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与艺术教育
——访文艺理论家仲呈祥先生

2018-02-24 10:16仲呈祥
新疆艺术学院学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文艺美学艺术

仲呈祥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艺术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常委)

仲呈祥先生简介:1946年出生于上海,长于成都,求学立业于北京。1964年参加工作,曾教过小学、中学,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发表文艺批评与文艺理论文章,1978年调入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同年赴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文学研究所,师从朱寨先生,参加“六五”国家重点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国当代文学思潮史》写作,学治中国当代文学思潮史。198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85年,任钟惦棐先生学术助手,兼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中国电影研究室主任。1990年任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副主任、秘书长,《中国电视》杂志主编。2001年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兼国家广电总局副总编辑。现任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

除了丰富的任职经历和二十余部百万字的论著,仲呈祥先生还有两大建树注定会被历史铭记。一大建树是在他担任全国政协委员期间,多次提案“上书”,提出组建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建设一支全国性的、能够打通音乐、舞蹈、美术、书法等各艺术门类的文艺评论队伍。党的十八大之后,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正式成立。另一大建树是,在他担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届艺术学科评议组召集人时,力主将艺术学由从属于文学的一级学科升格为艺术学门类,并于2011年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正式颁布实施。这是我国学位发展史、艺术教育史上的大事,虽凝结集体智慧,但在文艺界先生发轫之功有目共睹。

文化建设和艺术教育的目的论与方法论

问:在您的文章和演讲中,关于文化自信和艺术教育的论述很多,但一直都是分开谈的,或者说,您较多地把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文化自强放置在一起,谈到艺术教育时,则特别多地强调其在提升人的审美认知能力和健全完美人格培养方面的作用。而从2017年5月开始,您多次将文化自信和艺术教育并置在一起来谈,这是基于怎样的思考呢?

答:这种思考既是社会发展推动之使然,也是文化建设和艺术教育自身发展之必然。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10月15日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讲话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作为国家最高领导人在文化建设的理论阐述中将传承与弘扬中华美学精神的重要命题正式提出来,习近平同志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尚属第一次。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治国理政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其中关于文艺的重要指示十分完整、科学。如果说,集中体现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的毛泽东文艺思想,是20世纪40年代在抗日战争环境中的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最高成果,那么集中体现在全国宣传工作会议“8·19”讲话、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10·15”讲话和2016年11月30日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以及党的十九大报告关于文艺工作的论述就是21世纪中国共产党人在继承毛泽东文艺思想基础上,与时俱进地将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最新成果。

党的十九大报告说:“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报告中关于文艺的论述思想博大精深、内涵丰富,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的性质与任务、内涵与主旨、标准与生态、道路与方向、继承与创新、人才与队伍等重要课题指明了方向,绘就了蓝图,作为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结合中国具体实践的最新理论成果,一旦为广大文艺工作者和人民群众所掌握,一定能转化为强大的精神正能量,铸就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的新辉煌,艺术教育和艺术学科在文化自信的宏大背景中也必将进入新的时代。

在全民族构建文化自信基石的时代潮流下,国民善良人性和美好情感的培育也尤为迫切。每一位艺术教育工作者都应该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应该担当起时代赋予的使命。2018年8月21日、22日,习近平同志在出席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时说,新形势下的宣传思想工作者,要“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文艺工作者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自觉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20天后,正值我国第34个教师节,习近平同志在全国教育大会讲话中强调:“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就此,我尝试着提出“以文化人,以艺养心,以美塑像;重在引领,贵在自觉,胜在自信”这24字的文艺建设目的论及文艺繁荣方法论主张,与全国文艺理论家、文艺创作者和文艺教育家共勉。

以文化人与艺术教育

问:如果说,“以文化人,以艺养心,以美塑像”是文化建设和艺术教育的目的,那么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以文化人”重在思想性上的规定,是从社会学角度来看的。艺术作品要思想精深,让人追求真善美,远离假恶丑,这和艺术教育的三大使命“普及艺术知识,健全审美心理和培养完美人格”在本质上都是一致的,致力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答:文化建设和艺术教育的目的都应该是化人、养心、以美塑像的,如果忘记初心、目的不明,势必走向“化钱”“养眼”“以丑毁人”的另一面。就“化人”而言,文艺作品“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检验文艺作品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其是否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应当通过文化把人的素质提高,然后靠高素质的人去保障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而万万不可急功近利地让文化直接去化钱,甚至以牺牲人的素质为代价。否则将来低素质的人会把你搞上去的经济吃光、花光、消费光。就“养心”而言,从艺术美学角度看,一个亟须澄清的误解是:误把观众视听感官生理上的一时快感,当成了艺术创作理应追求的精神美感。艺术当然要给受众以快感,绕过快感就成了说教,那不是艺术,但正如柏拉图所言“过度的快感会扰乱人的心智”,仅仅止于快感,那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审美活动。有的作品连养眼的快感也说不上,是“花眼乱心”。精湛的艺术,必然通过快感达于受众心灵,令受众获得认识上的启迪、灵魂上的净化,求得人自身与外界的和谐,最终由快感而升华为美感。

