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梅梅
有人说:良好的教学开端等于课程成功的一半。创设一个好的情境是成功上好一节课的前提与基础。巧妙的引言、生动的开头既能吸引学生,使之全神贯注,又能启迪思维,使之兴趣盎然,迅速进入学习意境。而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由于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和教材自身的原因,教师在课堂中的教学行为趋于“模式化”,充满生机的教学活动成了 “套路化”的机械运动。新课程走进我们的校园后,由于教材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注重激励学生自得自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师的教学行为正逐渐地发生着变化。
体验教学即运用身边的教学资源,发展学生的视觉感知,让学生自主地看,自主地想。小学生年龄小,认右能力有限,学习内容越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如教学 “0-9的认识”一课时,老师根据字形图和学生共同编出儿歌: “0字像个蛋,竖起才好看” “1字像根棍,好看有好认”“2字像鸭子,颈长还有脚” “9字像铁环,滚得溜溜光”。这首儿歌朗朗上口,为学生熟记0-9的字形创设了形象化的情境,学生兴趣浓厚,识记效果也好。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教师在教学中,还要利用学生已有的、通过周边环境已学过的并掌握的知识去引发学生对新问题、新知识产生兴趣,进而发生疑问。 “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老师应欢迎学生提出疑问。当然,教学中 “质疑”往往并不是一个教学环节,而教师要时时有这么一种意识,即培养学生养成在学习过程中产生问题并立即提出探讨的习惯。
例如,在教学 “体积的意义”时,笔者引用 “乌鸦喝水”的故事质疑:为什么乌鸦能喝到水?瓶子里的水并没有增加呀。一 “石” “激” “浪”,课堂上顿时活跃起来,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中有关长度、面积等的知识被激活,各抒己见,有的说是因为石头有长度,还有的说是因为石头的面积、厚度等。正当学生苦思不得其解时,教师及时导入新课,并鼓励学生学习了新课后能够正确解释这种现象。这样通过 “激疑”打破了学生原有认知结构的平衡状态,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和主动参与学习的动机,使学生学习情绪达到最佳境界。
情境教学即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用心地想,尽情地说。例如,教学一年级的数学 “比多少”一课时,把主题画面有趣味地编成 “小猪帮小兔子盖屋”的童话故事,情境交融,学生很快就说出图中各种物体的数量,体会出 “谁跟谁比”,或 “谁比谁多”等知识。又如,在进行多种面积计算方法的交流时,教师给每位学生发了一张有格子的正方形和一张长方形的纸。如:
师:同学们是怎样比较面积大小的?
生1:可以用割补法比较。
师:真有想象力!你怎么想到的?
(生1高兴地阐述方法,其他孩子认真地倾听,轻声讨论)
师:还有其他方法吗?
生2:可以数方格。
生3:可以使用粘贴的方法。
在教学中,学生充分动手、动脑,把生活体验、生活实践与数学学习相结合,不仅让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同时也理解了数学来源于生活,也服务于生活的本质。
开放的课堂即让学生快乐地玩,自由地动,尽情地问。例如,在教学 “认识图形”一课时,让学生搭积木,进行滚一滚、堆一堆、摸一摸、搭一搭、数一数、猜一猜等系列活动,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课堂教学轻松活泼。这样的教学方式,适合儿童的心理特征,使学生不知不觉地学到知识。
一个恰当而耐人寻味的问题可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以 “分数的初步认识”为例,笔者在学生认识了分数的基础上抛出了这么一个问题:把一个圆平均分成两份,每份一定是它的二分之一,让学生作出判断。这时学生分成两派,一派持同意意见 (并且占绝大多数),另一派持否定意见。面对这种情况,笔者并没有急于判断孰是孰非,而是请学生双方争辩,各向对方陈述理由。后一种意见有破有立,并现场用一张长方形纸随意撕成两份,问道: “这是几份?这一份是二分之一吗?”同意的一方回答: “不是二分之一,它们的大小不一样,你们为什么不平均分?”否定方说: “题目里又没有说平均分!”颇具说服力。这时,笔者才问道: “这道题错在哪里?只要加上哪两个字就对了?”这样的 “巧问”引起了学生的探索欲望,通过争辩交流,促使其主动地参与学习,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记忆。因此,教师指导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要指导学生把自己的学习也作为认知的对象,理解、总结自己学习的全程,让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操作、学会思考,自主发现问题,并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这就要求教师要适时指导,设计适当的坡度,架设必要的桥梁,及时有效地帮助学生明确方向、越过障碍、主动探究。
新的理念需要新的思想,只有新的思想才能指导独具匠心的新的教学行为,相信我们探究一定会为新课程的教学实施带来新的生命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