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建新
一个社会如果不在多元价值中寻求内在的统一规定性,这个社会就会失去其作为内在共同体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中国古代很多伟大的学者都将教育的目标与重点定位于艺术与体质发展的层面。春秋时鲁国大夫叔孙豹称“立德”、“立功”、“立言”为“三不朽”。 “立德”,即树立道德;“立功”,即为国为民建立功绩;“立言”,即提出具有真知灼见的言论。“三不朽”可理解为人生的三个最高标准,引领我们朝着最高境界去做人、做事、做学问。梁启超云:“欲改造国民之品质,则将艺术为精神教育之一要件。”蔡元培主持北大校务后,提出了“完全人格、首在体育”的教育思想。艺体类课程对于学生的素质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而当前的艺术与体育课程却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
为了解艺体课程的实施状况,2011年暑假,潍坊广文中学对1000名在校生的艺术素养进行了四个维度的调研。调研数据表明,100%的学生喜欢音体美,但是89.3%的学生不喜欢目前的音体美课。在对300名毕业生的调研中,65%的学生表示学校的艺体课程对其社会交往甚至工作生活没能提供足够的帮助。
与此同时,教师也对学校艺体课程的现状表示强烈不满。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教师认为艺体课程教师工作轻松,无压力,因此出现心理上的不平衡;而艺体教师认为艺体课程的重要性没有得到凸显,导致其自身的社会地位远远落后于其他学科教师。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我国义务教育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体制,地方和学校教材占总量的15%-20%,应结合当地文化传统和历史环境,开发具有地方文化和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为了发挥艺体学科在育人方面的独特优势,满足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回应学校教师的呼唤,潍坊广文中学从自身实际出发,在艺体课程校本化实施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中学艺体类课程作为国家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实施过程中如果不能兼顾学生与学校的个性化特征,则很难彰显课程优势。所谓艺体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就是以实现国家艺术与体育课程目标为基础,依托学校优质资源和学生发展的个性需求,对艺体类课程进行创造性开发与整合,实现课程统整与优化的过程。
课程统整目前已成为世界课程改革的潮流。统整是把课程中各种不同的学习经验与课程内容之间,建立适当的关联,以统和分割所造成的知识支离破碎的状态,以企图达到最大的学习积累效果。广文中学艺体课程的“统整”是以艺术为本、以戏剧课程为纽带的综合,并突出艺术教育的特点,通过具体的艺术形式建构起与戏剧之间的有机联系,深化学生对艺术课程的理解。在艺术课程的开发中,积极寻找戏剧与学校艺术课程在课程目标、内容、资源等层面的共通点,实现学校艺术课程与戏剧课程整体的贯通与融合。
艺体课程开发的统整并非混合拼凑,而是让学生了解学习是连贯的,在音体美等不同学科中可以习得许多相同的概念。它改变传统的音乐和美术教学效果技能化倾向,在内容上满足了学生的课内外需求,使学生的学习内容更加丰富;在形式上突破了国家课程的围墙,使学生学习途径更加多样。
培养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精神追求的个体是教育的应有之义,欲培育个性化学生必须实施个性化课程。广文中学艺体课程实施的“个性化”是针对传统课程实施的“划一性”而言的,它的前提是尊重差异性,目的是促进学生自由而充分的发展。多样化艺体课程和自主选择,引导学生个性发展,让每一个学生都找到自己个性才能发展的独特领域和生长点。
广文中学不仅看到个性化课程实施的必要性、可能性,也看到现实条件的制约性,从学校实际出发,充分利用学校现有资源,为艺体课程个性化实施创造了自由、宽松的环境,提供可供学生选择的多样化的艺体课程,促进学生个性才能的发展。艺体教学中注重因材施教,转变传统的同步教学为差异化教学,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学,最终促进有差异的学生得以普遍发展。