习近平同志在给内蒙古乌兰牧骑队员们的回信中说:“60年来,一代代乌兰牧骑队员迎风雪、冒寒暑,长期在戈壁、草原上辗转跋涉,以天为幕布,以地为舞台,为广大农牧民送去了欢乐和文明,传递了党的声音和关怀。乌兰牧骑的长盛不衰表明,人民需要艺术,艺术也需要人民……在新时代,希望你们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大力弘扬乌兰牧骑的优良传统,扎根生活沃土,服务牧民群众,推动文艺创新,努力创作更多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下的优秀作品,永远做草原上的‘红色文艺轻骑兵’”。

从长远的眼光看,以文化浸润当下,将精神藏富于民,对于延续中华辉煌历史,抵御各种时代风险,可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以艺养心与艺术教育

问:如果从美学角度来看,“以艺养心”是让人心灵美好丰盈的。就艺术创作和作品来说,要艺术精湛、制作精良,要作用于人心,重在熏陶感染,力戒空洞说教,避免媚俗低俗和粗俗。艺术教育则要致力于提升国民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发挥艺术的独特作用,让人们,尤其是学生,远离低级趣味?

答: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和理解,我们不妨就从人类思之能及的宏大视野中,即中华美学精神的宇宙观、社会观、文艺观这三个层面来思考。

一是就宇宙观而言的,与中华哲学契合的天人合一、和谐包容理念。追溯中华美学精神的源头,当为老子、孔子和庄子,是他们开了把文艺求美置于整个社会文化、宇宙自然、人伦道德的大视野中加以审视观照的先河。此后,改朝换代,艺术实践日益多样,审美形式不断丰富,但都概莫能外地延续丰富发展了老子、孔子、庄子开创的美学传统。及至近代,梁启超、王国维等更是把中华美学强调为以生命意识和诗情画意去观照自然体悟人生,将重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相处的精神发扬光大,进一步从人生与艺术的关系上阐释中华美学精神的独特魅力。

二是就社会观而言的,既入世又出世的人间情怀。中华美学主张接地气、重民本、通人心,主张在现实的人间情怀中体味精神美感。从老子的“道法自然”的旷达,到孔子“从心所欲,不逾矩”的自由,再到庄子“物我两忘”的逍遥,一以贯之,都是一种人世与出世的交融统一,是一种对生命信仰的坚守与情怀,是一种真善美融会贯通的人生情致与审美旨趣。这无疑对提升当代人的精神品格和文明素质、涵养、审美能力和鉴赏修养提供了宝贵的美学资源。

三是就文艺审美观而言的营造意象、追求意境的诗性写意品格。老子主张悟“道”始美,追求对形而下的体认基础上的对形而上的妙悟,所谓“大象无形”“大音希声”“澄怀味象”是也。强调写意的中华美学精神孕育出包括情、趣、境、气、味、韵、品等一系列具有民族学理和思维特质的美学范畴。中国国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中国戏曲“以歌舞演故事”,以虚代实、程式化、营造意境,都旨在诗意品格和高远境界。及至现代,宗白华先生的“意境”说,更是把中华美学精神这一文化基因的独特优势系统地由直观感想到活跃生命再到最高灵境,从写实到传神再到妙悟的美感路径论述得丝丝入扣,从而达到以美情高趣来引领人格的提升和人性的化育。

文化引领与艺术教育

问:“以文化人,以艺养心”,最终体现为外在的“以美塑像”,朱光潜先生说:“美感的世界纯粹是意象世界”。正如同您在“氛围说”中所论述的那样,新时代要呼唤和培养更多“有诗意的人”“审美的人”,而少些“功利化的人”。美好形象的广泛传播最终就会在全社会形成美好的、健康向上的氛围,这是不是就意味着您提出的方法论中“文化引领”作用发挥就有了环境和条件?从教育学的角度看,是不是也可以说就能达到高下可分,美丑可辨?

