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辨证法治疗妇科月经不调的临床研究

2018-02-23 15:41陈琦
中国医学创新 2018年29期
关键词:月经不调妇科

陈琦

【摘要】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法应用在妇科月经不调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0月就诊于本院的80例育龄期月经不调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实施中医辨证治疗。比较两组的近期疗效、远期月经周期状況、中医证候积分、血清性激素水平、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月经周期天数均较治疗前有效增多(P<0.05),且观察组的月经周期天数多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腰骶酸痛、神疲乏力、少气懒言、五心烦热等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LH、FSH、E2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各血清性激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低于对照组的2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妇科月经不调患者中,应用中医辨证法对患者进行治疗具有显著的近期疗效,可有效缓解患者症状,调节其性激素分泌水平,有利于改善患者远期月经周期,使其月经状况逐渐恢复正常,且安全性可靠,可减少不良反应。

【关键词】 妇科; 月经不调; 中医辨证法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8.29.036

月经不调是一种妇科育龄期女性较常见的临床病症,主要是指月经周期紊乱,经量异常,长此以往,易导致患者机体内性激素分泌异常,对其生育功能和生殖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因此,临床上需针对月经不调予以积极治疗[1-3]。近年来,中医治疗妇科月经不调受到临床关注,其疗效令人满意,本研究旨在探讨中医辨证法应用在妇科月经不调治疗中的临床效果,为此,针对80例月经不调患者开展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0月就诊于本院的80例育龄期月经不调患者,纳入标准:(1)经病史、体格检查、B超检查、实验室检查,确诊为月经不调;(2)育龄妇女;(3)对研究知情,自愿配合研究。排除标准:(1)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2)合并其他器质性病变者;(3)近期服用影响月经周期药物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育龄期月经不调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本研究获伦理学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实施常规西医治疗,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实施人工周期疗法,于月经第5天给予戊酸雌二醇(生产厂家: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J20171038)口服,1 mg/次,1次/d;于月经第16天给予黄体酮胶丸(生产厂家: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41902)口服,100 mg/次,1次/d。7 d为1个疗程,连续服药3个疗程。持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

1.2.2 观察组 于月经第5天开始实施中医辨证治疗,对患者体质进行辨证评估,根据其体质选择不同治疗方案,如患者为阴虚质,可服用六味地黄丸,3次/d,8丸/次;如患者为气虚质,可给予四君子汤(基础药方为人参9 g、白术9 g、茯苓9 g、甘草6 g),水煎取汁,200 mL/剂,分早晚服用;如患者为痰湿质,可给予三仁汤(基础药方为生薏苡仁18 g、飞滑石18 g、半夏15 g、杏仁15 g、厚朴6 g、竹叶6 g、白蔻仁6 g、白通草6 g),水煎取汁,

200 mL/剂,分早晚服用;如患者为血瘀质,可给予桃仁、红花、当归、丹参等具有活血化瘀、养血行气功效的中药;如患者为气郁质,可给予逍遥散(柴胡15 g、白芍15 g、白术15 g、茯苓15 g、当归15 g、生姜15 g、薄荷6 g、甘草6 g),水煎取汁,200 mL/剂,分早晚服用。7 d为1个疗程,连续服药3个疗程。持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的近期疗效(治疗3个月后评估)、远期月经周期状况(治疗后随访6个月,统计月经周期天数)、中医证候积分、血清性激素水平、不良反应。

1.4 评价标准 (1)中医证候积分主要是针对月经不调中医证候中的4项主症(腰骶酸痛、神疲乏力、少气懒言、五心烦热)进行评分,根据其证候严重程度计分,分值为0~3分,0分表示正常,1分表示轻度异常,2分表示中度异常,3分表示重度异常,症状越严重,则得分越高[4]。(2)血清性激素激素指标包括促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生成激素(FSH)、雌二醇(E2),采集患者清晨空腹状态下肘前静脉血液2 mL,以3 000 r/min的速度对其持续离心10 min后,取上层血清作为检测样本,对各项血清性激素指标进行检测。(3)近期疗效评价标准:①显效,月经周期基本恢复正常,临床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中医证候积分减分幅度至少70%;②有效,月经周期有所改善,临床症状及体征有所缓解,中医证候积分减分幅度至少30%;③无效,月经周期未见改善,临床症状及体征均无缓解,中医证候积分减分幅度不足30%[5]。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对照组:年龄23~35岁,平均(29.37±4.37)岁,已婚妇女33例,未婚妇女7例;观察组:年龄24~36岁,平均(29.81±4.45)岁,已婚妇女32例,未婚妇女8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2 两组近期疗效比较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4.114,P=0.043),见表1。

2.3 两组远期月经周期状况比较 治疗后,两组的月经周期天数均较治疗前增多(P<0.05),且观察组的月经周期天数多于对照组(P<0.05),见表2。

*与治疗前比较,P<0.05。

2.4 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腰骶酸痛、神疲乏力、少气懒言、五心烦热等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t=4.329、4.350、4.978、4.843,P=0.000、0.000、0.000、0.000),见表3。

2.5 两组血清性激素水平比较 治疗后,两组的LH、FSH、E2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各血清性激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t=5.113、5.137、5.669,P=0.000、0.000、0.000),见表4。

2.6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低于对照组的2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5.165,P=0.023),见表5。

