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伟苗
(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恒大小学,山西 太原)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二学段”的目标分别从五个维度展开来设计,我从中筛选出最适合《纪昌学射》课文学习的参考目标为:
(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2)能使用硬笔熟练的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指读。(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4)能初步把握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1)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2)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1)能用普通话交谈。学会认真倾听,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2)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虽然已经是四年级的学生了,但是识字写字、理解词语的训练依然是非常重要的,这是读好课文的关键。平时课堂上“朗读课文”训练有所缺失,所以这个目标必须非常明确、非常扎实地训练。“正确,流利”比较容易实现,但要做到“读出自己的感受”,也就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一个往往是容易被老师忽略、模糊的目标。
学习这样的一篇课文,学生并不是“空”的,他们是带着自己的学习经验和学习方法来进行本节课的学习。所以设计学习目标特别要注重“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设定。在“过程与方法”的目标设定中,我自己是模糊的,只是写了一条必须有的“目标”而已,没有具体有效的目标设定。
梁俊峰老师在《小学语文教师需要操练的十八般武艺》中也有对于“过程与方法”目标的指导:“学生一般在初读文章之后都能大致捕捉到文章主题,引导学生理解最能反映文章主题的那些词句便是关键词句。另外关键词句不一定必须是句子的主干成分,有时候那些修饰、限制性词语更关键,甚至有些表达的灵魂恰恰在看似无足轻重的语气词、标点符号上。”一堂语文课是要朗读课文还是默读课文?是要小组合作还是独自思考?所以教学目标应该体现出学生要怎样思考、怎样交流、怎样表达的内容。
讲完这堂课,感觉“涛声依旧”,自己说得太多,总不放心。经过反复研读课文,总想出一些新点子融入课堂,事实却是适得其反。分析反思如下:
反思:这个目标没有明确写出要会认哪些词语,要写会哪些词语,要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生没有机会静下心来好好地写一个汉字。
反思:教学目标中读的目标设计有问题,尤其是到了后半段自己也迷糊了,又陷入自己设的圈子中兜兜转转,不停地说。没有明确的一个训练过程。课堂上让学生静下心来读课文的时间少,大部分时间花费在了师生交流上,而且忽略了整体关注。
反思:老师心里想得太多,要讲的知识点也多,既想让学生读好,又想让学生感悟好;既想用师生评价的方式,又想用生生评价的方式,“眉毛胡子一把抓”,反而哪项都抓不好;教学目标设计还是模糊的、不清晰的,所以导致老师学生互动交流时任由学生天马行空的讨论,没有一些具体的形式和问题来把学生从他们的讨论中拉回到文本中。
通过梁老师的指导,我明白了寓言的教学点,怎样教的真正有意义,这也是需要老师自身去不断揣摩、实践、反思、再实践的过程。经过思考、讨论,我又重新设定了教学目标:
(1)会读“纪昌”“妻子”“虱子”“梭子”“百发百中”这些词语,认真书写“纪昌学射”“妻子”这些字。看图理解“梭子”。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自主朗读课文用“段意合并法”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默读课文,抓住课文第2、3自然段默读、同桌互读,明白文章要告诉我们“无论学习什么本领,练好基本功是关键”的道理。
(3)通过再次默读第2、3自然段,抓住关键词语“两年、牢牢”等谈自己对“练好基本功”的认识,通过全班交流互动发表自己的观点。联系自己学习本领的过程,加深对寓意的理解和认识。
这样设计教学目标比较之前的设计更加具体可测,有操作性。通过这次梁老师的指导,我也更加明白了寓言的教学点,怎样教寓言的真正意义。这是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不断揣摩、不断实践、不断反思、不断再实践的过程,也是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的“匠心”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