答:人是可以教的,也是要教的。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艺术教育过程中,优秀的教师引导学生观摩欣赏优秀的作品,即使是在技能训练过程中,也要注重美的形象和意象的模仿和创造。在“授业”“解惑”过程中提升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和判断能力。

2018年8月30日,在中央美术学院百年校庆之际,习近平同志在给央美老教授的回信中说:“美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塑造美好心灵具有重要作用”,艺术院校要“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艺术教育工作者要“以大爱之心育莘莘学子,以大美之艺绘传世之作”。

我要恳切地呼吁,所有高等院校,团结起来,优势互补,共建中国特色的艺术学学科和艺术教育体系。

我们有三支“大军”。第一支是我们的单科专业院校,如中央音乐学院、中国美术学院、北京电影学院,他们对某一艺术门类本体和规律的研究最为深入,他们是中国特色艺术学学科的奠基者。第二支是以云南艺术学院、南京艺术学院、山东艺术学院、吉林艺术学院、新疆艺术学院等为代表的综合性的艺术院校,他们的优势就在于打通了艺术门类下的美术、音乐、舞蹈、戏剧、电影、设计等一级学科,他们配备齐全,优长于从艺术各个学科的相同处寻找普遍的规律。第三支,如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综合性大学。他们的优势是依托于相对广阔的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背景,他们擅长从哲学思维的层面,高屋建瓴地提出贯通于各个艺术门类的一些普遍的规律。这三支“大军”,应该各扬优势,互补生辉,这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高等艺术教育的特色。这些年来,大家都做了很多遵从规律的扎实工作,比如,东南大学不断出版《艺术学》的不定期刊物,上海大学出版关于艺术学建设方面的丛书,福建师范大学的《中国古典音乐文献集成》,曹意强教授编《美术》学刊,长期以来就在这方面进行学术积累,傅谨教授在中国戏曲学院团结了多位同仁,对中国的戏曲事业做出了很多水到渠成的贡献。

中国需要这种为了艺术教育事业踏踏实实做艰苦浩繁研究工作,享受孤独、耐得住寂寞的人。

问:您曾说过,一个脱离了艺术教育正确轨道的民族,乃是一个不健全的民族;一个善于发挥艺术教育的作用,并且彰显艺术的自觉功能的民族,是一个有希望的民族。那么,站在新的时代高点上,艺术教育发挥文化引领作用的时候要坚持哪些原则呢?

答:关于这一点,我可以用“三个自觉”来阐述。

第一,要自觉认识艺术和艺术教育在坚守全民族精神家园中的独特地位和重要功能。在人类进入21世纪之后,需要重新认识艺术的功能和作用。钱学森是站在当代人类科学思维与艺术思维交汇峰巅上思考人类面临的新课题的大师,他力倡学科技的人也必须学点艺术。这不仅在于艺术可以开启人类右脑的形象思维和想象能力,更在于可以培养每一个人的善良的人性和美好的感情,这是十分重要的。

第二,要自觉认识和把握艺术教育和艺术学科建设的客观规律。任何违背规律的做法,都是毁文化、毁艺术的。高等艺术院校的艺术学科建设要科学揭示艺术各门类的独特规律,要对形形色色背离艺术独特规律的盲目做法发出科学的批判的声音。我们应以一种敬畏的心态,带领自己的人民小心翼翼地走进历史,认认真真地感悟历史,老老实实地从创造历史的历史人物的艺术形象里获取营养,此乃正道。艺术学学科建设的重要任务,就是要把艺术门类之下的五个艺术学科规律真实、深刻、完整地总结出来,然后变成广大艺术工作者的一种理论导向和创作指南。

第三,要自觉承担艺术工作者的历史使命和社会担当。作为高等艺术院校,面对纷繁复杂的艺术创作、鉴赏现状,不能没有科学指引。我们应在艺术学学科建设和艺术体系建构中,理论联系实际,发出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的文艺批评的科学声音,这是艺术学学科建设的题中之意。要以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历史观、科学观和忠于人民的艺术家的良知和艺术操守,步步为营,扎扎实实地推进艺术学学科建设。

文化自信与艺术教育

问:从自觉,我们自然而然地会联系到自信和自强,您曾在《文化自信的力量》这篇文章中详细论述了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三者间的内在联系和关系。比如,文章中谈道:“只有坚持文化自觉,才能真正做到文化自信,也才能健康地可持续地通向文化自强。”那么,自觉和盲目,自信和自卑,该怎样清晰厘定呢?

