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清
(江苏省南京市人民中学,江苏 南京)
【导入与铺垫】
大家知道,中国现代诗歌(也称新诗)诞生于五四时期,传承了古代诗歌的韵律之美,也冲破了种种格律的束缚,更兼具现代散文的自由和个性。形象性、抒情性是古诗、现代诗、现代散文共有的特点,而现代诗的形式特点又决定了它一定会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来呈现属于自己的特性。
下面,我们一起走入第一课艾青的《我爱这土地》。
【环节一】初读—理解内容和主题—读出情感基调
1.初步把握情感。
请同学朗读这首诗,把自己对这首诗的初读感受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点评朗读:大家的朗读虽然停顿、重音等的处理上有些不同,但可以听出大家对诗的基本感情基调“爱”已经有了较好的把握。这应该和本诗的题目分不开。大家看,诗题有什么特点?
明确:题目直抒胸臆,直点主题。
我们再看标题:这首诗的题目可不可以改成“我爱土地”?
结合背景说说这里的“暴风雨打击”的含义。(根据背景说出象征意思)
这里的“着”能换成“过”吗?(标明正在“打击”)
小结:这是一片正在被日本侵略者肆意践踏的土地。(出示一组背景图片,可配乐)大家能用一个词或短语描绘你所见到的场面或自己的观感吗?
2.面对这正遭受蹂躏的满目疮痍的国土,诗人却发出“我爱这土地”的吟唱。这是一份怎样的爱?那么,在这里,“土地”应该不止是“土地”了吧?
这首诗的主题越来越明晰了:诗人用此诗抒发自己对被日本侵略中的祖国的爱,抒发自己深沉的民族情感。
带着这样的感受,全班一起朗读。
【环节二】再读—深入形象性和抒情性—读出感情的波澜
诗人是如何来抒发这份深沉的民族大爱的呢?现代诗注重借助形象抒情并且有自己独特的方式。什么是抒情形象?我们复习一下。
我们来看看本诗中出现了哪些抒情形象?
1.“诗人”和“鸟”。
2.这只鸟要做些什么?大家找到了最主干的几个动词,第一自然段看起来有八个诗行,事实上,从句子结构来看有几个大句子构成?
第一个大句用假设关系的关联词把“我是一只鸟”和“我……歌唱”两个结构简单的句子连接起来。后面的四个诗行呢?为什么从属于前面?
3.这些是诗中呈现的主要的抒情形象,也是第一自然段句子的主干部分,我们把它组合起来,可以写出这样的诗句:
“假如我是一只鸟/我要歌唱土地、河流、风和黎明,然后死去,腐烂。”显然,它的感染力远远比不上原诗。可见,这首诗丰富的形象性和强烈的抒情性不在这些主干成分上,反而来自于句子或短语的非主要成分上。好好品味它们对更好地理解感受全诗更加重要。
4.我们来聚焦这四个形象。一起朗读这四个诗行。
我们品析过“暴风雨打击着”这个修饰语,给了我们更加丰富直观的画面感,丰富了“土地”的形象,结合背景,我们更理解了“暴风雨打击着”的象征意义,从而深入把握了“土地”的象征意义。那么,“河流”“风”“黎明”呢?它们仅仅就是三种景物吗?请同学们讨论一下。
小结:“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和“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结构整齐,“河流”象征我们心中强烈的民族情感。“风”象征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诗人的情感由“悲”土地之苦难转入“赞”土地的抗争。“黎明”可以看作是斗争前景的象征,也可以更“实”一点,看作是充满生机的解放区的象征,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的象征,或者“美好的未来”“未来的信念”。
短短的四个诗行,诗人的情绪是多变的。如果我们再朗读这四行的时候就应该读出这种起伏变化。大家看其中哪个地方变化最大?(黎明)
这四个诗行都有一个代词,前三行用的是“这”,最后一个用的是“那”,说说你的理解。
(安排自由朗读、个别感情朗读,挑朗读水平比较好的学生,点评,如果不足可以再一起朗读。)
5.通过对这四个短语的修饰或限制性词、语的品析,我们对诗歌丰富的形象和诗人丰富的情感有了更为细致深入的把握。其实,现代诗的一个很大特点就是在阅读诗歌的时候,必须好好品读这些词、语,才能对作品把握得更加深入。确实,一首好的现代诗,往往是字字情、声声泪,甚至连标点中都富含深情啊!
请同学们自己去品读一下本诗中的其他诗句,发现自己初读时忽略的精妙之处。
(学生交流,可最后归纳性板书)
【环节三】三读—实践朗读技巧—读出自己的理解
现在我们来回顾一下诗人的心理和情感发展变化这条抒情线,极好地营造这些心理或情感的那些非主干词。
这些词语在朗读时要进行重音处理,当然重读不是响读,重读的意思是对这些有着特殊情感意味的字、词要进行一定的处理。有的需要响读,有的可能是慢读,有的可能要延长音等等,当然,每个人在深入理解的基础上可以有不同的处理方式。
再读,理会每个字、每个词中的情感内涵,按自己的方式自由朗读,直到成诵。
集体朗读。看时间,如果有时间还可以再个别朗读,或者创造性朗读:自己认为既有表现力的词、句做特殊的艺术处理。
最后全班背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