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管理背景下的民办高校转型研究

2018-02-24 17:42余玉婷
现代教育科学 2018年3期
关键词:民办学校民办高校应用型

余玉婷

(仰恩大学,福建 泉州 362014)

一、民办高校转型的必然性

民办高校转型必然有社会经济形式变化的原因,但是最重要的还是自身的先天条件与后天发展不足导致的。总体来看,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办学经费紧张。对学费的高度依赖、经费来源单一是长期困扰民办高校的问题。美国私立大学学费收入占教育经费的比例约为30%~40%,日本私立学校学费收入占教育经费的比例约为40%~50%,而我国民办高校的学杂费收入占教育经费的比例高达80%~90%[1]。由此可见,我国民办本科高校的自我筹资能力亟待提高,贫弱的输血渠道为民办高校的长远发展埋下了隐形的危机。民办高校实现应用型高校转型之后,可以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过程中,吸引企业的社会捐赠力量进驻学校,甚至可以实行混合所有制的办学模式,提高办学经费来源的稳定性。

缺乏办学特色。在近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民办本科高校和其他高校的学科专业设置趋同性过高,特色不明显,没有产生品牌效应。部分民办本科高校虽然办学目标是立足地方,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目标,但在专业设置方面却背离这一宗旨。追求“大而全”,导致培养的人才完全不适应地方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长此以往学生就业就会处于劣势,学校的社会声誉也随之受到很大的影响,生源压力越来越大。要改变这一现状,唯有坚持应用型大学的建设思路,回归服务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初心,办出自己的特色才是正确的道路。

师资力量不强。师资队伍水平是衡量高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受传统文化影响,公众对民办学校持有不相信、不支持、不看好的态度。民办高校凭借自身的经费状况难以吸引到高质量、高水平的人才。加之政府对不同类型高校之间的人才交流、人才评价、人才晋升采取区别化的策略,这阻碍了高层次人才向民办高校的流动。研究型大学需要科研能力优异的领军人才为支撑,大量吸引高尖精的人才做战略储备,民办高校在原本就师资紧缺的情况下越发显得力不能支。为突破优秀人才紧缺的瓶颈,民办本科高校理应采取错位竞争的策略,吸引地区性的企业、行业人力资源,协力开展应用型高校的建设工作。

二、分类管理政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2016年《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审议通过,3个配套文件《关于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民办学校分类登记实施细则》《营利性民办学校监督管理实施细则》也适时发布,国家对民办高校的政策呈现利好趋势,但总体来看机遇与挑战并存。

《决定》指出:“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可以采取购买服务、助学贷款、奖助学金和出租、转让闲置的国有资产等措施对民办学校予以扶持;对非营利性民办学校还可以采取政府补贴、基金奖励、捐资激励等扶持措施……,民办学校享受国家规定的税收优惠政策;其中,非营利性民办学校享受与公办学校同等的税收优惠政策。”从中可以看出,民办高校的扶持措施十分具体,并且有与公办高校缩小差距的趋势。《若干意见》中指出:“积极引导民办学校服务社会需求,更新办学理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办学模式,加强内涵建设,提高办学质量……,鼓励举办应用技术类本科高等学校,培养适应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和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需要的人才。”分析文件可以发现,国家对民办高校的发展定位是有所期待的,希望能够走应用技术型大学发展之路。此次分类管理相关文件的出台进一步明确了民办高校在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办学定位和教育功能,突出了民办高校在服务经济结构转型、产业转型升级、新产业发展方面的作用。

《若干意见》中规定了多项质量监管制度与监管形式。并明确要求,要完善民办学校年度报告和年度检查制度;建立民办学校信息强制公开制度,推进民办教育信息公开;推进管办评分离,建立民办学校第三方质量认证和评估制度,民办学校行政管理部门要根据评估结果,对办学质量不合格的民办学校予以警告,甚至取消办学资格。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可以“组织或者委托社会中介组织评估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并将评估结果向社会公布”,引导民办学校坚持公益性办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面对严格的质量监管,民办高校应认识到应用型大学建设的根基在于夯实人才培养质量。应用技术大学的建设目标是一个战略规划、战略实施、战略评价的过程,也可以说是一项系统工程[2],教育工程最重要的就是人才产出效益。近几年,我国民办高校的发展逐渐得到了国家与社会的认可,但政策上的分类管理,无法直接解决民办院校人才培养质量问题。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升是所有民办高校都无法回避的严峻挑战。由于资源倾斜的差异以及先天发展的不足,民办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与公办高校相比处于劣势地位。民办学校自诞生以来一直饱受社会的歧视,他们所获得的民众支撑力量、政府扶持力量、企业支持质量都相对较少。面对分类管理后严格的质量监管,部分民办高校可能会出现落伍的状况,甚至会被淘汰出局。另外, 不但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存在竞争,民办高校之间也存在竞争。分类改革给民办高校在税收优惠、土地使用、社会捐赠、教师待遇、人才引进、专业设置等多个方面提供了大量的支持措施,非营利性民办学校和营利性民办学校必将通过各种方式争取优质资源,因民办高校分类后所导致的区别性待遇必将进一步加剧民办高校之间的竞争。