答:我之所以特别强调这三者间的关系,尤其对文化自信进行多次阐述和强调,是因为我坚定地认为:只有坚持文化自信,才能真正实现高度的文化自觉。文化是着意于“化人”,还是急功近利“化钱”?是着意于养心,还是止于养眼甚或乱心?是着意于引领大众,还是一味迎合世俗趣味?关键在于文化上是自觉还是盲目。文化建设者倘陷入盲目,势必误人子弟;文化领导者倘陷人盲目,势必酿成灾难。而只有坚持文化自信,才能真正实现文化自觉,才不至于陷入文化建设上的盲目。

2.1 武术国际推广为武术对外教材“走出去”创造了空前的机遇 自中国2013年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不断加强与数十个沿线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体育等领域的交流与互动。

也只有坚持文化自信,才能真正通向文化自强。文化自强就是通过文化建设的自身力量,走出一条具有中国气派的文化建设之路,把我国建设成一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强国。而要真正通向文化自强之路,就必须充分肯定自身文化价值,合理吸收外来先进文化,坚信自身文化的顽强的生命力。倘若对优秀传统文化不自信,就会陷入认识上的历史虚无主义,就会因失去民族的文化之根而漂浮;倘若对外来文化缺乏吸纳、消融、再造能力的充分自信,往往就会在行动上出现全盘西化或闭关锁国。

毋庸讳言,当下有的文艺创作正由于缺乏文化自信,才呈现出一些不是自觉走向文化自强而是盲目造成文化自弱的现象。一是颠覆经典作品,一些支撑民族精神大厦的典型艺术形象遭到肆意解构甚至颠覆。经过历史和人民检验确认的经典作品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和道德情操,是构筑民族精神大厦的支柱,是民族身份认同的基因,是民族的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凝聚力。

二是盲目背弃民族优秀美学传统。中华民族拥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优秀美学传统,有独特而严密的审美体系。一旦摒弃民族美学传统和审美个性,背弃民族美学的引领精神,舍弃民族美学的评价标准,势必丛生一些花眼乱心、伤神蒙智的现象和作品。譬如,错把某些假经典、伪大师和平庸之作捧上天的文化现象;以“收视率”和票房收入为“唯一标准”,迎合和刺激了大众审美情趣中的落后消极的东西,反过来催生品味更加低下的作品,这种恶性循环极严重地加剧了文化建设上的不自觉和不自信。

艺术自觉与艺术自信

问:从文化推及艺术教育,其实也存在着艺术自觉、艺术自信和艺术自强这样的概念他们之间相互关系的认知,那么,您认为从艺术自觉到艺术自信的过程中,有哪些坚守是不能动摇的呢?

答:应该说,文化是把握世界的一个方式,一个整体的方式,它包含的样态很多,艺术是其中的一个门类,是讲究美、追求美并创造美的一个门类。经济也是文化,但它是追求利润的。艺术从自觉到自信,要有四个方面的坚持。

首先,我们要坚持对马克思主义指导的充分自信。我们从事的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离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理论的指导,中国特色艺术学学科建设是没有出路的。

第三,应坚持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创造的革命文化充满自信。从中国共产党诞生以来所领导人民创造的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一直到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雷锋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都要充满自信。这是我们的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创造的红色文化。

第四,我们要具有开放的视野,别的国家、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要为我所用,要充满自信,不能闭关锁国。费孝通先生主张“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美美与共”的过程,就是将我们民族优秀的东西,与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艺术营养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交融、整合、创新,从而创造出既富民族精神,又富时代精神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艺术教育和艺术学学科建设,说到底就是为现实社会营造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但是令每一位国民身处其中都能够深切地感受到心灵滋润、灵魂提升、精神提高的文化环境和艺术氛围。环境塑人,氛围养人。所以,我要反复强调文化化人,艺术养心,重在引领,贵在自觉。

引领与迎合,自觉与盲目,自信与自卑

问:谈到文艺建设和艺术教育的方法论时,您提出“重在引领,贵在自觉,胜在自信”,也常用“迎合”“盲目”“自卑”这三个反面概念,通过对比分析来阐述您的主张,这似乎更加强化了文化自信的重要性?

