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文化”与“天涯海角”考

2018-02-24 18:54海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王集门
新教育 2018年29期
关键词:题刻天涯海角三亚市

□海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王集门

三亚有个著名的旅游景区,名曰“天涯海角”。每年到此观光游览的海内外人士有几百万人次,他们到“天涯海角”来看什么?看壮观的大海、美丽的沙滩。除此之外,还有“天涯”、“海角”、“海判南天”、“南天一柱”等几处石刻的人文景观。有些游客觉得值!但也有一些游客大呼:“拿钱买‘上当’,总有后来人!”一片烂沙滩,几块破石头,有什么好看?这类游客不在少数,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是景区只有骨架,缺乏血肉。换句话说就是没有把绚丽多彩的“天涯文化”展现在游客面前。本文拟就此,谈谈。

据《崖州志·舆地志二》载:“下马岭,城(崖州古城,今崖城镇)东六十里,斜峙海湾,有一径可通行人。乱石棋布,潮长(通涨)即不能往来。为州治东路第二重关隘,有汛驻防。麓有巨石,高二丈。雍正间知州程哲刻‘天涯’二大字于上。今通名此地为天涯”。这段记载告诉我们“天涯”这片土地原名“下马岭”,因知州程哲题刻“天涯”二字于海滨石上而“通名此地为天涯”。它的地理位置在崖州城东六十里。古崖州全境分为五区,五区之南皆至于海。“中区:东至下马岭,距城六十里。与东一区交界。”(《崖州志》)“东一区……西至下马岭,与中区交界。”(《崖州志》)

这就是“天涯”这片土地的大致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地势。在这里我们就得研究研究下列这些问题:1.这个地方为什么起名为“下马岭”?有什么意思?2.什么时候把这个地方命名为“下马岭”的?3.程哲是何许人?他为什么要在“下马岭”的石上题刻“天涯”二字?有什么用意?

下马岭,位于崖州的中区和东一区交界处,为古崖州的军事要地。《崖州志·关隘》载:“下马岭距城东六十里,周围三十里,高七十丈。斜峙海湾,仅有一线可行。乱石如屋,耸塞海滨。潮长,不能往来,最宜设伏。黎匪常据行劫。过此,有二路入三亚境(古代的三亚,今天的三亚市区一带)。一度岭从内地行,险而近。一从海滨行,坦而远。东北皆黎村,最大者曰过岭黎,众至千余户。岭西(下马岭西)五里有民居七十余户,马岭(即下马岭)汛扎驻于此。为州治东路第二重关隘。过岭峒距城东六十里,中有黎村三十余。四面崇山峻岭,如桶形然,仅有一石门,从马岭汛后入石门,两山对峙,凿石以通,深达二里。”多么险要而又多么重要的地方!

从这些记载中,大概可以理解命名为“下马岭“的缘由,但史书、地方志、野史中却并没有命名下马岭的文字记载。民间传说:这条路在这一段非常狭窄,且有一处为乱石所塞,仅一线可通,如一门洞,骑马无法通过,不管是谁,到此必须下马,因此人们名之为“下马岭”。更为有趣的是,古代历朝的官员们是从来不到这个地方来的,路过此地也必然绕道而走,为什么?因为“下马”太不吉利,他们忌讳这两个字,“下马”不就是撤职免官嘛!真有意思!查查州志的艺文志,查查历代文人(本地的和外地的)的诗文集,的确没有描述这个地方的诗文。因为他们是不愿意“下马”。可叹而又可笑!