三、民办高校转型的前期思考

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和营利性民办高校的选择。民办高校分类改革对每个高校来说是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国家此次分类管理相关文件大力扶持民办教育的健康发展。非营利性民办学校和营利性民办学校在人才资源引进、财政税收扶持、土地使用、外部社会资源倾斜方面将会产生很大区别,这对民办高校的转型也将产生持久而深刻的影响。在法人属性方面,非营利民办高校可以选择登记为事业单位法人,这在我国现有的社会观念、政治环境中,是身份的转变,更是学校发展命运的革新。而营利性高校,可以选择更加市场化的道路,以灵活的教育管理方式实现预定的办学目标。

渐进式转型和激进式转型的选择。民办高校转型的过程通常采取两种方式。一是激进式转型道路,二是渐进式转型道路。道路的选择标准需以学校的应用学科、应用专业、应用型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为基准。激进式转型道路的优点是可以实现学校的资源集中利用,能够彻底清除顽疾,快速提升办学质量。但激进式转型道路也有很大的风险,由于大学转型过程中,教师观念的转变较为困难,不少教师已经适应了传统的知识传输型的育人模式,而应用型大学则要求师资在学术理论、科学研究、社会实践、产教融合等方面需具备较高的能力,因而过快的转型方式与人们滞后的转型观念会出现不相适应的情况。渐进式转型是我国高校改革惯用的方式,它通过缓慢改变、层层递进的方法避免学校集中出现体制不适应的不利情况,但在实际运行中,渐进式转型也有诸多问题。一是时间过长会滋生更多的矛盾和问题,二是转型遇到困难时,在支持转型的力量和信心不足的情况下容易出现历史的倒退。因此,每个民办高校都要认真审视自己的办学资源、办学质量以及与应用型大学建设相关支撑体系的完备情况,来确定选择激进式转型道路还是渐进式转型道路。

四、民办高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型的路径

(一)合理利用资源

充分挖掘校内资源。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存在资源禀赋差异,需要充分挖掘自身资源,优化学校内部的资源配置,加强专业群建设,以专业群为核心整合人力、物力、财力资源,打造特色学科、重点学科。同时激发二级学院利用资源的效率和质量,制定二级学院办学质量评估方法,以资源投入、资源运作、资源产出为思路考核学院的资源配置能力。

积极拓展外部资源。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开展学科专业建设、师资团队建设,争取地方企业全方位参与学校转型。努力加强学校品牌输出和形象宣传,赢得地方政府的资源支持。转变学校的办学模式,采取政府鼓励支持的混合所有制模式,构建政府、高校、企业三者之间的资源共建、利益共享机制,保障经费来源的稳定性和应用转型资源的多样性。

(二)深化专业改革

积极申报应用型专业。教育部应用技术大学改革战略研究试点院校、中国应用技术大学联盟副理事长单位、河南省首批示范性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黄淮学院,经过转型改革应用型专业已经占到专业总数的83.2%,形成了新老传承、文理相济、交叉共生的学科专业体系,成为学校应用转型的关键力量。借鉴其经验,民办高校应抓住专业设置自主权下放的机遇,根据地区急需人才引进目录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制定应用型专业申报计划,初步形成与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互联网金融、新兴产业的人才需求相适应的专业体系。

着力改造提升传统专业。在应用转型的过程中,对于应用性特征相对不明显的专业应进行改造提升。首先,对传统专业进行分类和差别化改造。按照专业的实践性、就业率、转专业率、第一志愿填报率、行业对接程度等因素将传统专业划分为限制类、淘汰类。对于限制类专业要瞄准行业的最新动态和市场急缺的相关人才寻找新的专业增长点,改造的过程中可挑选代表未来发展技术的企业进行专业的联合改造,力争将其发展为新的应用型专业;对于不适应学校整体学科布局的淘汰类专业则应采取逐步缩小招生规模的方式,使其渐渐淡出学校的专业规划。