传统教育对艺体课程的评价主要是终结性评价。广文中学认为,艺体课程的评价方式应该多元化,不能局限于某一种评价方式。这种多元化一方面表现为评价主体多元,学校领导、艺体教师、家长和学生本人都成为评价的参与者;另一方面体现为评价方法的多元,将定性与定量结合起来。广文中学学生体育与健康课程要求学生掌握2-3项体育技能,对学生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体育技能的掌握情况实行学分制评价:学生在初中三年应获得12学分方能合格,15学分以上为优秀。为了鼓励学生掌握更多的体育技能,学生完成必修项目后再选择第二个及以上项目获得的学分+1分。艺术教育方面,建立了学生艺术素质测评机制,并形成了完善的配套实施方案。
广文中学多元的评价体系兼顾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艺体课程重在过程的体验,关注学生在过程中的参与、体验情况,强调让学生自己来改进学习,所以过程性评价占有较大比例。为了对学生进行过程性评价,学校专门研制了《艺术课课程规范》。终结性评价不仅能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还可以作为艺体课程进一步改进的前馈。广文中学规定所有的艺体课程最后都要进行汇报演出或展览。
如果有一种教育形式能够真正有效地帮助孩子系统、科学并充满乐趣地成长,那么这种教育形式或内容就应该在教育活动中处于中心地位,因为“教学不是一种自在自然的现象,而是一种为人的人为存在,而人是不可能在明确自我定位的前提和境遇下保持其行为系统的方向性和意义的”。艺术教育由于对学生审美观念、道德素质、个性品质的重要作用而在学校课程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而为了使艺术课程能够更加契合学校的文化与教育传统,能更加有效地促进学生的个性化成长,必须对传统的艺术课程进行改革。潍坊广文中学在国家艺术课程的基础上,根据育人目标和孩子们的实际需要,对艺术课进行了大胆的突破、智慧的创新。为改变传统的音乐和美术教学效果技能化倾向,广文中学于2013年启动艺术课程整合:在学习借鉴北京十一中学经验的基础上,将原来的传统音乐、美术课整合成一门全新的戏剧课。
戏剧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其思想性突出。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既包括音乐学科的舞蹈、音乐、动作、表演,又包括语文学科的写作、剧情、旁白、朗诵,也包括美术学科的木偶、舞台、道具、灯光、化妆、服饰。戏剧融合了音乐、语文及美术等学科的内容,具有跨学科整合的特点。有利于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掌握多学科的知识。“课程建设应该密切联系学校的文化传统,利用各种有利因素并努力开发优质教育资源,从而使学校课程彰显特色与成效。”学校以已有的课程资源为基础,通过充分利用及调整课程资源,为戏剧课的进行提供有力的支撑。
身体活动与精神活动紧密相关,学生将身体和心智一同带入学校,身体作为精力的源泉应有所作为,并应用来从事能产生有意义的结果的作业。广文中学注重学生的身心合一,通过改革体育教学组织形式,不断加强学生的身体素质与体育精神。通过让学生选择喜欢的运动项目,在“更快更高更强”的体育活动中拥有健全人格和成就感。
学校实行建构“1+2”体育教学模式,实施“基础+分项分类”教学。“1+2”体育教学模式的“1”为基础体育,“2”为选项体育。选项上课时,打破班级整体上课结构,几个班作为一个上课单位,把相同爱好的学生安排在一起,实施有针对性的体育教学,在培养学生体育技能的同时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让学生更好地体验“更快”、“更高”、“更强”的体育精神,培养学生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身体素质。
此项改革,构建起孩子们喜欢的课堂。相同兴趣和爱好的同学共同上课,体育教师也发挥了自己的专业强项,课堂教学效果大大提高。体育课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赋予每个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利,发展学生的技能、特长,充分调动了学生上体育课的主动性,引导和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确保每一名学生在体育锻炼中受益终生。在学生喜欢的体育活动中,他们更加尊重规则,更加重视合作,更有利于意志力、良好的心理品质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他们更容易形成不畏艰难、不怕困苦、百折不挠的意志品质。
学校坚持每年举行艺博会、体育节等系列节会活动,在各种节会中,力争落实育人目标,让每个孩子都能在展示自我的过程中传播正能量。“他的感官所以是知识的通道,并不是因为外界的事实不知怎么地‘传达’到大脑,而是因为它们被用来做一些有目的的事情。”广文中学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令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学习知识、丰富情感。
