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工艺美术课与设计基础课的融合研究
——以新疆艺术学院设计系为例

2018-11-23 07:26马利广
新疆艺术学院学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基础课新疆教学内容

马利广

(新疆艺术学院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49)

一、课程现状

(一)新疆工艺美术课程现状

新疆艺术学院设计系的新疆工艺美术课程在本科三年级第一学期开设,教学对象为环境设计、视觉传达、数字媒体艺术、产品设计及动画五个专业的学生。授课时间为每周2学时,共16个教学周,合计32个教学课时。由于我校师资力量的缺乏,班级设置按照人数多少将五个设计专业分成两个大班集中授课,一般将视觉传达与环境设计专业混编为一个班级,将产品设计、数字媒体艺术及动画专业混编成一个班级。授课形式以多媒体教学为主。授课内容主要包括:第一讲新疆工艺美术的生成土壤,第二讲新疆工艺美术分类及现状,第三讲新疆民间土陶,第四讲新疆民间扎染——艾德莱斯丝绸,第五讲新疆民间建筑与装饰艺术(一)(二),第六讲新疆民间地毯,第七讲新疆民间服饰(一)(二),第八讲新疆民间刺绣,第九讲新疆民间花毡,第十讲新疆民间剪纸,第十一讲新疆民间首饰——维吾尔族首饰。考核方式为平时成绩占30%,主要包括课堂笔记、上课考勤及课堂表现等,考试成绩占70%,考试形式为开卷考试。因开卷考试内容多为理论性,距离学生所学专业相对较远,学生在思想上的重视程度不够,教学效果不是太好,存在课上不听课,下课抄笔记的现象,没有实现开设这门课的教学目的。

(二)设计基础课程现状

设计基础课在本科阶段二年级开设,各专业每学期大约开设5门专业基础课,每门基础课授课周期为3周,每周12课时,合计36课时。不同专业设置的专业基础课程不同,主要包括设计思维与训练、计算机辅助设计、字体设计、动画背景设计、原画设计、数字二维形象设计、故事板与概念视觉化、角色动画设计、UI设计、玉雕工艺基础等课程内容。考核方式为平时成绩占20%,主要包括课堂作业、上课考勤及课堂表现等,考试成绩占80%,考试形式为综合创作。这些专业基础课大多按照内地高校模式开设,在上课过程中也仅限于把主要的命令操作和设计原理讲解清楚,教学内容相对陈旧,缺乏自身的特色。学生可以轻易从网上找到相应的课程练习,直接临摹来完成课程作业。因此不能充分锻炼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更无法形成设计思维,为日后设计专业课的教学埋下了隐患。

二、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有内容,缺融合

从新疆工艺美术课程和设计基础课程的现状来看,教学内容丰富,教学形式多样,授课对象也涵盖所有设计专业。首先,开设民间工艺课程的目的就是从传统手工艺中吸取营养,提取设计元素,丰富设计语言,让中华传统文化得到弘扬和传承。但是由于这两类课程开设的时间不在同一个时期,造成了两者之间在知识搭建的过程中,存在相互脱节的情况。工艺美术课中的知识点,不能很好地被运用在设计专业课程中。传统手工艺也不能得到再设计,传统中华文化也不能得到继承与发展。其次,授课形式又采用合班上课,虽然解决了教学资源缺乏的问题,但是丧失了专业特点。不能按照专业特征有针对性地讲解教学内容,导致教学内容与专业相脱节。比如视觉传达与环境设计合班开课,两个专业所针对的领域不完全相同,视觉传达偏向二维图形的色彩、造型和构图等,环境设计偏向三维空间的布局、人流动线和功能分区等。为了照顾两个专业,在有限的课时中,只能扩大知识面,减少知识点的深度,这样就导致学生不能了解传统手工艺的文化精髓,也不能很好地从传统中华文化中汲取营养。此外,在考核方式上采用开卷考试,也只是延续了普通理论课的考试方式,具体考试内容也仅限于工艺美术的基础知识。学生只需要熟悉工艺美术课的基本内容就能顺利通过考试,而设计基础课也只是延续其本身的知识要点,并没有融入工艺美术的文化内涵,最终导致新疆工艺美术课程与设计基础课程完全分离,不能让新疆工艺美术的优秀文化精髓渗透到设计当中,没有发挥这门课程应有的作用,出现了有内容、缺融合的局面。

