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狄惠凤 宋咏梅 郝立翠
伴随着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有效实施,很多学校在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过程中对学科课程的建设缺少思路,在实施过程中无限制地增加学习内容,大大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基于此,如何使学科课程建设目标有机关联,内容协同配合,构建一体化的课程方案,成为中小学课程改革中的重要问题。河南省济源市黄河路教育集团明确小学语文素养培养目标,立足课堂、着眼课外,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等方面进行了一体化语文课程体系的构建。
现实的语文课堂教学存在以下问题:第一,语文教师课程意识缺位。大多数教师将教材作为主要的课程资源,只注重零散知识的传授,严重影响了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第二,语文教学窄化为阅读教学。语文教学缺乏整体性、序列性和连续性,导致教学目标脱离学生发展的诉求,教师的教学行为倾向于引领学生在空泛的、一成不变的目标下学习。第三,习作教学边缘化。语文教学以阅读为中心,没有把目标聚集在语言文字的运用上,听说读写难以整体推进;缺少对阅读与习作过程的指导和关注,导致作文内容脱离生活。综上所述,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并没有习得对他们真正有用的语文素养,将语文教学从提升应试能力转变到培养语文素养,是当下小学语文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而指向语文素养的一体化语文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既可使学生掌握语文学科知识,也可使学生具备丰厚的文化底蕴、广博的文化视角、灵动的文化思维。
学科课程的一体化建设,是将分散、孤立的课程要素,以合理性的手段整合为关系密切、结构协调的有机体。这既是确保学科课程建设有序开展的正确思路,也是一项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
济源市黄河路教育集团语文课程的一体化建设,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为课程目标,充分实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相互融合,根据培养目标制定一体化的教学体系,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和社会资源从课程内容、课程形式、教学方法等方面合理设计相互协调的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
在课程目标方面: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丰富积淀,提升素养。在课程内容上:包括“根”课程与“叶”课程,“根”课程指的是学科基础课程;“叶”课程指的是拓展课程,包含有“群文阅读”“演讲提能”“生活化作文”“书法艺术”,是对“根”课程的阅读与实践的补充和延伸。一体化语文课程体系建设的主要形式为多元整合。“多元”主要指课程资源的多元利用,即充分利用人教版语文教材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整合”是把这些课程资源以学生语文素养及语文能力为整合点进行整合,从而全面地提升学生的素养及能力。通过课内外的学习体验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全面地提升学生的素养及能力。
小学一体化课程体系是指向语文素养的课程体系。综其精要,即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这一课程体系的实施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最基本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喜欢语文,学会学习语文,为他们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学科一体化课程在实施过程中,围绕着目标的达成,充分处理好资源利用、时间分配,内容统整等方面的问题。
小学语文一体化课程体系是对指向语文素养提升的课程的重构,使小学语文教学研究得到进一步的细化、深化。河南省济源市黄河路教育集团多渠道开发课程资源,对小学语文学科课程内容进行了优化统整。学校积极整合语文课程资源,构建以能力训练点为单元的课程序列,制定单元目标、组建单元内容,同时优化统整多个版本的语文教科书内容与课外阅读资源,重组以语文素养提升为指向的课程。
