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市西湖区教育科学研究所 白 晶
“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关系”是一堂“半新不旧”的概念课。说它“旧”,学生从一年级开始就学习了加、减法,对加减法的认识积累了丰富的感性经验。说它“新”,从加、减法意义的本质上去认识,学生还存在着很大的距离。本人尝试拿这么一堂课来研究,其背景是在一次观摩全区青年教师“新秀杯”教学竞赛上,四位选手同课异构这节课后纷纷摇头,大家都十分纳闷,学生都会算,却怎么也说不清楚?一节看似简单的数运算概念课,四年级的学生却不乐意运用加减法意义去分析问题。对此,笔者及实验团队精研教材及相关素材,揣摩学生已有观念和认知矛盾,由于本课是调研学生对概念的说理水平,对此,笔者选用课前访谈的形式做前测,了解学生以往三年对加、减法把握的认知水平,发现了不少问题。
以下是笔者对两所实验校的四年级学生抽样访谈内容。(选用对象代表着两类不同水平的学生,A类是城区学生,数学表达能力较强,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数学素养较好;B类是城乡交接地段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扎实,但数学表达能力较弱,不善于主动沟通。)
访谈如下:
师:给你三个数,你们能发现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吗?请你选择其中两个数,编一道数学问题,并说说已知什么,求什么?(教师出示:5、2和 7)
生1:我用这三个数可以写出两道加法算式:5+2=7,2+5=7;还可以写两道加法算式:7-2=5,7-5=2。
生2:我发现2和5合起来是7,7可以分成2和5。
生 3:7 去掉 2,还剩下 5;7 去掉 5,还剩下2。
生4:2和5的总和是7。
生5:我选2和5编一道加法题。:小华左手有2颗糖,右手有5颗糖,小华一共有多少颗糖?
师:具体说说已知了什么?要求什么?
生5继续答:已知了小华两只手各有多少颗糖,要求他一共有多少颗糖?
生6:我选用7和5编一道减法题。丽丽一共有7张彩纸,用去5张,还剩下多少张?这里已知了“彩纸一共有多少张?”和“用去了多少张”,要求“还剩下多少张?”
……
从A类同学的访谈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们能发现数与数之间的联系,能根据“数的分合”来认识加法和减法。但在根据数据编题环节,学生们大多是结合生活情境去设计加减法问题,但思考路径主要是顺向关联。如“已知还剩部分和用去部分,求总数”,“已知总数和剩下部分,求用去部分”等这类逆向思维的加、减法问题却很少有学生提出。
访谈如下:
师:老师这里有两张数卡(背面朝上),告诉你们卡片上的两个数相加,和是36,你能知道卡片正面到底是数几么?
开始有几个学生瞎猜:可能是两个18;也许是10和26……
师反问:一定是这两个数么?
学生纷纷摇头:不一定,没法明确。
师:为什么呢?
生1:我必须要知道其中一张数牌是几,才能明确另一个数。
师:那么,我们随意翻开一张吧!(教师随机翻牌,此刻牌面数为20)
学生肯定回答:另一张就是16。
师:这么快,你们是怎么算的?
学生异口同声答:36-20=16(教师板书出:36-20=16)
师:那如果我翻出的数是16呢?怎么算?
学生:36-16=20,从36里去掉16,就会是20。(教师也板书出“36-16=20)
师:明明是这两个数相加(在两张数牌之间板书“+”),你们怎么会想到减法?为什么用减法算?
生:36是20加16的和,所以36里面去掉16就得到20,去掉20就得到16。
我们发现,B类学生们虽然不能像A类学生那样积极调动原有对加减法的认知经验去灵活处理问题,但他们对加、减法之间的联系有一定的理解和把握,会根据具体的数学情境去选择加或减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对两类同学的访谈,我们大体把握四年级现有学生对加、减法认识的水平,学生们对有关加、减法认识有一定的基础,以往学习的“数的分合”“一图四式”等数学经验能正迁移引导学生探究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学生头脑中具备根据具体问题情境对“为什么用加法(减法)算?”的说理能力,但要鼓励学生从一般问题中去比较、概括加、减法的意义。因此,充分的课前调研让我们基本确定了教学路径:首先尊重学生对加减法知识最朴实认知状态,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尝试描述他们头脑中对“加法”或“减法”的认识,追溯原生态的认知起点。再为学生提供有关加减法知识产生的真实生活背景,激活思维,打通学习内容与已有知识和经验的联系,通过环环相扣的问题活动,逐步帮助学生摆脱对象的直观和具体内容,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将丰富的“生活原料”由博返约,找到知识间的关联,经历数学化的比较与概括,从而内化概念,直追本质。
达克沃斯在《精彩观念的诞生》一书中说,任何年龄阶段、任何发展水平的任何学生,都是带着自己的观念进入教学过程的,因此,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倾听学生自己的观念。课前访谈其目的是暴露儿童沉睡已久的认知观念,在充分暴露学生数学前概念的“原初思维”的基础上,顺势从他们已有的经验出发,将错误的经验拨乱反正,将片面的经验趋向完整,将缺失的经验逐步充盈,从而主动构建起属于学生自己的数学。以经验为钥,解学生思维通透之锁,让学生的数学学习向更深处追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