既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可以促进学生去自主扩大知识面,自主学习更多的知识。其次要建立激励机制。对于学习积极性强、知识面广的学生要树为榜样,号召其他学生向他学习,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把苦学变成乐学。
在家里,家长应给孩子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如专门给孩子一间书房,里面有书桌、书柜和适合其阅读的书本,墙上挂上一些激励性的名言警句,使其一进入书房就有学习的氛围。当孩子学习时,家长不要看电视,也不要大声谈话,最好一起学习,创设浓厚的学习气氛,让孩子乐学。社会有关单位要加强对娱乐场所的监管,经营者也要提高职业道德观念,形成合力,杜绝未成年人进入游戏机室、网吧等“禁区”,共同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教育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不同的学生个体由于不同的生活环境和学习心理可能产生厌学心理,只要教师积极推行愉快教学,实施因材施教,以引导为主,启发学生自主学习,协助家长和社会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探索教学教育的方法,就能让学生得到矫正和克服,形成良好的学习心理,从而促进小学生各方面得到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