学校不再拘泥于每个课时的教学设计,而是以整个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能力的提升为蓝本,采用单元备课的方式,让学生更清晰地经历真实的学习过程。用整体引读、例文教读、拓展阅读、回顾品读、习作诵读五个板块将整个单元串联起来,五个板块之间环环相扣、相互照应,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在各个板块的学习中得到了锻炼,语文素养得以提升[1]。
在每节课的落实上,以“整体入手-分项达标-习作呈现”的教学模式,教学过程将单元内容分解为五个板块,并为每个板块分别制定了具体的阅读能力教学目标和写作能力教学目标。每个板块所用的课时数也是灵活机动的,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习内容需要和目标达成情况适当调整。板块式教学较之传统的以课时来划分教学内容的教学形式,突破了语文课堂内外的界限,沟通了阅读与生活、与写作之间的联系,使教学内容不局限于教材中每篇文章的阅读与学习。这种课程体系的组织将有助于传统以阅读写作为中心的教学转变为指向“能力提升”的教学,改变了语文教师只教一本书、学生只学一本书的现状,从而促进语文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阅读方式的变革。
学校结合单元主题内容灵活设置课型分类,形成“六位一体”的课型结构。即整体引读课、例文教读课、经典诵读课、拓展阅读课、演讲提能课、习作讲评课六种课型。其中,经典诵读课在实施中注重选择合适的经典篇目进行诵读,遵循“上口、扣题、融情”三原则,体裁不限。例如:中华经典诗词,不同版本教材中的精彩句段、歌词、名人名言等,都可以作为经典诵读的内容。这个过程主要培养学生搜集与整理信息的能力。同时,经典诵读在起始课中为单元学习做好铺垫;阅读指导课中,经典诵读是一种引领;习作指导课上,经典诵读被学生内化运用[2]。
拓展阅读课在拓展阅读环节开展,由课内阅读延伸到课外阅读,由文字阅读拓展到映像阅读,由课内写作延伸到课外实践,通过阅读大量文体相同、特点相近的典型文章,接触相同领域、不同形式的阅读内容,在读与写之间搭建桥梁,帮学生完成过渡,达到积累语言、拓宽思路、积累素材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读写能力、听说能力、思维构建能力进一步得到提升。
在学校课堂环境中,生活实践是引领学生走进真实世界、回归生活本质的主要途径。如果脱离学生本身的生活、忽视内心的真实感受,就违背了学生写作的自然状态。生活实践课是针对单元包中的“生活实践”这项内容开设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活动组织对真实生活本质进行再现,加深学生对现实世界的认识和对日常文化的感受,变“要我写”为“我要写”;引导学生发现和利用现实生活中“现成”的材料,变“编假话”为“表真情”。
为增强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提升竞争力,学校开设表达演讲课。学生通过演讲,掌握语言的表达技巧,培养逻辑思维能力,表达不同的感情色彩,使其语言具有形象、生动、风趣、幽默等特点。“演讲提能”旨在畅谈人生感悟,提升综合素养。低段(一、二年级)讲精彩故事;中段(三、四年级)话幸福童年;高段(五、六年级)品美好人生。时间安排主要是课前三分钟,每月一节专题演讲课。教师在语文课上开展“三分钟课前演讲”、专题演讲活动。一是积累“临场经验”,让每个学生得到胆量的锻炼,为学生提供展示口才的平台;二是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虽是短短的三分钟,但他们要把一个故事、一个成语或一句名言完整表达出来,需要课前充分的准备活动;三是提高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四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实现师生互动。课前演讲有整体计划,循序渐进,从学生的周边生活寻找训练题材,让学生在演讲中有话可说,知道从何说起,并在各个阶段对学生进行阅读、收集资料以及演讲技巧和方法的指导。话题内容设计依据学生年龄阶段、认知能力、生活特点进行,包括自我介绍、说说自己喜欢的游戏、谈谈广告语、新闻播报等。
不同类型的课程内容对时间有不同的要求,加之语文一体化课程注重整体性。这些因素都使学校课程的教学时间不能按照40分钟为单位进行切割,而应根据课程内容的需求大致划分成若干个课程实施时间段,并在具体课程实施时根据课程目标、课程难度、教学组织形式以及学生学习目标达成情况弹性把握教学与学习时间。
