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大学文学院 江苏省海安县实验中学 许海梅
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常常依照教师预先设置的步骤进行,教师常常通过对文本的分析向学生讲授课文内容,而缺乏自己的独特见解。在以本为主的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往往会忽视学生的个体需要,不能够展现学生对于文本的个性化解读,这种教学理念与当前以生为本的新课程理念相差甚远,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如何解决这样的现状,首先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要体现出课程即是生活、经验,教师要把这种理解和体验融入到课堂教学之中,才能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的个性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得以充分的展示。
语文教学的目标隐含于文本之中,教师只有潜心于文本,深入钻研,才会站在一定的高度把握文本,发现文本特有的教学价值。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首先理清文本脉络,阐明写作特色,敏锐地发现文本的重难点,情感的激发点、感悟的生成点等。在现在的教学模式下,语文教学自然不能被课文内容拘束在狭小的空间中,而必须走向更为广阔的天地。语文教学既要源于课本又要高于课本,同时又要能悟出自己独特的见解,这才是一种理想的境界。对文章中抽象的道理要加以具体说明,使学生对某些抽象的内容有一定的辨色度。对具体的材料加以分析和概括,使学生在原有认知的基础上有更深切的体验。学生对于文本内容的分析和理解必须建立在对于作品本身解读的基础上。语文教学的实质是在理解文本的同时提升学生个体的精神素养,这是由语文课程本身的特质决定的。语文作为一门人文学科,所承担的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任务,而是对于个人素养的提高,光辉文明的继承。然而现代教育的种种弊端消磨掉了教师们的诗意,众多的教学活动只是为了满足学生的应试,而对于语文课堂而言却忽视了诗意。当语文教学不再具有诗意,又怎能去浇灌学生生命中的绿意呢? 许多教师都有同感,语文教学实际上已缺乏对那“渔舟唱晚”的恬静、数千年积淀的语言瑰宝岂能是区区试卷就能突显。 我们的学生已经忘记了“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的清丽,“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豪迈,“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担当,这些曾经触动人心的诗句已然淡漠枯寂。人们不再关注语文中的美学教育,而仅仅将其视为应试教育的附属,殊不知,其实真正的语文教学应是教师引领者学生去畅游在五彩缤纷的语文海洋,去尽情享受荡人心魄的流动曲线,去倾心触摸着跳动着文字所散发出来的至善至美。 我们作为教师长期以来解剖着原本美丽的文本,将其具体化为各种考点知识,虽然有想要冲破原有桎梏的期望,但是却被分数束缚,将语文教学固定在模式之中,不敢用自己的思想去向学生展示一个充满活力与生机的语文世界。余秋雨先生曾说过,“教学,说到底,是人类的精神和生命在一种文明层次上的时代递交”。语文教学不仅仅是识字习文,而是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悟人生,张扬个性,最终能担负起传承语言文化的重任。 这才是语文教学的真谛。
语文教学的目的就是纯洁学生思想、陶冶学生的情操、提升学生的品格。把学生领进语文的世界,使其感受流云在蓝天下的悠然飘逸的辽阔;领略山岳在云霄峥嵘峭拔的雄姿;体验生命在世界中自由绽放的美丽。翻开语文课本无论是韵文,还是散文,无论是明快的还是含蓄的,或是古朴凝炼或是华美细腻的,无不在言说这个世界中的人事景物,令人神往,为人倾情。然而纵观多年来的语文教学,尤其是在高考试卷模式化的情形下,昔日繁华盛景已然逝去,不知何时,不仅仅是学生连教师本身也不再钟爱曾经触动人心的文章,也不再愿意将目光停留在书籍之中。“问渠哪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语文为何会走向末路,归根到底还是因为生活这个源头的缺失。