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金魁
摘 要:在新时期背景下,对各项政治教学互动的设计、组织提出了新的任务与要求,强调教师应结合实际授课内容与不同阶段的教育培养目标,以及学生认知发展特点,对授课内容、方法做出恰当调整,构建更生动、高效的政治课堂,引导更多学生全身心投入其中,在取得理想教育成果的同时,全面强化学生政治综合素养。
关键词:新时期;政治教学;策略探究
政治课教育教学水平的高低,对学生是能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有着直接影响,所以,必须要重视其政治教学效果与效率的进一步提升,设计出更多可以快速吸引更多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其中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学习探究中对所学知识产生透彻理解与深刻印象,在全面适应教育发展需求的基础上,能够为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一、完善教学模式,活跃教学氛围
一直以来,在大多数人眼中,政治课都是一种意识形态方面的课程,教师习惯以讲解、讲述等方式来为学生传授相关知识,希望能够以此来培养、完善学生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质。但在此基础上开展的政治教学活动,往往都缺乏生机,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参与积极性,自然无法取得理想授课成果。实际上,政治教育呈现的是充满时代气息的内容,而不是与社会实际、人们实际生活毫无联系的东西,所以,必须要突破传统授课理念与模式的种种束缚,要结合具体情况,深入思考怎样来构建新颖生动、高效形象的政治课堂,为政治课堂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为学生的学习成长提供有力指导[1]。
首先,应注重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活跃课堂教学氛围,突破单一教学模式,增加师生、生生互动,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参与的积极性。在传统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通常都在首位,不断向学生灌输知识,对学生的思想、意志等方面未做出充分考虑,导致学生一直都处于被动、机械的学习状态中。但作为学习主体,学生学习效果的高低通常都取决于学生是否具有相应的学习愿望、动力,是否能够发自内心的渴望、追求。所以,在实际授课中,教师应注重自身教育理念的不断优化,通过积极引用新颖、多样化的教学策略方法来全面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积极性,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其次,要重视授课内容与实际生活的有机整合。为了取得更理想的授课成果,快速集中学生课堂注意力,教师应注重贴近学生实际生活案例的引用,让学生在分析过程中产生更深刻的理解,不断增强教学效果。同时,还要重视传授授课方法与先进教学技术手段的科学整合,通过引用图片、音频、视频等素材来进行课件制作,以此来构建更生动、高效的政治课堂,全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
二、构建科学完善的政治教学模式
首先,在实际授课中,要真正遵循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尤其是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背景下,怎样才能促使政治教育为社会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全面提升学生的政治素养,广大政治教师应从不同层面给予综合分析与把握。在实际授课中,教师要对学生各个阶段不同的认知发展特点与需求做出准确掌握,不能盲目的按部就班,要积极听取、适当采纳学生提出的意见,增加师生对话,进而使得学生的学习、参与积极性能够得到进一步提升。同时,还要让其真正感受到教师的理解,尽可能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中的一些困扰与困难,以此来促使学生可以真正接受政治课程,取得更理想的授课成果[3]。
其次,优化学习方式,积极鼓励学生的求异思维。为了进一步培养、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强学习兴趣与效果,教师应将学习过程逐渐转变成发现、分析和提出,以及解决问题的过程,积极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探究活动,鼓励其突破常规思维限制,敢于提出质疑,将自己的独特见解、想法积极表达出来,进而在此过程中不断拓展自身的创新能力。
最后,重视实践,进一步拓展学生的综合素养。理论知识源于实际生活,并在指导一系列生活实际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所以,要想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去理解、掌握和应用所学知识,往往离不开实践活动的有力支持。通过实践活动的科学、灵活组织,不仅有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激发、拓展,也能够将其发现、解决问题的潜能充分挖掘出来。因此,在实际授课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懂得关注实际生活,善于从实践中积累新知识,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整合。
综上所述,广大政治教师在带领学生开展各项教学活动中应充分认识到,加强改革创新探究,不论是对各个环节的高效、有序落实,还是对学生学习兴趣、效果的提升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为了取得更理想的教学效果,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不断提升,应注重授课内容的不断丰富,积极引用新颖教学方法来构建更生动、高效的政治课堂。
参考文献:
[1]高鑫.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改革的若干思考: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谈起[J].科技经济市场,2014(12):179-180.
[2]孟冰燕.更新理念 响应时代 与时俱进 形成特色:对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思考与实践[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5(3):77-80.
[3]丁霞萍.新时期政治理论教学的有益尝试:邓小平理论提高班教学模式的設计与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01(3):44-45.