(二)抄袭模仿,千篇一律

近年来,学生设计基础课程的综合创作及新疆工艺美术课程的课堂笔记,大多存在相互抄袭的情况。比如,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采用国家规划教材,只是在使用的版本上有所变化,基本内容和重点难点几乎一样,上课时采用实训案例也基本相同,导致每年的学生创作大同小异,缺乏地域特色和创新性,即使表现形式有所变化,但内涵依然比较单一。由于课程设置的相似性,致使课程作业也很类似。通过网络资源就很容易找到接近的作业模板,学生通过简单的修改,就能达到作业要求。此外,从课程自身的教学效果来看,新疆工艺美术没有区分专业采用通识教育,致使作业大多停留在比较肤浅的层面。比如我系把动画、玉雕、数字媒体三个专业混编成班,各专业区别较大,在授课方式上只能采用通识教育,以课堂笔记和开卷考试为考核方式,最终导致教学成果出现抄袭模仿、千篇一律的现象。

(三)作品粗制滥造,过程监管缺失

从课程评价体系和考核情况来看,综合创作和开卷考试成为期末成绩评定的核心内容。但是,当下学生学习态度大多比较浮躁,容易被社会新鲜事物及新媒体所吸引,多以碎片化形式吸收各种信息,不能系统地完成学习任务。因此,为了顺利拿到学分,学生往往会把所有精力放在课程的综合创作和最后的开卷考试上,忽略了创作的过程和民间美术课学习意义的领会。在设计基础课结束时,为了按时提交结课作业,经常出现学生集体熬夜突击作业,甚至有极个别学生在网上购买或者找枪手快速完成作业。这些都直接导致了所完成的设计作品不够深入,浮于形式,缺乏内涵。在学期末临考前,出现学生大量复印笔记及相关复习资料的情况,使得新疆工艺美术课程考试成了查书填空,致使本门课程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不能完全达到培养目标。不论是综合创作还是试卷考试,都呈现出粗制滥造的情况,出现这种现象归根结底就是过程监管的缺失,教学只注重结果,不关注过程,没有真正意义上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

三、融入中华传统文化优化课程建设

为解决新疆工艺美术课和设计基础课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笔者认为以下几个方法较为可行。

(一)优化课程设置,打破时间壁垒

新疆工艺美术课程开设时间,从本科三年级第一学期调整到本科二年级第一学期,同设计基础课并行开设,为两者相互渗透创造可能。同时教学理念从通识教育转向专业教育,将教学内容侧重于工艺美术的色彩、造型、材质及内涵等方面,为设计基础课提供丰富的文化土壤,让设计的种子在工艺美术的浇灌下茁壮成长。将原有的合班授课改为分专业授课,结合专业特色,有选择地进行新疆工艺美术的授课。例如,可根据环境设计专业的特点,将《新疆建筑》这一章节作为重点内容,把建筑艺术中饱含历史文化的装饰彩画、传统拼砖、石膏花、木雕等艺术形式,渗透到环境设计所开设的三大构成、AUTOCAD等设计基础课当中(如图1)。这样就极大地充实了设计基础课的教学内容,在原有形式主义的基础上注入了丰富的文化内涵,让学生在创作中体会到新疆工艺美术的文化精髓。为了解决师资匮乏的问题,可以考虑史论课老师与专业老师相结合的双教师制,也就是在完成基础教学后,再由专业教师在课程中引入工艺美术的相关知识点,以工艺美术为基础完成课程作业,让中华传统文化得到再一次升华。当然,这样做的前提是教师在上课前,要有充分的交流和沟通,通过教学研讨会,让史论教师了解到不同专业的侧重点是什么,让专业教师了解到新疆工艺美术的精华所在。教师有了充分的沟通,才能让工艺美术课与设计基础课真正融合在一起。

图1 学生作品利用AUTOCAD完成喀什老城入户门图纸

(二)确定教学主题,完善考核方式

以设计专业为单位,结合当下主流文化。在每学期开学前召开教学研讨会,确定每学期教学主题。本专业所开设的所有课程,均围绕教学主题展开。通过教学主题,将不同课程有机地结合到一起,明确不同课程所承担的教学任务。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目的,必须完善考核方式,利用成绩这一评价标准,来刺激学生按照教学要求完成教学任务,为新疆工艺美术和设计基础课的相互渗透提供保障。具体建议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一方面,在基础设计课的授课过程中,加入新疆工艺美术的相关内容,让其成为课程作业的核心内容,使学生有机会深入了解民间美术的教学内容。例如,在AUTODESK 3DMAX的课程中,以民间建筑构件为实例,讲解使用那些方法和命令,才能完成模型的制作。综合创作的内容,同样要求以民间建筑为母体完成数字模型(如图2)。这样就自然地将民间美术的内容带入了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课程当中,让两者有机地结合到了一起。因为新疆工艺美术具有一定的地域特色,在网络上很难找到相关的资料和数据,学生只能从工艺美术中寻找一个自己喜欢的点去完成自己的课程作业,这样就能有效遏制直接临摹的现象,将工艺美术的内容渗透到设计基础课当中。