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许多语文教师深刻地体会到语文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知识的掌握,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通过语文学诗意地生活着。 我们需要诗意的生活,无论西风瘦马还是杏花春雨,都需要我们用诗意的智慧之眼去发现生活中的美丽。当我们行走人生,感受街闾巷陌的每一份繁华,欣赏初春萌发的每一枚嫩芽;捕捉贩夫走卒的每一声欢笑,才能在语文的天地里尽情地享受吟读的乐趣。语文教师应有一颗敏感的心灵,去捕捉散落在每篇课文中的灵动;语文教师应有一股不断创造的激情,引领学生遨游于知识的海洋。
为此,作为教师我们应当在课前对每一篇文本都认真品读,设计教学环节,预设教学情境,在课堂中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充分展现自己的所思所想,发挥潜能。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经过精心的筛选,每当阅读这些脍炙人口的课文时,仿佛从课文的字里行间能感受到其灵性。哲理性让学生仿佛透过朦胧的薄雾感受到心灵的圣洁,诗意性使人穿越文字的岁月体验到生活的多姿。不同体裁、风格的的文章让学生们仿佛在聆听先人们的谆谆教诲。漫步于语文课本文章的园林中,仿佛游弋在荒烟曼草中的斑斑往事,穿越千年,飘然而来;一篇篇不朽之作犹如一脉清水,穿越红尘的风烟,荡清心灵深处的薄凉语孤寂,一袭温情从心底弥漫,如绽放的银莲。于是在语文学习的同时,学生的心灵受到启迪,身心得到净化,人生的旷达深远在充满极其韵味的文字中韶华极胜。
语文教学绝不是仅仅局限于手头的课本,教师要通过语文阅读的教学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倡导其心灵的体验,从而对语文学习产生美好的期待和向往。 有时老师课堂中对文本的讲解并非完全能代替学生的“心灵在场”,学生只有自己深入其中才能从文章中的微言中发现大义,从文中看到神奇,悟出经典。教师可在教学古代诗歌时略加说明。让学生完全沉浸于艺术的氛围之中。诗歌中的音韵美、线条美、色彩美无一步展示着其特有的韵味,只有深入其中才能感悟到其深邃的哲理性,体验其艺术的独特性,思绪其内涵的神韵性。 教师的教学不能仅仅满足于学生对文本的一知半解,而是要通过层层的揭示,让学生能通过阅读真正地领悟文本的内涵,体味情趣、陶冶情操、涵养心性、积淀文化、丰盈生命内涵,形成高雅气质,这才是语文阅读教学的最高境界,也才能真正步入阅读教学神圣殿堂。语文是一门社会学科,作为教师我们应当注重语文与现实生活的衔接,而不是将语文置于“象牙塔”之中,语文的博大精深来源于它与社会的紧密联系,只有将语文延伸到社会之中,才能真正实现语文的价值与意义。
语文学习不是象牙塔里的空想,也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学究”;她不是编造故事的矫情,也不是缺乏底气的口号。语文教学中充满着人对于自然、人生、社会的思考和感悟,在思考和感悟中人才能升华自己的灵魂。语文的课堂应当充满张力,深入内心,走向生活,面对未来。面对语文我们应当挖掘它的内涵、拓展它的外延,而非压缩它的存在。教师应以学习者的身份投入到学生的讨论中去,而不应该以旁观者的身份立于一旁。对学生的观点,教师应有自己明确的态度,可依据不同文本的内容,提出自己的见解。对于一些有争议性的问题要正确引导学生作出自己正确的判断与见解,以“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态度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对问题从感性到理性的上升。教师在准备讲课前首先考虑的不是自己怎样讲文章,而是要考虑阅读中还存在哪些学生不易理解的地方,思考学生会这样通过学习解决这些难点。
因此教师在呈现文本时换位思考,要关注学生的需求,让学生产生阅读的欲望,在涵泳中享受语文的魅力。 学生才能从课本中一个个鲜活的故事中触摸生命、倾听灵魂,从而实现自我价值。 如果了解了这就是自己的收获,印象必然会深刻,对它的情感必然会浓郁。 如果在学习中有困惑,便会想方设法地去解惑,这必然或提升学生不断尝试的过程,对学生的后续学习也必然会有所促进。
语文阅读教学看是简单,但若要深入其中,让学生通过语文阅读的教学去感受语言文字博大精深的无穷,教师要将语言文字盛入学生的心灵之锅,用燃旺激情的火焰去烹煮,用纯情质朴的思想去调制,才能使学生在语言文化的天地中获得新鲜的血液,营养其健全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