那么,“下马岭”这个地名是谁起的?什么时候开始启用的?这是谁也说不清楚的问题。按理来说,大概有了崖州城向东往三亚市(古代的三亚市,今三亚市区一带)到藤桥、陵水的通道之始,就有这一段险要狭窄的路段,这一路段骑马无法通过,必下马牵着马才能通行,因为它是山岭通道,“下马岭”之名也就约定俗成,并不是哪位聪明才子起名的。至于时间,大概可以追溯至隋朝,因为隋朝的宁远县治就在今天的崖城镇水南村,这条沿海岸的通道也必然已经开通,此路开通,“下马岭”也就必然存在了。有文字记载的大概始于宋朝,熙宁六年(1073年)设临川镇寨(宁远县改为临川镇,寨为驻军所在地),下马岭属临川镇寨管辖,已有兵驻守。明代驻军分大、小营,三亚营(古代的三亚市,今三亚市区一带)立大营,下马岭立二小营(下马岭东营,下马岭西营),驻军两营合计有一百几十人。清朝时期设马岭汛(即下马岭汛),直至光绪十五年(1889年)下马岭仍驻扎“左哨外委(武官名)一员,防兵二十五名”。由此可见,下马岭确是古崖州的军事要地。这里的驻军有三项防务:一是防东路之敌越过下马岭攻击州城,所以说它是“州治东路第二重关隘”。二是防下马岭汛七十三村峒,过岭峒三十二村的黎族百姓作乱。《崖州志·黎防志一》载:“东路:由州城东关市渡河……复行山路十二里,有下马岭。岭下有民居二十余户,中有汛房一所。自此傍海滨七里,度下马岭,六里出田,一里过深车路。路深七尺,夏秋泥淖难行。过路,出烧旗沟,行田五里,上长山坡。二十里至三亚市(古代三亚市,今三亚市区一带),有汛房一所,为东路要冲。”这是防黎的军队驻地和行军路线。三是防海盗登岸抢掠。下马岭的南面都是海,海岸线从南山岭东的红塘湾、天涯湾至烧旗湾(禁港),海盗随处都可泊船登岸抢掠。明、清两代海盗猖獗,加上倭寇,经常侵扰崖州海岸。清顺治十八年(1662年)海寇杨二、杨三“泊舟下马岭海岸,时贼猝至,人皆莫知。有男妇十数人行至海湾,为贼所获。已又入打堡、石板等黎村,获乡民林伍等,并黎妇十余人。黎人以牛米赎,老羸者放还,壮者不释。寻入三亚港,港兵遁。贼遂焚寨西去,复掠番人塘等处。游击史尚仁以兵尾之,贼船己去。”(《崖州志·海寇》)。由此可知,下马岭是崖州的“三防”要地。

“天涯湾,在马岭(即下马岭)西。有淡水流出天涯石处”(《崖州志·港》。天涯湾,大概是在程哲题刻“天涯”二字于石上之后才命名的,刻上这二字之石,谓之“天涯石”。也就是说此处“有淡水流出”。程哲是何许人?他为什么就不忌讳“下马”二字,敢来“下马岭”?他为什么要在此石上题刻“天涯”二字?