2017年教师节期间,学校组织了“我给老师画一幅像”活动,由各年级美术老师带领同学们,运用美术课上学到的知识,为自己心目中的老师画像。学生在习得技能的同时,表达了对老师们浓浓的深情和谢意。学生在画作中抒写了文字,表达了对老师的心里话,字里行间透露出对老师的一片深情。2017年12月,学校组织了“实现自我、开启心灵”艺术博览会,组织孩子们将自己亲手制作的艺术品献给学校、父母、同学、朋友,表达爱心,传递情谊。同学们制作的作品涉及范围非常广泛。琳琅满目的作品展现了同学们独特的创造力、灵巧的动手能力和对美的追求。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目的的 “书画现场大赛”,为同学们搭建了展示风采的舞台,同学们以身边的生活、心中美好的愿望为题材进行创作,作品包括国画、书法、素描、动漫、色彩等。
广文中学的艺体课程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源于活动、源于教材,对文化课程起着补充、衔接作用,生动诠释了校本课程的内在价值。这种价值不仅体现在对学校课程结构的补充完善,更体现在对学校特色的彰显,对学生个性需求的满足。
艺体课程作为广文中学开发的特色课程,在内容和形式上具有开放性和独特性。广文中学在艺体课程校本化探索过程中,不断发展、丰富和完善课程理论内容与课程实践内容。
艺体课程研制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与特点,尊重学校师生的差异性,融入学校自己的教育哲学思想,继承学校办学传统,突出学校办学特色。广文中学的特色艺体课程产生了显著的整体办学效益,提升了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得益于艺体课程校本化的探索创新,潍坊文华国际学校及其项目实验学校仅在2017年就收获满满,如“山东省文明校园”“山东省少年儿童科技发明教育基地”“山东省家庭教育示范基地”“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等各种荣誉接踵而至。以全市第一的成绩获得“潍坊2017年度最具影响力学校”,在潍坊市教育局和市社情民意调查中心组织的办学满意度中刷新历史纪录。
广文中学艺体课程的实施,尊重学生的差异,满足了学生的多样化需求。为学生提供更多可供选择的课程,有助于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和潜能。学生在艺体课程的学习和艺体活动的参与中,艺体素养得以潜移默化地提升。
以体育课程为例,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让其自主选择喜欢的运动项目,各个项目和体育团队都让学生以“长江”“长城”“泰山”“北京”“爱国”“诚信”等具有德育内涵的名字命名。在孩子喜欢的体育活动中,在以德育命名的体育项目团队中,学生争先创优意识更强,更加尊重规则、重视合作,意志力等非智力因素得以培养。同时,体育教学效果也得以大大提高。2017年,潍坊文华国际学校体育WAT的A等率高达74.98%,超出同类学校平均数50多个百分点;学生艺术方面的特长由改革前的人均1.2项提高到2.5项。
艺体教师作为艺体课程校本化实施的主导者,在艺体课程校本化的规划阶段、实施阶段、评价阶段都发挥着重要作用。艺体课程的开发有助于教师摆脱故步自封的心态。传统上,艺体课程一般作为“副科”、边缘学科存在,由于与升学考试关系不大而得不到足够的重视。艺体教师一般得过且过,固守传统的教学模式而疲于改革。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广文中学采取头脑风暴的形式对艺体教师进行调研,了解他们深层次的愿景,对艺体教师进行赋权增能,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主动性。艺体教师自主制定具体的艺体课程目标,整合艺术课程体系,优化改革体育教学形式,精心设计寓教于乐的艺体活动。广文中学开发的艺体课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受到了学生的喜爱。艺体教师在课程的校本化实施中培养了责任感和反思能力,同时也在课程研制中提升了自己的专业发展水平。
广文中学艺体课程校本化实施的实践探索虽然取得了成效,但也遭遇了一些挑战。艺体课程开发主要停留在经验层面,多表现为经验汇总,并未上升到理论层面。此外,由于没有理论指导,缺乏宏观视野与整体规划,艺体课程在整体上呈现出逻辑上的混乱与结构上的不全。为此,学校在接下来的艺体课程建设中,需要加强与大学或者科研院所的合作,寻求课程与教学理论专家的帮助。同时,加强教师校本艺体课程开发能力的培训,构建综合性的艺体课程支持系统,最终打造广文中学艺体校本课程特色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