图2 学生作品以传统民居为母体利用3DMAX完成的数字模型

另一方面,在新疆工艺美术的授课中,针对不同专业特点,从设计的角度去分析民间美术的艺术作品。在考核上从开卷考试,转变成阶段性小作业加命题创作,用作品的质量来衡量最终的期末成绩。这里的作品质量,不仅仅是创作的结果,更重要的是创作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所以在考核评价标准上,最终结果只能占总成绩的20%,过程分析占总成绩的80%,强调创作的内涵和意义。例如:

1.题目

以新疆工艺美术为背景,从中提取一种设计元素如:拼砖、石膏雕、木雕等,经过解构后完成一个空间的环境设计。(空间选择可以是客厅、卧室、书房、办公室餐厅等,任选其一)

2.要求

(1)创作方案图至少1张,必须体现新疆工艺美术的设计元素。

(2)完成100字左右的设计说明,主要解析传统艺术元素如何在你的创作中运用。

(3)创作纸张大小为A4,图文并茂排版后,打印提交作业。

3.表现形式

表现手法不限,手绘、电绘均可。

4.考核评分标准

根据学生完成的作业,根据以下内容作为考核评分标准:

(1)内容的完整性:效果图至少1张,设计说明100字。(50分)

(2)文化的创新性:对于新疆工艺美术文化的提炼和解构,正确的体现传统文化的艺术特色。(30分)

(3)功能的合理性:根据人们的需求,对室内功能进行合理划分和改造以满足个人使用需求。(20分)

(三)丰富教学内容,提炼设计要素

将工艺美术中的优秀成果及资源引入到课程当中,特别是在新疆,少数民族艺术资源极其丰富,我们更应该挖掘宝藏,传承中华文化精粹。比如对各民族传统建筑、地毯、花帽的研究,可用从中提炼出具有民族特色的设计元素、色彩、造型以及寓意等要素,并将其应用到设计课程中来,创作出一批富有民族特色的设计作品,来不断丰富中华文化。例如,学生按照创作要求,根据维吾尔族花帽的图案延伸出两个新的图案,将其应用于室内的地毯、落地灯、吊顶和装饰画等位置,完成全新室内空间(如图3)。这些新元素的注入可以极大地丰富地教学内容,让设计充满文化内涵。

(四)创新教学手段,激发学习兴趣

在《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中多次提到数字化、新媒体、网络平台等关键词,可以看出数字化技术是未来发展趋势。因此,要利用数字化技术对教学手段进行改革和创新,改变当下学生习惯碎片化的学习方式,这里主要是指教学过程的监管,具体可从以下三个方面体现:

第一,利用现有的校园网平台,搭建本专业网络教室模块,可以实现教学内容重复观看,帮助学生及时解决在创作中所碰到的问题。同时对于不能自学解决的问题,可以发表到论坛中,由教师为主导、学生共同参与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知识得到巩固的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成就感和积极性。

图3 学生作品以花帽为母体完成居室设计

第二,利用APP、微信等新媒体技术,开发实时互动的网络平台,实现学生提交结课作业,由教师对其点评,结合学生网络投票,最终换算出学生的成绩。这样既能体现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又能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哪里还存在不足,为其以后的学习指明方向。

第三,利用阶段性考核,把原来的综合创作分解成若干子项目,并对其进行分别考核。加强了对教学过程的监管,以促使学生按照教学要求,保质保量地完成教学任务。

第四,针对课程中的重点和难点制作微视频,搭建微课堂。实现线上自学,线下答疑,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之前的被动填压到现在的主动吸收,让学习效果事半功倍。

综上所述,新疆工艺美术与设计基础课的融合研究,能够打破空间和时间的壁垒,让工艺美术充分发挥其设计源泉的作用,结合专业特色,使用生活中鲜活的案例,提升学生对工艺美术的兴趣,激发其主观能动性。通过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艺术设计中找到创作灵感,能够创作出具有地域特色的设计作品,有效提升本科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同时,这项工作对挖掘新疆深厚文化遗产,弘扬新疆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民族团结都具有深远意义。

猜你喜欢
基础课新疆教学内容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关于音乐基础课教学与学习中的几个问题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新疆多怪
中药学专业分析化学基础课的教学探讨
高等医学院校计算机基础课教学改革浅议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原论
新疆对外开放山峰
新疆对外开放一类口岸
新疆小巴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