《崖州志·名宦》:“程哲,江南歙县监生。雍正五年(1727年),米贵,开仓平粜,民得聊生。州人勒碑称颂。”程哲是个清官,也是个好官。清雍正初年任崖州知州,有善政,重生产,兴教化。雍正四年(1726年)他巡视藤桥,立“劝诫客民碑”,劝戒客民:“勿嗜酒而沈醉,勿见色而贪淫。勿因风而晓坐,勿披露而夜行。勿因饥而饱食,勿因渴而多饮,勿因垢而晨沐,勿因倦而昼寝。”雍正五年(1727年),崖州大饥荒,米价腾贵,民不聊生。程哲一边上奏朝廷,在还未接到朝廷允许的情况下,开仓平粜,赈济百姓,民得聊生。同是这一年,在他任知州近三年之后,巡视下马岭,在下马岭海滨石上题刻“天涯”二字。他此前有没有到过下马岭,谁也无法知道这几百年前的事,但他一定很了解下马岭,因为这里是他管辖的地方,而且距离州治崖城仅60里啊。对官员们不愿意去下马岭,忌讳“下马“二字,他应是清清楚楚的。他题刻“天涯”二字,并不是一时之冲动,也不是被这里的壮观景色所感动,而是有他特殊的目的。当年,他有没有把他的意图告诉同事或属下,我们无从知道。今天,我们只能根据逻辑推理,推知他当年题刻“天涯”二字的心态和意图。程哲的人生道路是坎坷的,科场极为不利,寒窗苦读,连个举人也不是,仅仅以例监出仕。这是一种非正途出身的官员,而且分派到离京城“一万一千三百二十里”(《崖州志·疆域》)的天边(天涯)来为官。他的心态可想而知。“下马岭”这个古老的地名给他的政务带来诸多麻烦,官吏们不愿到这个地方去办事,迎送上级官员不单不敢走这条路,连边也不能沾。因此,他在任职期间,首先将所有公文及来往文书中的“下马岭”简化为“马岭”,如“下马岭汛”改为“马岭汛”(清朝崖州的有关文字极少用“下马岭”这一地名,多用“马岭”。明朝之前没有这种现象。是否从程哲开始,不得而知,姑妄言之)。他在下马岭海滨石上题刻“天涯”二字的目的就是希望通过他题刻的影响改变遭人们忌讳的不吉利的地名“下马岭”,改变人们的心态,改变这一地方的命运。他题刻“天涯”二字的效果不错,“今通名此地为‘天涯”。因为他是清官、好官。老百姓心中崇敬他,也就有相当大的影响力。在他去职之后,“州人勒碑称颂”(此碑已佚)。其实程哲题刻的“天涯”二字,是说大实话,“下马岭”的确是“天涯”,距离京城一万一千多里,是皇帝权力(天)统治的边缘(涯)。皇帝为天(皇天),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下马岭就是边远之王土(涯)。关于程哲题刻“天涯”二字的意图,以及对“天涯”二字的解释,后人有多种说法,我们只能算是“一家之言”。

程哲并不是在下马岭海边石上题刻的第一人。《崖州志·金石》载:“‘海判南天’石刻,在下马岭海滨巨石上。字大三尺许。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一月,钦差曹、苗、汤巡边至此,镌。”曹、苗、汤三人是朝廷的钦天监,是钦差。他们是奉康熙皇帝的谕旨在下马岭海边题刻“海判南天”石刻,以此为中国疆域的天地分界处。因此,他们也就不忌讳“下马”,也不敢忌讳“下马”。为了进一步证实石刻与测量的方法的一致性,每年冬至在“海判南天”东南方的石刻进行目验,可以看到的情形是,“冬至及前后两日的11时55分至12时05分之间,太阳高度与石面重合。”由此可以得出结论:人工刻凿的“海判南天”石刻为康熙时期天文大地测量的遗址。

在程哲题刻“天涯”二字之后,又有人在天涯石旁边的石上题刻“海角”二字,意图大概和程哲差不多,也算是一壮举。从此,此地又名“天涯海角”。另外还有清末范云梯题刻的“南天一柱”四字,也很有意思,值得人们去思考。

下马岭的东边有一烧旗港(烧旗湾),又名禁港,因烧旗沟水从此入海而得名。港口开塞无常,沙松,能陷人。水涨,勿轻渡。《崖州志·舆地志二》载:“烧旗水(即烧旗沟)以明季王熀烧旗于此,名。源出城东六十里过岭。东南流,过大饼、楚核等黎村,注禁港,入于海。约行二十余里。此水夏秋大,春冬小。水小,港则闭。”王熀何许人也?下马岭东边的一湾一水均以其烧旗而得名,他烧的是什么旗?

