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动』展现精彩数学课堂

2018-02-24 20:26:28江苏省南京市西善花苑小学罗有斌
学苑教育 2018年21期
关键词:泡泡创设作业

江苏省南京市西善花苑小学 罗有斌

如何让平静无奇的数学课堂“动”起来呢?笔者认为至少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考虑。

一、创设情境“动”起来

教师若能设计出一个新颖有趣的开头,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增强参与热情,唤起学习动机,激活思维,收到先声夺人的效果。针对低年级的学生而言,创设情境无疑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然而无论是故事情境导入还是生活情境描述都依赖于教师个体的语言描述,虽然一定程度上吸引了学生,但是这种“吸引”往往不够彻底。如果此时教师能创设一个“会动”的情境,给课堂以生命,将更快的抓住学生的心,激发他们思考的愿望。

在执教《“0”的认识》一节课时,就提前准备了学生常玩的“吹泡泡”的工具,上课铃一响,我自顾自的吹起了泡泡,可以说学生们第一时间发现了这个“异样”,眼睛齐刷刷的盯着我,时机恰到好处,我开口了:“老师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游戏:吹泡泡,不过老师刚开始玩,还不知道一次能吹几个呢,你愿意帮老师数数么?”提出问题:老师一共吹了多少个泡泡,后来还剩下几个,这些泡泡去哪了?一个泡泡都没有了用什么数字表示?生活中你还在哪些地方见过数字“0”?自然引入到“0”的认识这节课的教学当中,如此动态的教学情境设计,极大地增强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二、课堂练习“动”起来

练习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整堂课上都是单调的计算题练习,容易让学生产生消极情绪,学习的效果大打折扣,从而严重阻碍了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而此时,如果能将富有创意、形式新颖、内容丰富并具有一定趣味的练习融入课堂中,满足学生好奇、好动、好玩的心理一定能让学生乐此不疲。曾在一次口算练习课上设计了一个名为“植物大战僵尸”的游戏,游戏配着动感的音乐,通过课件制作,不规则的出现带着口算题的各种植物、迅速跑过的僵尸,要求全班学生起立,见到题目算一算,见到僵尸拍拍手。整个过程中学生的眼、耳、脑、四肢都被充分的调动了起来,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缓解了新授后学生的疲惫感,而且充分的激发了学生参与练习的积极性。在一次公开课上,教学“乘法口诀”时,制作了一个“幸运大转盘”,选择课堂上表现好的同学到讲台上来转,其他同学迅速的报出答案。虽然都是口算练习,但是这种动态的、带着未知性和随机性的练习方式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练习欲望,课堂也因此不再枯燥乏味,真正的“动”了起来。

三、课堂评价“动”起来

教学中一直在思考如何让自己的课堂评价也能“动”起来?总结起来,大概有这两种方式。

方法一:行为动作上激励。如向学生竖大拇指“你真棒!”,与学生击掌等。在学生回答过问题之后,在言语肯定的同时,添加一句“G ive me five”并和学生击掌。这时评价不再是单一的口头表扬,而是融合了听觉、视觉、触觉,给了学生极大的鼓舞。

方法二:物质形式上激励。如,发一些小奖品,上讲台加星等。上台的同学获得了极大地成就感,台下的同学在羡慕的同时也暗暗下了决心努力,这样的评价方式无疑是高效的。

四、课后作业“动”起来

传统的书面作业虽然能培养学生一定的演算、解题技能,能在一定的程度上反映学生对每堂课所学的知识掌握情况,却反映不出学生的作业态度与作业兴趣。为了提高学生做作业的积极性,提高学生作业的质量,让学生饱含热情地投入到作业中,一直坚持让数学作业“动”起来。记得在教学《认识时、分》时,课前我要求学生回家做钟表,比一比谁做得最逼真、最漂亮。第二天上课,学生拿出了自己做的各式各样的钟面图,可以说他们敏锐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都让我为之震撼。当我问他们:“要想钟表做得逼真,需要注意钟面的哪些特点”?学生们争先恐后的回答,有的说要注意三个针的长短粗细;有的说要画出12个大格子、60个小个子……因为他们真实的动手做过,所以每个学生都有话说,这样的数学作业不但出色的完成了辅助教学的使命,更激发了学生做作业的兴趣。这样的数学作业学生愿意做、喜欢做。

总之,数学课堂要“动”起来,让学生在这个动态的课堂中理解新知识、掌握新知识。我相信,我的课堂会变得愈加春光灿烂、精彩纷呈!

猜你喜欢
泡泡创设作业
吹多大的泡泡能把人送上天?
趣味(数学)(2021年9期)2022-01-19 03:15:22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快来写作业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甘肃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 06:10:20
巨型泡泡
天天爱科学(2019年8期)2019-09-10 07:22:44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和鱼一起吐泡泡
作业
故事大王(2016年7期)2016-09-22 17:30:08
跳跳猴吐泡泡
幼儿园(2015年2期)2015-07-13 08:29:15
我想要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