40分钟的课时对有些课程来说是宽裕的,但对有些课程来说显然不够,如单元整合课、阅读课和生活化作文课。因此,要实现不同课程目标,需要灵活进行课时配置,适时做出弹性化处理,打破40分钟“一刀切”的硬性规定。首先,整合“小课时”。尝试根据学科需要设置“小课时”。经过内容整合后,课堂效率已经发生了变化,知识结构不仅更加精要、简洁,目标上也更有针对性。其次,融合“大课时”。学校参照清华附小的做法,国家规定的总课时仍然不变,“节省”下来的课时被放到了‘大课时’中去,一节课变为60分钟(阅读交流课),增加20分钟。课堂要有节奏,在更长时段的课堂里,内容非常重要,一定是“需要孩子自己亲自去做、去完成的内容”。教学节奏不再是教师讲的节奏,而是“孩子亲手做的节奏”。于是,语文课过去一个学期教一本教材,现在一篇精读内容两个课时完成,剩下的时间带孩子们去读整本书,大课时就派上用场了。大课时专门用来做依据课程标准制订的阅读交流、鉴赏。最后,巧用“零碎时间”。除了大、小课时,还有一些零碎时间。利用这些“弹性”时间,孩子们一起练习书法、诵读、课前一支歌等。课时长短结合,节奏张弛有度,无论国家课程,还是拓展课程,落实起来都有了充分的时间保障,保证了课程的进一步及优化的落实。
河南省济源市黄河路教育集团语文一体化课程的实施,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提高了语文教学效率。
传统的语文课堂只注重于品词析句,把语文知识讲解得支离破碎,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只是习得一个零散的知识,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学生的语文能力并没有在学习过程中得到提升,当学生再拿到其他的文章的时候,依然无从下手。语文一体化课程建设“指向能力提升的多元整合”,在学生学习的几个阶段引入思维导图,让学生的思维通过一定的图式显现出来,真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教学的专业性越来越被重视,持续地推进教学专业化成为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重要主题。”[3]一体化课程建设有助于推动语文教师成为研究者。在课程一体化建设过程中,语文教师积极参与课程研制、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的每一个环节,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对语文教学的领会慢慢加深,对语文学科的认识更加深刻。教师在不自觉中加强了对自己的要求,专业知识逐渐丰富。同时,语文一体化课程建设有助于引领语文教师形成教研共同体。无论是一体化课程目标设定还是课程实施,都对语文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在充分发挥其教学智慧的同时,也积极构建语文教师一体化课程研究共同体,共享资源,共同研究。此外,教师也主动寻找课程专家的帮助,向他们了解比较前沿的理论,并将这些理论与学校的课程实践相结合。这一过程可以增强教师的理论知识,也可提升其实践反思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语文一体化课程建设的过程中,学校着眼于语文教学的整体性、序列性和连续性,积极进行课程内容统整,优化知识结构,把教学目标聚集于语言文字的运用上,整体推进听说读写。在课时设置上,整合“小课时”,融合“大课时”,巧用“零碎时间”,准确把握课堂节奏,切实提升课堂效率。语文课由过去一个学期教一本教材,转变为现在两个课时完成一篇精读内容。
分科课程体系在我国课程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语文学科教材大多按照语文知识的逻辑结构进行编排,缺乏对相关知识的整合。“分科教学使知识林立,使教材内容庞杂,使学生的学习负担加重,所以国际课程改革的共同趋势在于课程的综合化,使教学内容通过课程综合而达致有效组织。”[4]即学校应加强语文学科知识的整合,有效组织教学内容,突破学科中的界限。通过积极整合语文课程资源,按照主题单元或板块的模式组织课程内容,保障学生知识学习的整体性,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不同课型的相互协调可以有效地巩固知识,使学生从知识的不同侧面学习新知,从而提升对学科知识的整体认知。学校在一体化课程建设过程中,应继续优化课型设置,按照知识内容的相关性、学习内容的实际性、学生发展的特殊性进行有效分类。将相关的知识组织到不同的课型中进行学习,从而形成多方合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固定的课时分配看似平均合理,但却导致了课程内容的割裂,破坏了语文一体化课程的整体性。在总课时不变的情况下,打破固定的课堂时间,依据课程的目标、难度等弹性调节课时,成为语文课程改革的新挑战。为了更加高效地利用语文课堂时间,学校可以适当缩短书法课、诵读课及演讲课等内容精炼、界限明晰的课程的时间,延长阅读交流课、幸福课程等理解性、体验性较强的课程的时间。同时,学校还应充分利用零碎时间,引导学生巩固、积累及练习语文学科的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