《崖州志·忠义》载:“王熀,字日宣,(崖州)北厢人。明季诸生。鼎革初,父生员应桃不从薙发令,被戳死。丁亥(1647年),桂王由榔(南明永历皇帝)立于肇庆。己丑(1649年),熀上疏(给永历皇帝)陈情,准赐恤。后以扈从功,授总兵。奉命联络乡兵,规取诸道。崎岖两广,历战十余年。所下城邑,旋为大兵(清兵)所取,降副总兵。庚子(1660年)桂王亡入缅甸,(熀)怀印归里,遁迹黎岐。知州李应谦亲招之,不从。赋诗见志。筑室水北,名曰水竹居,自称为水北渔人。终身不入城市。”王熀是明末的抗清义士,在他父亲王应桃被杀之后,他和几位乡亲渡海前往肇庆,投入南明抗清队伍,因为扈从有功,被封为总兵,奔走于两广,征战十余年,收复不少城邑,但不久又为清军所取。庚子(1660年)南明最后一支军队溃败,永历皇帝逃亡入缅甸,旋为吴三桂所杀。王熀怀着印信,卷起战旗,潜回崖州,隐藏在下马岭黎族村峒,准备联络海南西部抗清义军陈武、黄士谔部,继续抗清。他万没有料到,转战于儋州、崖州的义军,已被清军消灭,陈武等都已牺牲。无可奈何的情况下,他在一条无名小沟(河)旁埋下他的总兵印信,烧毁他的战旗(帅字旗)。从此遁迹黎族百姓居住的深山。多年以后崖州知州李应谦招之,也遭到拒绝,保持晚节。后人将这条小河命名为烧旗水(沟),这条小河的出海口为烧旗湾(港)。王熀不是诗人,诗却写得很好。《崖州志·遗事》载:“王副戎(熀)虽不以诗名,而其不忘胜朝之意,时见于吟咏间。如《中秋玩月》云:‘阴霾久障中天月,此夕中秋月复盈。皎洁一轮天下照,从今不改万年明。飒飒西风薄暮生,黑云吹尽碧天清。广寒今夜皎皎月,万国中秋庆大明。’《山居》云:‘山居穷日月,笑傲不知年。守岁频瞻斗,望明屡看天?结句两押‘明’字,其意可见。功虽不成,志亦可悲矣。”

这些历史事实均发生在今天的“天涯海角”(天涯镇),蕴藏着深厚的文化气息,应该加以挖掘和运用,让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和谐统一,让景区有血有肉,提高景区品味。

天涯文化是三亚(崖州)文化的组成部分,程哲、王熀等是崖州历史上的名人;题刻,烧旗等也是崖州历史上的事实。“天涯海角”景区的发展,天涯的经济、文化的发展离不开三亚(崖州)文化,要以三亚(崖州)文化广阔空间为历史依据,发展天涯镇经济文化,规划“天涯海角”景区。程哲、王熀等名人,烧旗、题刻、下马岭等盛事要在发展中有所体现,又在体现中促进发展。还要把三亚的独特的自然景色的特点体现出来,表达出来。海边无非是:阳光、沙滩、海浪、仙人掌、渔民,这些似乎是到处的海边都差不多,其实不然。天涯海角的阳光,特别适宜日光浴,沙滩的沙是世界上最好的海沙之一,比夏威夷、青岛、北海的都好,北京奥运会沙滩排球比赛场用的沙就是从三亚运去的,为什么不去青岛运,不去北海运,要来三亚运,就是因为三亚的海沙好。天涯海角沙更是好,十分适宜海沙浴。海水也比其他地方清澈,海潮也和其他地方的不同。《崖州志·潮汐》载:琼潮与崖潮有所不同,“惟琼潮消长时刻,相距四辰。崖则相距六辰。琼潮伏流或一二三四日不等,崖则准伏三日。”其他还有一些不同之处,还列表把每月每日的潮流时刻和流向列出来。可见这里是个最适宜海水浴的地方,也是发展各种海上运动最适宜的地方。崖州渔民早已有他们对海的认识,有一本名为《琼南流水册》的书(民间抄本),渔民就是依据这本小册子出海捕鱼的。天涯的海滨是富有文化特色的。

总之,—句话,这些历史信息都是天涯文化,要充分挖掘,充分运用来发展天涯经济、文化,发展天涯海角景区。

猜你喜欢
题刻天涯海角三亚市
岁月静好伴你遍迹天涯海角
漆涂层对题刻类石质文物的影响研究
造化钟神秀
远方
捉迷藏
平果县阳明洞摩崖题刻迁移保护
陕西神木清凉寺石窟金代汉文题刻校录与研究
跨境电商背景下三亚市服务业总部经济发展路径探讨
三亚市幼儿海洋教育的现状及其问题探讨
三亚市小额信贷业综合改革政策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