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河口市第五中学 黑龙江梅河口 135000)
所谓“学案导学”是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手段,教师的指导为主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它将学生的“学”和教师的“导”和谐统一,倡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自我发现,自我解决,是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发展的有效途径,以学生为课堂的主体,“抓住了学生,也就抓住了课堂”,运用恰当,可发挥课堂的最大效益。不仅满足了高中学生思维发展的需要,又能满足高中学生自我意识发展需要,更重要是培养了学生自学习惯,教会他们怎样学习、怎样思考,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案的使用是为了夯实基础知识、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达到“导读、导听、导思、导做”的教学目的,所以学案的编写既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又要有知识的拓展,引发学生思考,激起学生兴趣。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通常每两课时编制一个学案,与教案内容相对应,并提前印制完成,发放到学生手中。学生可借助学案自主学习,初步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理清知识线索,并尝试着用掌握的知识解答“学案”中的问题,进行自我能力训练或讨论交流,并在“学案”上作相关的学习记录。
我编制的“学案”的内容大致有以下四部分:
1.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和难点:学案中应明确指出学习目标,一般与教师的教学目标相对应;对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也要让学生知道,使学生在整个学习中都有明确的目标。
2.学习内容:把教材中的知识点化解成一些具体的问题,让学生质疑、合作讨论、尝试回答,让学生在自主解答的过程中意识到所学知识在解决具体问题时的作用和价值。
3.典型例题分析:通过例题分析与解答,给学生提供适当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指导,促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同时要防止对学生思维的不当约束,促进学生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发展,引导学生的主动探索和积极思考。
4.随堂练习: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及时的反馈和评价,还可用于课后巩固所学知识,进一步强化教学效果。
我一般按:提出自学要求——学生自主学习——讨论交流——精讲释疑——巩固练习的过程进行。
1.提出自学的要求,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自学的载体是针对所要学习的知识点已经具体化的问题。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深入细致地研究教材,使设计的问题带有启发性、层次性、梯度性,问题的设计不仅显示老师“导”的内容,还应该体现学生思考的过程,即在学案应该给学生留有空白,让学生将思考的情况和问题的答案写在上面。这样做至少有两大好处:一是促使学生思考,使学生的思考更加清晰化、条理化;另一方面,便于课堂交流,使更多学生的认识更加准确、更加深刻。问题的形式可以灵活多样,像问题式、简答式、材料分析、实验探究式等等。总之,这一环节必须让学生意识到,要解决问题不看书不行,看书不看详细也不行,光看书不思考不行,思考不深不透也不行。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学会看书,学会自学。
2.学生自学教材完成学案中的有关问题是学案导学的核心部分。不但要“导学生”,更重要的是“导学法”。这一过程教师要做到:一、重视自学方法的指导。要让学生明白本节课的内容怎样去学,问题怎么去分析、讨论,总结。二,要求学生记录疑问,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向课堂。“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让他们养成记录自学问题的习惯,这样长时间坚持下来,自然而然地就养成爱思考的学习习惯,他们就会变得爱想、敢想、善想。自主学习是“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重要环节,实施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效果。
3.讨论交流在学生自觉的基础上,带着问题,组织学生针对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交流,形成共识。在这一过程中,老师要引导学生针对学案中的问题讨论,不能漫谈,并要及时汇总问题,便于释疑。
4.精讲释疑在学生自学、讨论交流的基础上,针对学生讨论中存在的共性问题或难以形成共识的疑难进行精讲释疑。教师在精讲过程中,力争做到:内容有针对性,切忌面面俱到,应根据学生自学、讨论交流过程中反馈的信息展开。问题有启发性,学生经过老师的适当点拨能解决的问题应尽量让学生自主解决,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这一环节切忌讥笑、挖苦学生提出的比较幼稚的问题,反而应表扬,保护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5.练习巩固练习的设计应紧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能力培养目标及学生的认知水平进行。在练习题设计时,应注意多设疑,在无疑——有疑——无疑的过程中,使学生由未知到有知、由浅入深、由此入彼地掌握知识,增强学习能力。
1.在“学案导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避免过分依赖学案,轻视二次备课。因为各个班级学生个体不同,存在差异,如果一味地以为唯一抓手,搞“一刀切”,课堂目标就不可能达标。
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面向全体学生,对所有的学生应一视同仁,允许学生异想天开。无论什么问题,都不能把现成的答案捧给学生,要让学生积极地去探索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多鼓励学生发言,因为课堂上没有错的,只有不合理的。
3.要让“导”和“学”和谐统一,既不要把课堂变成教师的“一言堂”,又不能放任自流把课堂变成“放羊式”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