答:要达到化人养心、以美塑人的目的,重在引领、贵在自觉、胜在自信应是方法论的正道。这个问题让我想到习近平同志在今年6月份给在耄耋之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的表演艺术家牛犇同志的信中写道:要“带动更多文艺工作者做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的人,为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贡献力量”,只要具有这样信念的文艺工作者多起来,文化引领的作用就能真正实现。

就“引领”而言,其反面是迎合。我们是唯物史观论者,如果从“人民群众是历史(当然也包括文化及其鉴赏活动)的创造者”的意义上讲,艺术创作应当充分尊重观众并服务于观众,这并没有错。观众虽然不总是对的,但不尊重观众的作家艺术家却总是错的,但我们不能做“观众是上帝”的迷信者。这种尊重并不是不加分析地一味迁就,一味消极地适应,这种服务并不是顺从那种不文明、不健康的审美情趣。如前所述,消极地适应,无疑强化了有悖于现代化的落后的审美心理和情绪,于是被强化了的这种审美心理和情绪,又反过来刺激创作者生产文化品位和审美情绪更为低下的精神产品。这样,艺术的生产与消费之间部分地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就“自觉”而言,其反面是盲目。这在当前的表现就是习近平同志一针见血指出的文艺创作的盲目崇拜,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东施效顰,其结果必然是不能够在“各美其美”的基础上促进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就“自信”而言,其反面就是自卑。我多次说过,盛世包容,当今的文化宝塔,塔座愈厚实、愈坚固,则愈繁荣。而宝塔的塔尖上,理应放置那些经过历史和人民检验的、真正实现“有思想的艺术”与“有艺术的思想”和谐统一的艺术上品。因为只有这样,位于塔尖的文艺才能起着引领文艺航程的作用。40年来,一些“躲避崇高”“远离理想”的作品把本来应该在塔尖的先进文化挤到了塔底,甚至推出了塔身,连位置都没有了。这样一来,文化生态势必紊乱,文化航标势必偏离。

应当看到,学习、领悟、践行习近平同志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和党的十九大报告以来,文艺界存在的历史虚无主义和文化虚无主义思潮已经发生根本改观,但是距离新时代人民需求尚有明显差距,文艺工作者和艺术教育者仍旧任重道远。

问:您最近出版了一本专著《门外谈戏:论21世纪的中国戏曲》,在我阅读过的您的文章中,只有《乡戏·乡影·乡文》中对戏曲着墨较多。所以,在访谈最后,我最想请教您的是,这样一种有点“穿越”的学术关注点的转换意味着什么?为什么从比较热的学科门类转向了相对比较冷的艺术门类?

答:40年来,我从修文学、评影视到关注舞台艺术,有一个个人的感受:中华戏曲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彰显着中华美学风范和中华美学精神。

我与戏曲结缘源自童年。家母酷爱京剧、越剧,母亲省吃俭用带我们看戏,我竟然修炼成了小戏迷,周日钻到新华书店一本本熟读甚至背诵《追韩信》《失空斩》《辕门斩子》等京剧剧本。十多年前,蒙文化部和艺术司同仁关照,我又有缘参加“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中国京剧节”等重要活动的观摩评选,这些构成了我的戏曲功底。这个过程中,我对中国戏曲艺术发展有过一些思考,写过七十多篇文章。

从美学上说,我始终认为中国戏曲文化蕴含着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文化基因、道德伦理和家国情怀,体现着中华美学精神。从“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和合理念,到“重民本、入人心、接地气”的人间情怀,再到“重写意、创意象、造意境”的诗意追求,以及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忠孝节义、礼智仁义信等文化基因,都蕴含在丰富多彩的中国戏曲艺术之中。

因此,我时常思考,艺术教育也亟须拓展视野,不仅仅是之前大家比较熟悉的音乐舞蹈美术教育,还包括戏剧戏曲、电影电视,及至书法、剪纸等众多中华文化和文明传承的成果。

具体到新疆艺术学院,原本就处于“丹青之乡”“歌舞之乡”,有丰厚的文化遗传和艺术资源,现今,又置身于“一带一路”全域建设核心区和向西开放桥头堡的位置上,打造丝路沿线人文合作平台,促进不同民族间文化艺术交融交往交流,传承创新并发展优秀文化艺术遗产……很多课题都值得一生、一代甚至几代人付出精力和心血来研究。这是一种历史的机遇,更是时代的使命。

本刊编辑部: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也感谢您的鞭策和鼓励。

猜你喜欢
文艺美学艺术
1942,文艺之春
盘中的意式美学
外婆的美学
假期踏青 如何穿出文艺高级感?
纸的艺术
□文艺范
纯白美学
“妆”饰美学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