狠抓专业群建设。专业群建设的水平能够折射出一所学校特色化办学的能力,也是高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的必经之路。专业群建设可以采取以下三条途径进行:第一,创新管理组织模式。改变以系、专业为主体的传统管理组织模式,打破专业藩篱,建立与专业群相适应的管理组织形式,组织大教研室,让行业企业成为专业群规划、建设、受益的主体。第二,搭建专业群信息化平台。以企业技术应用为重点,搭建校企之间信息化平台,把企业的行业实践、产业动向等先进资源引入专业群的教学中。第三,确立专业群评价体系。建立专业群教学质量标准、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教学质量考核和激励制度,实现专业群建设的过程监管和结果评价有机结合。在专业群的评价体系中需着重突出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创业成效、用人单位满意度、区域经济贡献力等评价要素。

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第一,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学科专业调整的实施意见和管理办法,对重点企业、行业、产业人才需求进行统计、监测、分析,定期发布鼓励类、限制类、淘汰类专业名单。第二,开展深入、全面的毕业生调查。以基于成果的教育理念(OBE)为导向,实行“出口倒挂”的发展策略,通过开展全面、深入的毕业生调查,发现毕业生在适应社会和自身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此结果为依据对专业质量进行定位,对专业存量进行调整,实现就业情况、招生计划、专业发展“三关联”。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引进高层次人才。一流学科、一流专业的建设需要一流的师资队伍做支撑。民办高校需坚持投资理念,在吸引高层次科研人才、高层次教学人才、高层次校企合作人才方面投入较大的资金,以这些“大师”为引领,塑造一流师资队伍。

大力培养“双师双能型”教师。“双师双能型”教师是与应用型学科建设相匹配的师资类型。他们既具有较高的教学能力,又具备充足的企业实践经验,是高校应用转型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因素。有学者调研显示,应用技术大学的“双师双能型”教师比例需要达到80%以上,才能满足应用技术大学的建设需要。鉴于此,民办高校需要加大“双师双能型”教师的培养力度。首先,制定适用于本校的“双师双能型”教师专项发展规划和认定办法,设计该类教师的激励制度;其次,借鉴欧美国家经验,建立产学研合作模式和校企合作培训平台,提高教师面向技术前沿的研发素质与实践技能,为服务地区经济发展培养高级应用技术型人才。

推进教师收入分配改革。第一,加强高校绩效工资管理。建立区别化的绩效考核办法。对于院、系等教学单位,应重点考核学科专业建设综合实力的增长。对于职能部门和教辅单位,应重点考核管理规范化、服务满意度以及管理和创新水平。绩效工资分配应向关键岗位、高层次人才、业务骨干和做出突出成绩的工作人员倾斜。第二,采取多样化的收入分配形式。理顺内部收入分配关系,保持各类人员收入的合理比例。在核定的绩效工资总量内可采取年薪制、协议工资、项目工资等灵活多样的分配形式和分配办法。 第三,制定教师到企业兼职从事科技成果转化活动的办法和离岗创业办法,鼓励教师深入企业生产活动一线,解除教师离岗的后顾之忧。

(四)构建应用型课程体系

调整课程结构。课程是教师与学生互动的一线,也是知识传授最直接的途径。高校应用转型的最终落脚点和难点是应用型课程体系的建设和研发。高校要调整原有课程结构,减少通识课的课时比例,增加专业课的课时比例,并且灵活调整实践课与理论课时间顺序。同时,应加强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课教育的有效融合。使学校教育能够与社会的发展需求紧密结合在一起,使学生的专业知识能够迅速转化为生产力。

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建设。实践教学是应用型课程的主要特征,当前民办高校需要努力提高实践教学的广度和深度。在实践教学的广度方面,拓展实践基地的地区局限性,抓住国家“一带一路”的良好机遇,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在课程开发、教材编撰、师资建设方面逐步实现国际化。学习美国、德国、荷兰等应用技术大学先进的教学经验,深化高校、企业、地方的产教融合。在实践教学的深度方面,要改变以提供“免费劳动力”为内容的低级实践教学模式,鼓励教师与行业导师共同开设实践课程,申报实践项目,在实践教学中融入学科前沿理论,从根本上提高实践教学的内涵和质量。

设计应用型课程标准。在民办高校转型的过程中,为了保证课程建设的质量,需建立一套应用型课程标准体系。在课程标准拟定的过程中可聘请行业、企业领先人才和国内外行业权威做顾问,保证应用型课程在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又具有一定的超前性,能够引领专业的发展,满足学生走向社会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陈舒.国外私立高校经费筹措经验借鉴[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5(11).

[2]徐金燕、彭宠.我国民办普通本科高校应理智对待转型发展[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4(5).

猜你喜欢
民办学校民办高校应用型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全国近两成学生在民办学校就读
广西:民办校可由营利性转非营利性
四川成都:民办学校党建工作推进会
民办高校会计内部控制关键因素指标体系研究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民办教育促进法修正案获通过
关于民办高校人才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研究
基于应用型的成本会计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