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 伟
(山西省高平市河西镇中心学校,山西 高平)
数学这门学科作为逻辑性非常强的一门学科,在教学过程中针对数学问题给予合理适当的追问能够活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进行有效追问不仅是一种教学方式,更是一种教学艺术。所谓的“追问”不是说要追根究底,也不是说只是简简单单地针对某个问题提出几个疑问,而是在积极展现和回答问题的前提下针对某个问题的拓展以及延伸。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老师对学生进行适当合理的追问,对学生针对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究,明确知识点之间的内在关联性具有非常重要的帮助作用,利于学生更好地吸收课堂所学的知识。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对某个数学问题进行合理的追问是指所提出的问题能够让学生产生困惑,并且能够激发学生积极探索的乐趣和心理,在这种积极心理状态的驱动下学生才能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利用自己的思维能力从而一步一步地解决实际问题。有效地进行追问包括针对某个数学问题所提出的问题必须质量高、具备一定的深度和广度、数量不宜过多以及所提出的问题要面向不同水平的学生等几个方面。只有这样才能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实现有效的追问,使得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进行思考与探究,对学生来说能够更加高效地掌握课堂知识,对教师来说能够有效提升数学教学的质量。
在数学这门学科的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环节或某个问题老师若能够引出好的问题,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而在问题环节中利用追问的方式更能够激发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那么,究竟该如何进行合理的追问呢?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紧紧把握时机,准确地找到切入点,抓住学生认知的交汇点,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数学老师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来让学生亲自参与到知识的探究和形成过程中。比如当老师在教授“角的度量”这一课时时,可以通过学习和尝试量角、比较分析再次体验量角、总结分析并归纳等一系列的活动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可以先让学生尝试量一下90度角,这种角度非常直观易看,所以一般应该都不会出现错误和疑问,这一步就可以给学生一个直角的概念。学生认识了直角后,再让学生分别对一个钝角和一个锐角进行测量,此时大部分学生应该都会处于积极尝试的状态,这时老师就应该让学生大胆去尝试、去操作体验,最后老师会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进行提问,并且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量角的方法,即要做到“一看”和“两个重合”,从而才能正确地测量出角的度数。就像这样,老师在对学生一步一步追问下,引发学生主动积极地思考和探索,让学生自身产生探索的乐趣,激发学生对数学的求知欲。
数学教学过程中,老师需要把握好适当的契机对学生进行追问,意思就是说应该在什么时候才能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合理有效的追问,要抓住契机追问出学生对问题的理由和想法,尽量让学生懂得这个知识或原理,并且还要知道为什么是这样的。比如老师在教授“有余数的除法”这一课时,老师必须要放开手大胆地让学生使用小木棒来摆出小正方形,得出几组有余数的除法算式,像 9÷4=2(个)……1(根)、11÷4=2(个)……3(根)、14÷4=3(个)……2(根)等,得出这样的算式后老师提问:“这几组算式的余数为什么都是1、2、3呢?”通过老师一步一步的追问,激发学生在小棒的操作活动中积极主动地思考,从而让学生可以有效地掌握小学阶段基本的思维技能。之后,老师又在以上算式和思考的基础上让学生不使用小棒摆正方形来直接说出得数,比如:21÷4=5(个)……1(根)、26÷4=6(个)……2(根)、19÷4=4(个)……3(根)。老师追根究底地采用三次追问,首先问:“你们怎么不需要动手摆就能非常迅速地说出算式的结果呢?”引导学生积极进入主动探索的状态,引导学生把思维的落脚点放在余数和商上,然后让学生主动发现余数和商的变化规律。然后老师再对学生发问:“余数一直都将会大下去吗?究竟是为什么呢?”然后再引导学生观察和比较一下算式中除数和余数的大小,最后提问:“通过观察和比较你又发现了什么?”通过这样的三次追问,学生可以非常透彻地理解和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余数必须要比除数小的原则,同时又可以诱发学生的内在需求,激发学生主动探索和思考的欲望。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能够进行适时、合理、有效的追问,可以充分展现出教师对课堂的灵活性,通过有效合理的追问,一方面可以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和主动探究的欲望,另一方面又可以不断提高学生思维水平,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很大的帮助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