3 讨论

月经不调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主要表现为月经周期异常、月经量异常,部分患者还会伴随有经期腹痛症状及全身症状,对患者的身心健康较为不利[6]。月经不调的发生主要与器质性病变、生活习惯不良、情绪异常等有关,具有较高的发病率,患者长期月经不调,可能会导致闭经的发生,影响到患者机体内性激素的分泌,导致其机体内性激素水平失调,对患者生育功能造成影响,甚至引发不孕症[7-9],因此,临床上需针对月经不调实施积极治疗。

现阶段,西医治疗月经不调主要采取人工月经周期疗法,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症状,促使其月经周期恢复正常,但其长期治疗后不良反应较多,療效受到影响[10]。近年来,中医学在月经不调治疗中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在中医学中,月经不调根据其病因不同可归为外感、内伤等,外感病因主要为寒、湿、热,内伤病因主要为忧思过度、操劳过度、饮食不节等,不同病因的月经不调治疗方案不同,中医主张辨证治疗,即根据患者体质进行辨证论治[11-13]。本研究中观察组接受中医辨证治疗,主要是根据患者体质差异,给予患者相关的中药治疗方案,以达到体质调理的目的,如阴虚质给予六味地黄丸,该药物可滋阴补肾,还可调节免疫功能;气虚质给予四君子汤,该中药汤剂可起到健脾益气、和中止痛的作用;痰湿质给予三仁汤,可起到利水渗湿、化痰行气、清热润肺的作用;血瘀质给予桃仁、红花、当归、丹参等中药,可起到活血化瘀、养血行气的作用;气郁质给予逍遥散,可起到疏肝解郁、健脾柔肝的作用[14-18]。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的近期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其远期月经周期天数多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的腰骶酸痛、神疲乏力、少气懒言、五心烦热等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其LH、FSH、E2等血清性激素指标也均低于对照组(P<0.05),这充分说明中医体质辨证治疗妇科月经不调的效果显著,可促使患者临床症状缓解,对其机体内性激素分泌予以改善。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这说明中医辨证法治疗月经不调还可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治疗安全性可靠。

综上所述,在妇科月经不调患者中,应用中医辨证法对患者进行治疗具有显著的近期疗效,可有效缓解患者症状,调节其性激素分泌水平,有利于改善患者远期月经周期,使其月经状况逐渐恢复正常,且安全性可靠,可减少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1]李筱棠.中医序贯疗法结合雌孕激素治疗月经不调临床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2017,27(35):173-174.

[2] Robakis T K,Holtzman J,Stemmle P G,et al.Lamotrigine and GABA(A) receptor modulators interact with menstrual cycle phase and oral contraceptives to regulate mood in women with bipolar disorder[J].J Affect Disord,2015,175:108-115.

[3] Jappe L M,Cao L, Crosby R D,et al.Stress and eating disorder behavior in anorexia nervosa as a function of menstrual cycle status[J].Int J Eat Disord,2014,47(2):181-188.

[4]麦兰芳.中医序贯疗法治疗月经不调38例临床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24(7):1527-1528.

[5]董洪根,丁冬生,茅莉萍,等.基于数据挖掘的贺玥名中医治疗月经不调及痛经的证治规律研究[J].江苏中医药,2016,48(11):32-34.

[6]王建琴,邵芳.中医体质调理辨证治疗育龄女性月经不调的效果观察[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21):118-119.

[7]蔡勤萍.中医序贯疗法治疗月经不调临床效果观察[J].亚太传统医药,2014,10(19):80-81.

[8] Akturk M,Toruner F,Aslan S,et al.Circulating insulin and leptin in women with and without premenstrual disphoric disorder in the menstrual cycle[J].Gynecol Endocrinol,2013,29(5):465-469.

[9]徐琼,饶璐,郑玉娟,等.JCI模式下的标准化健康教育对月经失调患者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8):118-120.

[10]刘红姣.中医治疗阳虚体质月经不调女性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19):127-129.

[11]刘凤梅.中医补气活血法联合体质调理法治疗月经不调应用[J].中国农村卫生,2015,8(2):93-94.

[12]杨永强,林朝清,魏绍斌,等.中成药治疗月经不调的辨证应用[J].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2015,7(2):9-10,15.

[13]黄秀玉,邓雷厉,张眉岸,等.归苓散结合剂治疗月经不调的成本及效果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5,12(19):82-84.

[14]金秀,张翼宙.基于“治未病”思想从中医体质论月经不调的防治[J].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19(3):53-55.

[15]梁月媛,何思谋.六味地黄丸加减治疗月经不调36例临床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13):131-132.

[16]张成琼.中医体质调理辨证治疗育龄女性月经不调近远期疗效研究[J].世界中医药,2015,10(9):1355-1357.

[17]徐锦翠.妇科月经不调的中医辨证以及临床疗效分析[J/OL].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5(18):93.

[18]袁琳.中医辨证治疗月经不调临床疗效观察[J/OL].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2(25):5247.

(收稿日期:2018-04-17) (本文编辑:张爽)

猜你喜欢
月经不调妇科
妇科内分泌失调的临床治疗研究
不同剂量孕激素治疗无排卵型月经不调的临床疗效对比
健康教育在妇科阴道炎护理中的应用
妇科超声见盆腔积液诊断探讨
妇宁胶囊联合地屈孕酮对月经不调患者的治疗效果
急诊护理干预对妇科急腹症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
妇科千金片辅助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米索前列醇在妇科临床的应用
中医治疗妇科月经不调的临床疗效分析
月经不调的日常护理注意要点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